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诗人
徐畹芝
徐登
徐皓
徐盛持
徐直方
徐相雨
徐睿周
徐知仁
徐石麒
徐祯
徐祯卿
徐秉义
徐秋云
徐积
徐章
徐端崇
徐端甫
徐简
徐綵鸾
徐繗
徐纲
徐绍基
徐绍奏
徐绍桢
徐绍芬
徐经孙
徐继畬
徐绩
徐维城
徐翔鹍
精选古诗
春晚二绝其二
赠实际英上人
中秋前一日诸生携酒见过对月同赋
石湖怀老仙
秋思
栖白庵
宿横金延庆寺
姑苏怀古
古诗名句
镜里勋名嗟未晚,花前酒盏劝须频
逢君祗合腾腾醉,明日相望参与辰
时来千里慰衰迟,洗眼灯前手自披
遗爱曾闻随处有,古音休叹少人知
明时失士良为耻,壮岁还山恐未宜
正是圣君求治日,沧江谁许钓纶垂
故乡归作雪中游,万里凝华漾素秋
色借旌幢兵气合,光连营垒阵云收
查古诗
搜索
濉阳
作者:
徐积
朝代:
宋
尝闻唐李氏,世号为贤妻。
以力营七丧,或谓难庶几。
孰知蔡家妇,其事乃同之。
岂特在中馈,无往而无仪。
孝于其所尊,慈于其所卑。
即知义所在,能终义所为。
我生至此极,我嫁逢百罹。
其属死略尽,其骨俱无归。
身为未亡人,心乃真男儿。
以己任其责,无忘须臾时。
但恐事不济,安知恤寒饥。
乃捐奉生具,而为送亡资。
面不御膏沐,首不加冠笄。
金珠鬻于市,文绣容何施
。
更无囊中装,唯有身上衣。
殆将截其发,幸苟完其肌。
所得盖良苦,所积从细微。
如此十年久,犹以为支离。
日下卜诸良,宅兆相厥宜。
一举十八丧,一旦得所依。
手自植松楸,身亦沾涂泥。
何暇裹两足,但知勤四肢。
居者叹于室,行者泣于歧。
鸟亦助叫号,人思操蔂梩。
冥冥长夜魂,所获喜可知。
郁郁佳城中,不为中道尸。
卒办其家事,少慰而心悲。
义深海可涸,行坚山可摧。
孤诚贯白日,幽光淩虹霓。
吾闻古烈女,荦荦非无奇。
一死盖易处,一节亦易持。
至如张氏者,使人尤歔欷。
谁为孝妇传,谁为黄绢碑。
亦有淮上翁,为述濉阳诗。
移书太史氏,无令兹逸遗。
诗句欣赏
MORE+
可笑家人作生日,宛如设祭奠亡翁
出处:
五十六岁生日三绝
作者:
陈寅恪
朝代:
清末近现代初
女痴妻病自堪怜,况更流离历岁年
出处:
五十六岁生日三绝
作者:
陈寅恪
朝代:
清末近现代初
愿得时清目复朗,扶携同泛峡江船
出处:
五十六岁生日三绝
作者:
陈寅恪
朝代:
清末近现代初
一抹红墙隔死生,皕年悲恨总难平
出处:
甲午春朱叟自杭州寄示观新排长生殿传奇诗因亦赋答绝句五首近戏撰论再生缘一文故诗语牵连及之也
作者:
陈寅恪
朝代:
清末近现代初
我近负得盲翁鼓,说尽人间未了情
出处:
甲午春朱叟自杭州寄示观新排长生殿传奇诗因亦赋答绝句五首近戏撰论再生缘一文故诗语牵连及之也
作者:
陈寅恪
朝代:
清末近现代初
蜂户蚁封一聚尘,可怜犹梦故都春
出处:
报载某会中有梅兰芳之名戏题一绝
作者:
陈寅恪
朝代:
清末近现代初
曹蜍李志名虽众,只识香南绝代人
出处:
报载某会中有梅兰芳之名戏题一绝
作者:
陈寅恪
朝代:
清末近现代初
铁骑飞空京洛收,会盟赞普散边愁
出处:
报载某至重庆距西安事变将十年矣
作者:
陈寅恪
朝代:
清末近现代初
十年一觉长安梦,不识何人是楚囚
出处:
报载某至重庆距西安事变将十年矣
作者:
陈寅恪
朝代:
清末近现代初
菖蒲似剑还生绿,艾叶如旗不闪红
出处:
辛卯广州端午
作者:
陈寅恪
朝代:
清末近现代初
唯有沉湘哀郢泪,弥天梅雨却相同
出处:
辛卯广州端午
作者:
陈寅恪
朝代:
清末近现代初
绮罗高价等珠玑,白叠虽廉限敢违
出处:
贫女
作者:
陈寅恪
朝代:
清末近现代初
幸有阿婆花布被,挑灯裁作入时衣
出处:
贫女
作者:
陈寅恪
朝代:
清末近现代初
掉海鲸鱼蹙浪空,蟠霄雕鹫喷烟红
出处:
夏日听读报
作者:
陈寅恪
朝代:
清末近现代初
独怜卧疾陈居士,消受长廊一角风
出处:
夏日听读报
作者:
陈寅恪
朝代:
清末近现代初
兴亡江左自伤情,远志终惭小草名
出处:
钱受之东山诗集末附甲申元日诗云“衰残敢负苍生望,自理东山旧管弦”戏题一绝
作者:
陈寅恪
朝代:
清末近现代初
谁为谢公转一语,东山妓即是苍生
出处:
钱受之东山诗集末附甲申元日诗云“衰残敢负苍生望,自理东山旧管弦”戏题一绝
作者:
陈寅恪
朝代:
清末近现代初
弦箭文章苦未休,权门奔走喘吴牛
出处:
阅报戏作二绝
作者:
陈寅恪
朝代:
清末近现代初
自由共道文人笔,最是文人不自由
出处:
阅报戏作二绝
作者:
陈寅恪
朝代:
清末近现代初
眼暗犹思得复明,强扶衰病试飞行
出处:
乙酉秋赴英疗治目疾自印度乘水上飞机至伦敦途中作
作者:
陈寅恪
朝代:
清末近现代初
以力营七丧,或谓难庶几。
孰知蔡家妇,其事乃同之。
岂特在中馈,无往而无仪。
孝于其所尊,慈于其所卑。
即知义所在,能终义所为。
我生至此极,我嫁逢百罹。
其属死略尽,其骨俱无归。
身为未亡人,心乃真男儿。
以己任其责,无忘须臾时。
但恐事不济,安知恤寒饥。
乃捐奉生具,而为送亡资。
面不御膏沐,首不加冠笄。
金珠鬻于市,文绣容何施。
更无囊中装,唯有身上衣。
殆将截其发,幸苟完其肌。
所得盖良苦,所积从细微。
如此十年久,犹以为支离。
日下卜诸良,宅兆相厥宜。
一举十八丧,一旦得所依。
手自植松楸,身亦沾涂泥。
何暇裹两足,但知勤四肢。
居者叹于室,行者泣于歧。
鸟亦助叫号,人思操蔂梩。
冥冥长夜魂,所获喜可知。
郁郁佳城中,不为中道尸。
卒办其家事,少慰而心悲。
义深海可涸,行坚山可摧。
孤诚贯白日,幽光淩虹霓。
吾闻古烈女,荦荦非无奇。
一死盖易处,一节亦易持。
至如张氏者,使人尤歔欷。
谁为孝妇传,谁为黄绢碑。
亦有淮上翁,为述濉阳诗。
移书太史氏,无令兹逸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