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诗人
徐伟达
徐伯虬
徐伯阳
徐伸
徐似道
徐佑弦
徐作
徐作肃
徐侃
徐侨
徐俛
徐信
徐俨夫
徐俯
徐倬
徐僎美
徐元
徐元娘
徐元文
徐元杰
徐元梦
徐元正
徐元献
徐元琜
徐元瑞
徐元端
徐元英
徐元象
徐元钺
徐元鼎
精选古诗
奉同尤延之提举庐山杂咏十四篇其十一
奉同尤延之提举庐山杂咏十四篇其十三
奉同尤延之提举庐山杂咏十四篇其十四
闰月十一日月中坐彭蠡门唤船与诸人共载汎湖至堤首回棹入西湾还分韵赋诗约来晚复集诗不至者浮以大白
和林择之黄云之句兼简同游诸兄
和彭蠡月夜汎舟落星湖
熹罢官观康王谷水帘夜饮山月轩分韵得主字奉别送行诸君
游天池
古诗名句
何似村中浣纱去,任他明月照空房
累身元只是虚名,损尽虚名事事轻
折莫酒垆禅榻伴,也能驱遣过残生
偶然文字落尘寰,耐可争名眼睫间
侧理细书三万纸,自封云检施名山
裁呼小草便无闻,祇为惭他誓墓文
若道长安车马色,春风吹作五陵云
一枝兰折委春烟,听说何人不解怜
查古诗
搜索
游麻姑山九首 其一
作者:
曾巩
朝代:
宋
军南古原行数里,忽见峻岭横千寻。
谁开一径破苍翠,对植松柏何森森。
危根自迸古崖出,老色不畏莓苔侵。
修竹整整俨朝士,下荫石齿明如金。
遂登半岭望城郭,但见积霭萦江浔。
冈陵稍转露楼阁,沙莽忽尽横园林。
秋光已逼花草歇,寒气况乘岩谷深。
我驰轻舆岂知倦,倏忽遂觉穷嵚崟。
龙门谁来此中凿,玉简不记何年沉。
泉声可听真众籁,泉意欲写无瑶琴。
斗回地势平如削,䆉稏百顷黄差参。
横开三门两出路,却立两殿当崖阴。
深廊千步抵岩腹,桀木万本摩天心。
碑文磊嵬气不俗,笔划缥缈工非今。
世传仙人家此地,天风泠泠吹我襟。
今人岂解不老术,可怪绿发常盈簪。
根源分明我能说,一室倾里输琅琳。
相高既不拥耒耜,方壮又不持戈镡。
我丁轗轲岂暇议,直喜虚旷开烦襟。
清谣出口若先构,白酒到手无停斟。
山人执袂与我语,留我馈我山中禽。
玲珑当窗急雨洒,窈窕隔溪孤笛吟
。
未昏已移就明烛,病骨夜宿添重衾。
神醒气生目无睡,到晓独爱流泉音。
起来身去接尘事,片心未省忘登临。
诗句欣赏
MORE+
今朝枉诗句,粲如凤来仪
出处:
次韵孔文仲推官见赠
作者:
苏轼
朝代:
宋
上山绝梯磴,堕海迷津涯
出处:
次韵孔文仲推官见赠
作者:
苏轼
朝代:
宋
怜我枯槁质,借润生华滋
出处:
次韵孔文仲推官见赠
作者:
苏轼
朝代:
宋
肯效世俗人,洗刮求瘢痍
出处:
次韵孔文仲推官见赠
作者:
苏轼
朝代:
宋
贤明日登用,清庙歌缉熙
出处:
次韵孔文仲推官见赠
作者:
苏轼
朝代:
宋
胡不学长卿,预作封禅词
出处:
次韵孔文仲推官见赠
作者:
苏轼
朝代:
宋
嗟君七岁知念母,怜君壮大心愈苦
出处:
朱寿昌郎中,少不知母所在,刺血写经,求之五十年,去岁得之蜀中。以诗贺之
作者:
苏轼
朝代:
宋
羡君临老得相逢,喜极无言泪如雨
出处:
朱寿昌郎中,少不知母所在,刺血写经,求之五十年,去岁得之蜀中。以诗贺之
作者:
苏轼
朝代:
宋
不羡白衣作三公,不爱白日升青天
出处:
朱寿昌郎中,少不知母所在,刺血写经,求之五十年,去岁得之蜀中。以诗贺之
作者:
苏轼
朝代:
宋
爱君五十著綵服,儿啼却得偿当年
出处:
朱寿昌郎中,少不知母所在,刺血写经,求之五十年,去岁得之蜀中。以诗贺之
作者:
苏轼
朝代:
宋
烹龙为炙玉为酒,鹤发初生千万寿
出处:
朱寿昌郎中,少不知母所在,刺血写经,求之五十年,去岁得之蜀中。以诗贺之
作者:
苏轼
朝代:
宋
金花诏书锦作囊,白藤肩舆帘蹙绣
出处:
朱寿昌郎中,少不知母所在,刺血写经,求之五十年,去岁得之蜀中。以诗贺之
作者:
苏轼
朝代:
宋
感君离合我酸辛,此事今无古或闻
出处:
朱寿昌郎中,少不知母所在,刺血写经,求之五十年,去岁得之蜀中。以诗贺之
作者:
苏轼
朝代:
宋
长陵朅来见大姊,仲孺岂意逢将军
出处:
朱寿昌郎中,少不知母所在,刺血写经,求之五十年,去岁得之蜀中。以诗贺之
作者:
苏轼
朝代:
宋
开皇苦桃空记面,建中天子终不见
出处:
朱寿昌郎中,少不知母所在,刺血写经,求之五十年,去岁得之蜀中。以诗贺之
作者:
苏轼
朝代:
宋
西河郡守谁复讥,颍谷封人羞自荐
出处:
朱寿昌郎中,少不知母所在,刺血写经,求之五十年,去岁得之蜀中。以诗贺之
作者:
苏轼
朝代:
宋
居官不任事,萧散羡长卿
出处:
汤村开运盐河雨中督役
作者:
苏轼
朝代:
宋
胡不归去来,滞留愧渊明
出处:
汤村开运盐河雨中督役
作者:
苏轼
朝代:
宋
盐事星火急,谁能恤农耕
出处:
汤村开运盐河雨中督役
作者:
苏轼
朝代:
宋
薨薨晓鼓动,万指罗沟坑
出处:
汤村开运盐河雨中督役
作者:
苏轼
朝代:
宋
谁开一径破苍翠,对植松柏何森森。
危根自迸古崖出,老色不畏莓苔侵。
修竹整整俨朝士,下荫石齿明如金。
遂登半岭望城郭,但见积霭萦江浔。
冈陵稍转露楼阁,沙莽忽尽横园林。
秋光已逼花草歇,寒气况乘岩谷深。
我驰轻舆岂知倦,倏忽遂觉穷嵚崟。
龙门谁来此中凿,玉简不记何年沉。
泉声可听真众籁,泉意欲写无瑶琴。
斗回地势平如削,䆉稏百顷黄差参。
横开三门两出路,却立两殿当崖阴。
深廊千步抵岩腹,桀木万本摩天心。
碑文磊嵬气不俗,笔划缥缈工非今。
世传仙人家此地,天风泠泠吹我襟。
今人岂解不老术,可怪绿发常盈簪。
根源分明我能说,一室倾里输琅琳。
相高既不拥耒耜,方壮又不持戈镡。
我丁轗轲岂暇议,直喜虚旷开烦襟。
清谣出口若先构,白酒到手无停斟。
山人执袂与我语,留我馈我山中禽。
玲珑当窗急雨洒,窈窕隔溪孤笛吟。
未昏已移就明烛,病骨夜宿添重衾。
神醒气生目无睡,到晓独爱流泉音。
起来身去接尘事,片心未省忘登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