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诗人
袁登道
袁百之
袁皓
袁祹
袁立儒
袁第锐
袁粲
袁绪钦
袁绶
袁绹
袁缉熙
袁翼
袁聘儒
袁臂
袁荣法
袁藏云
袁藩
袁表
袁衷
袁裒
袁褧
袁说友
袁谦
袁豢龙
袁道
袁邕
袁邮
袁郊
袁采
袁金蟾
精选古诗
壮悔堂诗
上岩
火山观出火穴
今夕
淡北诸公招饮,即席赋呈
送吴季篯遗骨归粤东二首其一
送吴季篯遗骨归粤东二首其二
登澄台有感
古诗名句
君不见劳劳尘世少仙骨,难将常语酬山灵
羚羊峡峙端江浔,山高高兮水深深
山高不见众木摇櫹椮,但见哀猿跳掷啼愁霪
水深不见碧浪横鳣鲟,但见渔子摈落栫淀涔
佛图仙观亦何有,远自太古春愔愔
扁舟乘晓溯空阔,支颐太息收孤衾
桂以膏自煎,象以齿自燖
含珠遭叉大璞剖,金钱截尾摧文禽
查古诗
搜索
李阳冰篆
作者:
徐积
朝代:
宋
书之有古篆,文之有六经。
秦汉而下浸以徙,隶学基路生重扃。
其閒述者亦世出,牛蹄之水才一泓。
先生之志在复古,胸中直气何森森。
独乘骐骥追大朴,执缚浮锐攘欃枪。
手中一笔千万变,天风号令驱雷霆。
蛇蟠蠖屈体既具,鹗立虎视势乃成
。
刚柔伸屈有常势,天地之道阳与阴。
杰然出者其势耸,岳仞五千磨太清。
盘然屈者非一屈,黄河九折来沧溟。
庞然一画势自若,老将坚卧中军营。
至于一点亦有象,地丘人目天之星。
先生大体贵淳古,轻轻重重齐权衡。
周家太师负黼扆,高冠大旆朝王庭。
唐虞二帝正揖让,皋夔稷契环两楹。
圣人作乐有大本,剔抉淫卫完古音。
大匠作室以规矩,悉去臲?除斜撑。
专车骨节世不朽,今乃一纵而一横。
巨灵以手遏大难,印入山骨磨不平。
雄恢严毅不可犯,手中常握十万兵。
信乎创字自有说,宜必象形而象声。
天地之大有万象,万象不能遁其情。
呜呼篆法乃如此,大哉刚健纯粹精。
走兽之类为麒麟,飞鸟之类为鹪鹏。
蹊径之类为大路,垣墙之类为坚城。
以德论之为圣人,以法论之为朝廷。
傍睨众字乃可笑,太山之重鸿毛轻。
亡国之主好逸豫,儿女子辈多骄淫。
圣人之后惟孟子,古篆之后唯阳冰。
金浑玉璞天下宝,嗟乎世俗多聋盲。
欲行古道世辄笑,欲言古学世辄惊。
志之所之在一赋,斗筲之器徒易盈。
雕虫篆刻满天下,不矜实行矜虚名。
六经尘土塞高阁,圣人之道成坎坑。
况乎古篆固可弃,胡为独好于先生。
诗句欣赏
MORE+
携筇登绝巘,朝爽薄危栏
出处:
登瑞岩山
作者:
徐师仁
朝代:
宋
乘胜移杯爵,凭高忆羽翰
出处:
登瑞岩山
作者:
徐师仁
朝代:
宋
泉声穿石响,树色入秋寒
出处:
登瑞岩山
作者:
徐师仁
朝代:
宋
对酒频长望,心同渤澥宽
出处:
登瑞岩山
作者:
徐师仁
朝代:
宋
晨逾九仙山,暮访九鲤湖
出处:
九仙山
作者:
徐师仁
朝代:
宋
何氏兄弟跨鲤鱼,同时轻举排天衢
出处:
九仙山
作者:
徐师仁
朝代:
宋
山头云气故恍惚,三十六鳞今有无
出处:
九仙山
作者:
徐师仁
朝代:
宋
琼浆白日醉天酒,何时华表归来乎
出处:
九仙山
作者:
徐师仁
朝代:
宋
几点归舟破暮烟,数行雁字落霞边
出处:
极目亭
作者:
徐次铎
朝代:
宋
世间安得王摩诘,为写琴川作辋川
出处:
极目亭
作者:
徐次铎
朝代:
宋
山前事迹古来多,风雨尘埃竟若何
出处:
九日上怀古堂
作者:
徐玑
朝代:
宋
惟有白衣秦处士,数篇佳句不曾磨
出处:
九日上怀古堂
作者:
徐玑
朝代:
宋
翠霭空霏忽有无,笔端谁著此工夫
出处:
丹青阁
作者:
徐玑
朝代:
宋
溪山本被人图画,却道溪山是画图
出处:
丹青阁
作者:
徐玑
朝代:
宋
榕阴绿满驿程边,驻马难寻旧圣贤
出处:
书同安旧酒家壁
作者:
徐玑
朝代:
宋
只有好山横迥野,不论朝暮带轻烟
出处:
书同安旧酒家壁
作者:
徐玑
朝代:
宋
路绕山根石磴斜,小桥流水树交加
出处:
五里牌边
作者:
徐玑
朝代:
宋
柴门半掩无人到,五里牌边三四家
出处:
五里牌边
作者:
徐玑
朝代:
宋
西桥西岸柳成丝,春去春来岁岁同
出处:
古陵桥
作者:
徐玑
朝代:
宋
偶被东风吹落絮,又随流水过桥东
出处:
古陵桥
作者:
徐玑
朝代:
宋
秦汉而下浸以徙,隶学基路生重扃。
其閒述者亦世出,牛蹄之水才一泓。
先生之志在复古,胸中直气何森森。
独乘骐骥追大朴,执缚浮锐攘欃枪。
手中一笔千万变,天风号令驱雷霆。
蛇蟠蠖屈体既具,鹗立虎视势乃成。
刚柔伸屈有常势,天地之道阳与阴。
杰然出者其势耸,岳仞五千磨太清。
盘然屈者非一屈,黄河九折来沧溟。
庞然一画势自若,老将坚卧中军营。
至于一点亦有象,地丘人目天之星。
先生大体贵淳古,轻轻重重齐权衡。
周家太师负黼扆,高冠大旆朝王庭。
唐虞二帝正揖让,皋夔稷契环两楹。
圣人作乐有大本,剔抉淫卫完古音。
大匠作室以规矩,悉去臲?除斜撑。
专车骨节世不朽,今乃一纵而一横。
巨灵以手遏大难,印入山骨磨不平。
雄恢严毅不可犯,手中常握十万兵。
信乎创字自有说,宜必象形而象声。
天地之大有万象,万象不能遁其情。
呜呼篆法乃如此,大哉刚健纯粹精。
走兽之类为麒麟,飞鸟之类为鹪鹏。
蹊径之类为大路,垣墙之类为坚城。
以德论之为圣人,以法论之为朝廷。
傍睨众字乃可笑,太山之重鸿毛轻。
亡国之主好逸豫,儿女子辈多骄淫。
圣人之后惟孟子,古篆之后唯阳冰。
金浑玉璞天下宝,嗟乎世俗多聋盲。
欲行古道世辄笑,欲言古学世辄惊。
志之所之在一赋,斗筲之器徒易盈。
雕虫篆刻满天下,不矜实行矜虚名。
六经尘土塞高阁,圣人之道成坎坑。
况乎古篆固可弃,胡为独好于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