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诗人
虞淳熙
虞炎
虞祺
虞策
虞绰
虞羲
虞羽客
虞荐发
虞诏
虞说
虞谟
虞谦
虞通之
虞金铭
虞集
虞骞
虞黄昊
蜀中妓
蜀中酒阁道人
蜀乔
蜀僧
蜀太后徐氏
蜀太妃徐氏
蜀妓
蜀宫群仙
蜀成王
蜀献王
蜀翁
蜀高祖王建
行刚
精选古诗
义井
义舟
义桥
义槥
画其一
画其二
题陈宗理御史所赠杨仲举竹
画二首其一
古诗名句
虫语喧时人语寂,莫嫌露冷早酣眠
一庭明月半庭花,矫首行行学八叉
银汉无声光皎洁,可曾见到泛仙槎
微雨蒙蒙里,浮云淡不浓
秃枝无绿叶,隔岸有苍松
天地多愁色,田园带泪容
迈年还作客,此地驻萍踪
垂老客他乡,闲来小步场
查古诗
搜索
大悲观音栴檀像
作者:
释遵式
朝代:
宋
南无十方三世佛,南无本师大牟尼。
南无西方安乐刹,阿弥陀佛十力尊。
南无过去无数劫,彼世世灯观世音。
诸佛慧眼第一净,以不二相观三界。
如实见我归命礼,成就大愿护众生。
南无一切法宝海,无边无尽解脱门。
南无总持功德藏,三世十方诸佛印。
消除三障无诸恶,五眼具足成菩提。
未来际劫誓修行,普使众生获无畏。
南无文殊普贤尊,一切智行圆满海
。
金刚藏及金刚手,得大势等诸大士。
声闻辟支贤圣众,愿以慈眼普瞻视。
我今南无赞三宝,为欲深游大悲海。
南无大悲救厄者,昔曾值佛观世音。
入彼如来所入门,故佛授与同名号。
从闻解脱六尘缚,如声度垣不能碍。
由斯遍入微尘国,普现微尘自在身。
一一身宣总持句,施与众生无畏法。
是故娑婆世界中,皆号为施无畏者。
我昔经中值密言,能除三障名消伏。
佛称功德难思议,故我常持不敢忘。
誓向当来大劫海,遍将此句救诸苦。
为求大士加持力,故造栴檀持咒形。
烁迦罗首金色容,具足七数端严相。
母陀罗臂百千福,次第有六捉持异。
贝多叶经并宝印,华果澡罐及杨枝。
无隙白檀雕所成,一一皆合契经造。
及状我身长跪地,顶戴吉祥安乐人。
观世音名依定实,必闻我今发大愿。
牟尼经像比丘僧,愿住世间常不灭。
护持国土与众生,普令摄取菩提愿。
三宝神咒天龙等,大悲感应大誓力。
一切同护圣尊仪,犹若金刚常不坏。
如是成就十四愿,悉为菩提及含识。
南无闻名救厄者,南无世间慈悲父。
南无施我无畏力,南无令我满诸愿。
闻名见身心念者,南无一切无空过。
我今次第说所愿,尊应一一遍垂听。
诗句欣赏
MORE+
灵槎不溯银河去,却向人间羡野航
出处:
张南起为作苇航图仍示以诗次韵继赋 其二
作者:
胡仲弓
朝代:
宋
筑得危亭倚太空,品题曾属考亭翁
出处:
快倚亭
作者:
胡仲弓
朝代:
宋
著身高处不知快,多少池台在下风
出处:
快倚亭
作者:
胡仲弓
朝代:
宋
梅花寂寂几黄昏,见说青毡属耳孙
出处:
怀林梅臞
作者:
胡仲弓
朝代:
宋
欲访咸平旧香影,无僮无鹤暗销魂
出处:
怀林梅臞
作者:
胡仲弓
朝代:
宋
灵和殿下三眠柳,舞尽春风入画图
出处:
灵和殿
作者:
胡仲弓
朝代:
宋
记得风流年少事,青青还似旧时无
出处:
灵和殿
作者:
胡仲弓
朝代:
宋
世路荆榛日日深,山居抱膝且长吟
出处:
秀野
作者:
胡仲弓
朝代:
宋
便教定亶无公论,不到风闻松竹林
出处:
秀野
作者:
胡仲弓
朝代:
宋
为爱芭蕉绿叶浓,栽时傍竹引清风
出处:
芭蕉
作者:
胡仲弓
朝代:
宋
近来怕听愁人雨,斫尽檐前三四丛
出处:
芭蕉
作者:
胡仲弓
朝代:
宋
绿蜡一株才吐焰,红绡半卷渐抽花
出处:
芭蕉花
作者:
胡仲弓
朝代:
宋
窗前映月人无寐,疑是银灯透碧纱
出处:
芭蕉花
作者:
胡仲弓
朝代:
宋
抱琴时作醉翁吟,吟罢霞觞对月斟
出处:
走笔次月夜颐斋见寄
作者:
胡仲弓
朝代:
宋
客有可人期不至,相思隔断暮云深
出处:
走笔次月夜颐斋见寄
作者:
胡仲弓
朝代:
宋
官府张灯试太平,斯民从此不聊生
出处:
辛丑上元
作者:
胡仲弓
朝代:
宋
使君只听笙歌沸,不听闾阎愁叹声
出处:
辛丑上元
作者:
胡仲弓
朝代:
宋
鹤不归来华表閒,辉金耀碧满湖间
出处:
远将归 其二
作者:
胡仲弓
朝代:
宋
后来若有林和靖,定不吟梅向此山
出处:
远将归 其二
作者:
胡仲弓
朝代:
宋
不勘图经认地名,亦知此去近桐城
出处:
远将归 其一
作者:
胡仲弓
朝代:
宋
南无西方安乐刹,阿弥陀佛十力尊。
南无过去无数劫,彼世世灯观世音。
诸佛慧眼第一净,以不二相观三界。
如实见我归命礼,成就大愿护众生。
南无一切法宝海,无边无尽解脱门。
南无总持功德藏,三世十方诸佛印。
消除三障无诸恶,五眼具足成菩提。
未来际劫誓修行,普使众生获无畏。
南无文殊普贤尊,一切智行圆满海。
金刚藏及金刚手,得大势等诸大士。
声闻辟支贤圣众,愿以慈眼普瞻视。
我今南无赞三宝,为欲深游大悲海。
南无大悲救厄者,昔曾值佛观世音。
入彼如来所入门,故佛授与同名号。
从闻解脱六尘缚,如声度垣不能碍。
由斯遍入微尘国,普现微尘自在身。
一一身宣总持句,施与众生无畏法。
是故娑婆世界中,皆号为施无畏者。
我昔经中值密言,能除三障名消伏。
佛称功德难思议,故我常持不敢忘。
誓向当来大劫海,遍将此句救诸苦。
为求大士加持力,故造栴檀持咒形。
烁迦罗首金色容,具足七数端严相。
母陀罗臂百千福,次第有六捉持异。
贝多叶经并宝印,华果澡罐及杨枝。
无隙白檀雕所成,一一皆合契经造。
及状我身长跪地,顶戴吉祥安乐人。
观世音名依定实,必闻我今发大愿。
牟尼经像比丘僧,愿住世间常不灭。
护持国土与众生,普令摄取菩提愿。
三宝神咒天龙等,大悲感应大誓力。
一切同护圣尊仪,犹若金刚常不坏。
如是成就十四愿,悉为菩提及含识。
南无闻名救厄者,南无世间慈悲父。
南无施我无畏力,南无令我满诸愿。
闻名见身心念者,南无一切无空过。
我今次第说所愿,尊应一一遍垂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