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诗人
徐庾
徐延寿
徐廷华
徐廷栋
徐廷模
徐弘基
徐彦伯
徐彦孚
徐彦若
徐彬
徐征吉
徐得之
徐德宗
徐德求
徐德言
徐德辉
徐德音
徐徽
徐必观
徐志岩
徐志源
徐忻
徐思瀛
徐思黯
徐怦
徐恢
徐恩贵
徐恪
徐悱
徐慥
精选古诗
夏景云雨觉虚无
夏景高风动秋声
夏景清风左右至
秋景乞巧文
秋景晒书
秋景牛女年年渡
秋景机丝虚夜月
秋景秋空日凌凌
古诗名句
青刍白饭吾何有,风月犹堪倒玉山
燕坐何曾论古今,束书高阁反求心
若能领会无多子,绝胜相从岁月深
又过一年空草草,寻思万事太劳劳
岁烦士友愁薪米,日见儿童叹鬓毛
乱卉各随分寸长,新禽已变两三号
及时君亦图良集,莫待春深水一篙
岁自为诗岁自赓,愁无新思思还生
查古诗
搜索
送李守孝博
作者:
徐积
朝代:
宋
外官之重,其惟使乎。
使者之重,兵政刑诛。
持挈纲领,设施楷模。
以实去伪,以清革污。
善本须养,恶根必锄。
非严不肃,非宽不舒。
非威不行,非信不孚。
诸如此类,一不可无。
而况百粤,岭阳海隅。
其俗彍悍,戒吏侵渔。
缓之则怀,扰之则吁
。
又况其徼,溪洞蛮居。
虑要先定,戒须早图。
使臣之重,不其然欤。
命使维何,曰山阳守。
维山阳守,其质忠厚。
既明而恕,惟所自有。
以严以威,以左以右。
维恕维平,维详维精。
所济维敏,所孚维诚。
刑无必用,事皆原情。
或虚其狱,或空其庭。
称者盈巷,传者盈城。
四境之内,尽为欢声。
其体则庄,面无浮气。
其目则瞭,心无所蔽。
不激不诡,不迁不泥。
亦不自务,亦不自恃。
好谋好询,使臣所贵。
维询维谋,何以酬之。
维时武备,为国修之。
我闻番禺,熙宁之前。
弓手之外,枪手三千。
总计一路,何啻万数。
因而循之,不烦招募。
可增其籍,可当土兵。
不费斗粟,不用尺缯。
其便如此,何惮弗兴。
付之善吏,以成其能。
训之练之,按阅有程。
可如汉制,选择骁锐。
号为奔命,无所不备。
岂惟广东,自广而西。
闻命即赴,势张力齐。
如声如响,如鸷如飞。
如决大水,从山赴溪。
盖神速者,用兵之奇。
仍坚其城,仍浚其池。
虽有交趾,正如狐狸。
伏藏窟穴,其何能为。
诗句欣赏
MORE+
又月店鸡声,霜桥马影,催人晨起趁晚驿
出处:
兰陵王 至日寄蕙仙,计时当在道中
作者:
梁启超
朝代:
清末民国初
共今夕,共目断行云,江树南北,芳痕触处情无极
出处:
兰陵王 至日寄蕙仙,计时当在道中
作者:
梁启超
朝代:
清末民国初
有织锦留墨,唾绒凝碧,思量无寐
出处:
兰陵王 至日寄蕙仙,计时当在道中
作者:
梁启超
朝代:
清末民国初
又淡月,照帘隙
出处:
兰陵王 至日寄蕙仙,计时当在道中
作者:
梁启超
朝代:
清末民国初
又四更天气,明月新来太无赖
出处:
洞仙歌 中秋寄内
作者:
梁启超
朝代:
清末民国初
记去年,今夕双影晶帘,曾见汝、一点窥人微醉
出处:
洞仙歌 中秋寄内
作者:
梁启超
朝代:
清末民国初
瑶台天外路,依约年华,甚到圆时越憔悴
出处:
洞仙歌 中秋寄内
作者:
梁启超
朝代:
清末民国初
料脂香啼曙,镜粉敲寒,算未减花底天涯滋味
出处:
洞仙歌 中秋寄内
作者:
梁启超
朝代:
清末民国初
待互倩素娥愬殷勤,万一梦魂儿断鸿能寄
出处:
洞仙歌 中秋寄内
作者:
梁启超
朝代:
清末民国初
三叠阳关,一杯浊酒,做就此番情绪
出处:
台城路 黄浦江送蕙仙归宁之黔,余亦南还矣。
作者:
梁启超
朝代:
清末民国初
劝君莫醉,怕今夜醒来,我侬行矣
出处:
台城路 黄浦江送蕙仙归宁之黔,余亦南还矣。
作者:
梁启超
朝代:
清末民国初
风晓月残,江浔负手向何处
出处:
台城路 黄浦江送蕙仙归宁之黔,余亦南还矣。
作者:
梁启超
朝代:
清末民国初
奈东劳西燕,辽绝如许
出处:
台城路 黄浦江送蕙仙归宁之黔,余亦南还矣。
作者:
梁启超
朝代:
清末民国初
满地干戈,满天风雪,耐否客途滋味
出处:
台城路 黄浦江送蕙仙归宁之黔,余亦南还矣。
作者:
梁启超
朝代:
清末民国初
几多心事,算只有凄凉,背人无语
出处:
台城路 黄浦江送蕙仙归宁之黔,余亦南还矣。
作者:
梁启超
朝代:
清末民国初
待取见时,一声声诉汝
出处:
台城路 黄浦江送蕙仙归宁之黔,余亦南还矣。
作者:
梁启超
朝代:
清末民国初
别来几日,又如今时节
出处:
清平乐 十一月十八夜宿酒刚醒,猛南前月今夕乃黄㜑送别时也,惘然得句
作者:
梁启超
朝代:
清末民国初
待倩嫦娥瞧去,两人那个凄凉
出处:
清平乐 十一月十八夜宿酒刚醒,猛南前月今夕乃黄㜑送别时也,惘然得句
作者:
梁启超
朝代:
清末民国初
楼阁潭潭,帝网无重数
出处:
蝶恋花
作者:
梁启超
朝代:
清末民国初
除却泥犁,那有庄严土
出处:
蝶恋花
作者:
梁启超
朝代:
清末民国初
使者之重,兵政刑诛。
持挈纲领,设施楷模。
以实去伪,以清革污。
善本须养,恶根必锄。
非严不肃,非宽不舒。
非威不行,非信不孚。
诸如此类,一不可无。
而况百粤,岭阳海隅。
其俗彍悍,戒吏侵渔。
缓之则怀,扰之则吁。
又况其徼,溪洞蛮居。
虑要先定,戒须早图。
使臣之重,不其然欤。
命使维何,曰山阳守。
维山阳守,其质忠厚。
既明而恕,惟所自有。
以严以威,以左以右。
维恕维平,维详维精。
所济维敏,所孚维诚。
刑无必用,事皆原情。
或虚其狱,或空其庭。
称者盈巷,传者盈城。
四境之内,尽为欢声。
其体则庄,面无浮气。
其目则瞭,心无所蔽。
不激不诡,不迁不泥。
亦不自务,亦不自恃。
好谋好询,使臣所贵。
维询维谋,何以酬之。
维时武备,为国修之。
我闻番禺,熙宁之前。
弓手之外,枪手三千。
总计一路,何啻万数。
因而循之,不烦招募。
可增其籍,可当土兵。
不费斗粟,不用尺缯。
其便如此,何惮弗兴。
付之善吏,以成其能。
训之练之,按阅有程。
可如汉制,选择骁锐。
号为奔命,无所不备。
岂惟广东,自广而西。
闻命即赴,势张力齐。
如声如响,如鸷如飞。
如决大水,从山赴溪。
盖神速者,用兵之奇。
仍坚其城,仍浚其池。
虽有交趾,正如狐狸。
伏藏窟穴,其何能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