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诗人
刘邦
刘邦彦
刘邺
刘郇伯
刘郛
刘鄂
刘醇骥
刘采春
刘金坛
刘鉴
刘钦翼
刘钰
刘铁冠
刘铄
刘铉
刘铎
刘铭
刘铭传
刘铸
刘锜
刘锡
刘锡五
刘镇
刘镇2
刘镕
刘镗
刘镮之
刘长佑
刘长卿
刘长川
精选古诗
大厅后堂南窗负暄
大热泊乐温有怀商卿德称
大雪书怀
小溪县
己丑中秋寓宿玉堂闻沈公雅大卿刘正夫户部集张园赏月走笔寄之
己丑五月被召至行在遇周畏知司直和五年前送周归弋阳韵见赠复次韵答之
巾子山又雨
马当洑阻风居人云非五日或七日风不止谓之重阳信
古诗名句
本约同来谒帝阍,忽随川浪去东奔
九重圣主方虚席,千里高堂尚倚门
世德只应荣伯仲,诗名终自付儿孙
遥怜月落清淮上,寂寞何人吊旅魂
傍水迁书榻,开襟纳夜凉
星繁愁昼热,露重觉荷香
蛙吹鸣还息,蛛罗灭又光
正吟秋兴赋,桐景下西墙
查古诗
搜索
跋汪季路所藏脩禊序
作者:
楼钥
朝代:
宋
永和岁癸丑,群贤会兰亭。
流觞各赋诗,风流见丹青。
右军草禊序,文采粲日星。
选文乃见遗,至今恨昭明。
字画最能意,自言胜平生。
七传到永师,袭藏过金籯。
辩才尤秘重,名已彻天庭。
屡诏不肯献,托言堕戎兵。
妙选萧御史,微服山阴行。
谲诡殆万状,径取归神京。
辩才恍如失,何异敕六丁。
文皇好已甚,丁宁殉昭陵。
当时冯赵辈,临写赐公卿。
惟此定武本,谓出欧率更。
采择独称善,遂以镌瑶琼。
流传迨五季,皆在御寝扃。
耶律残石晋,睥睨不知名。
意必希世宝,毡裹载辎軿。
帝?既北去,弃与朽壤并
。
久乃遇知者,龛置太守厅。
或云政宣閒,此石归绍彭。
又言入内府,宣取恐违程。
焚膏继短晷,拓本手不停。
叠纸至三四,肥瘠遂异形。
南渡愈难见,得者辄相矜。
我见十数本,对之心欲酲。
汪侯端明子,嗜古自弱龄。
锦囊荷倾倒,快睹喜失声。
带流及右天,往往字不成。
而此独全好,护持如有灵。
尤王号博雅,异论谁与评。
硬黄极摹写,唐人苦无称。
赝本满东南,琐琐不足呈。
犹有婺与抚,珷玞近璜珩。
右军再三作,已觉不称情。
心慕且手追,安能效笔精。
响拓固近似,形似神不清。
不如参其意,到手随纵横。
况我笔素拙,何由望群英。
近亦得旧物,庶几窥典刑。
此本更高胜,著语安敢轻。
孤风邈难继,怅望冥鸿征。
诗句欣赏
MORE+
况当年岁丰,欢笑万家同
出处:
浮云妒月歌
作者:
邓云霄
朝代:
明
里巷争歌洒乐子,儿童群拥柚灯红
出处:
浮云妒月歌
作者:
邓云霄
朝代:
明
严城不夜明如昼,铁锁开关停玉漏
出处:
浮云妒月歌
作者:
邓云霄
朝代:
明
欣逢月姊靥偏娇,忽遇云师眉欲皱
出处:
浮云妒月歌
作者:
邓云霄
朝代:
明
云从何来自海东,或疑曾过楚王宫
出处:
浮云妒月歌
作者:
邓云霄
朝代:
明
招携巫峡阳台女,将向天南行暮雨
出处:
浮云妒月歌
作者:
邓云霄
朝代:
明
偶睹仙宫倚桂人,新妆妒杀霓裳舞
出处:
浮云妒月歌
作者:
邓云霄
朝代:
明
云如鱼鳞又草莽,苍狗白衣更殊状
出处:
浮云妒月歌
作者:
邓云霄
朝代:
明
搏弄平铺大地阴,奔腾尽把诸天障
出处:
浮云妒月歌
作者:
邓云霄
朝代:
明
杯停酒冷恨如何,翻作浮云妒月歌
出处:
浮云妒月歌
作者:
邓云霄
朝代:
明
故助砌蛩声惨切,深笼桂树影婆娑
出处:
浮云妒月歌
作者:
邓云霄
朝代:
明
银屏半掩窥云隙,似听嫦娥长太息
出处:
浮云妒月歌
作者:
邓云霄
朝代:
明
最恼今宵氛䘲遮,还同往夕妖蟆蚀
出处:
浮云妒月歌
作者:
邓云霄
朝代:
明
凄凉古与今,感叹一长吟
出处:
浮云妒月歌
作者:
邓云霄
朝代:
明
谁使蝇污璧,谁怜口铄金?万里九阍难遇主,逐臣离妾易沾襟
出处:
浮云妒月歌
作者:
邓云霄
朝代:
明
世态总浮云,哀歌心独苦
出处:
浮云妒月歌
作者:
邓云霄
朝代:
明
拟挥龙剑划云堆,更运风斤修月户
出处:
浮云妒月歌
作者:
邓云霄
朝代:
明
云兮云兮且暂休,放开霜月肃高秋
出处:
浮云妒月歌
作者:
邓云霄
朝代:
明
取醉此时虚北海,携尊明日上南楼
出处:
浮云妒月歌
作者:
邓云霄
朝代:
明
西园公,真奇绝,不愿乞巧偏乞拙
出处:
卖拙歌
作者:
邓云霄
朝代:
明
流觞各赋诗,风流见丹青。
右军草禊序,文采粲日星。
选文乃见遗,至今恨昭明。
字画最能意,自言胜平生。
七传到永师,袭藏过金籯。
辩才尤秘重,名已彻天庭。
屡诏不肯献,托言堕戎兵。
妙选萧御史,微服山阴行。
谲诡殆万状,径取归神京。
辩才恍如失,何异敕六丁。
文皇好已甚,丁宁殉昭陵。
当时冯赵辈,临写赐公卿。
惟此定武本,谓出欧率更。
采择独称善,遂以镌瑶琼。
流传迨五季,皆在御寝扃。
耶律残石晋,睥睨不知名。
意必希世宝,毡裹载辎軿。
帝?既北去,弃与朽壤并。
久乃遇知者,龛置太守厅。
或云政宣閒,此石归绍彭。
又言入内府,宣取恐违程。
焚膏继短晷,拓本手不停。
叠纸至三四,肥瘠遂异形。
南渡愈难见,得者辄相矜。
我见十数本,对之心欲酲。
汪侯端明子,嗜古自弱龄。
锦囊荷倾倒,快睹喜失声。
带流及右天,往往字不成。
而此独全好,护持如有灵。
尤王号博雅,异论谁与评。
硬黄极摹写,唐人苦无称。
赝本满东南,琐琐不足呈。
犹有婺与抚,珷玞近璜珩。
右军再三作,已觉不称情。
心慕且手追,安能效笔精。
响拓固近似,形似神不清。
不如参其意,到手随纵横。
况我笔素拙,何由望群英。
近亦得旧物,庶几窥典刑。
此本更高胜,著语安敢轻。
孤风邈难继,怅望冥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