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诗人
陈鳣
陈鸣阳
陈鸿
陈鸿墀
陈鸿宝
陈鸿寿
陈鹄
陈鹏
陈鹏年
陈鹏飞
陈鹤
陈麟
陈黄中
陈黉
陈黯
陈鼎
陈鼎元
陈龙
陈龙庆
陈龟年
陕府知县
陵希惠
陶?
陶一鸣
陶上舍
陶之典
陶乾
陶伯宗
陶元淳
陶元藻
精选古诗
吴秀才出示孙尚书诗求鄙作
怀归
李氏娱书斋
夜闻警
岩斋
养竹
故人来自舂陵出示初寮翰墨感时怀旧辄为长句
秘古堂诗
古诗名句
雨雨风风
消受残春一梦中
苍烟碧霭
一望迷离天似海
燕燕莺莺
尽说离愁话不成
心未冷
娟娟还弄斜阳影
查古诗
搜索
李阳冰篆
作者:
徐积
朝代:
宋
书之有古篆,文之有六经。
秦汉而下浸以徙,隶学基路生重扃。
其閒述者亦世出,牛蹄之水才一泓。
先生之志在复古,胸中直气何森森。
独乘骐骥追大朴,执缚浮锐攘欃枪。
手中一笔千万变,天风号令驱雷霆。
蛇蟠蠖屈体既具,鹗立虎视势乃成。
刚柔伸屈有常势,天地之道阳与阴。
杰然出者其势耸,岳仞五千磨太清。
盘然屈者非一屈,黄河九折来沧溟。
庞然一画势自若,老将坚卧中军营。
至于一点亦有象,地丘人目天之星。
先生大体贵淳古,轻轻重重齐权衡。
周家太师负黼扆,高冠大旆朝王庭。
唐虞二帝正揖让,皋夔稷契环两楹。
圣人作乐有大本,剔抉淫卫完古音。
大匠作室以规矩,悉去臲?除斜撑。
专车骨节世不朽,今乃一纵而一横。
巨灵以手遏大难,印入山骨磨不平。
雄恢严毅不可犯,手中常握十万兵。
信乎创字自有说,宜必象形而象声。
天地之大有万象,万象不能遁其情。
呜呼篆法乃如此,大哉刚健纯粹精。
走兽之类为麒麟,飞鸟之类为鹪鹏
。
蹊径之类为大路,垣墙之类为坚城。
以德论之为圣人,以法论之为朝廷。
傍睨众字乃可笑,太山之重鸿毛轻。
亡国之主好逸豫,儿女子辈多骄淫。
圣人之后惟孟子,古篆之后唯阳冰。
金浑玉璞天下宝,嗟乎世俗多聋盲。
欲行古道世辄笑,欲言古学世辄惊。
志之所之在一赋,斗筲之器徒易盈。
雕虫篆刻满天下,不矜实行矜虚名。
六经尘土塞高阁,圣人之道成坎坑。
况乎古篆固可弃,胡为独好于先生。
诗句欣赏
MORE+
蜡面深钤印,香心半作灰
出处:
喝火令 其一
作者:
樊增祥
朝代:
清末民国初
总把闲愁付我,欢喜恰归谁
出处:
喝火令 其一
作者:
樊增祥
朝代:
清末民国初
日晏才梳髻,春深懒画眉
出处:
喝火令 其一
作者:
樊增祥
朝代:
清末民国初
道是无情,不合寄当归
出处:
喝火令 其一
作者:
樊增祥
朝代:
清末民国初
道是仲春归也,因甚负蔷薇
出处:
喝火令 其一
作者:
樊增祥
朝代:
清末民国初
麝炷薰宜爱,檀槽拨小怜
出处:
喝火令 其二
作者:
樊增祥
朝代:
清末民国初
记得红笺八字,属兔是生年
出处:
喝火令 其二
作者:
樊增祥
朝代:
清末民国初
爱画成痴绝,耽诗亦墨缘
出处:
喝火令 其二
作者:
樊增祥
朝代:
清末民国初
那日春帆,细雨煮茶天
出处:
喝火令 其二
作者:
樊增祥
朝代:
清末民国初
那日蘋花香里,携手看鞋山
出处:
喝火令 其二
作者:
樊增祥
朝代:
清末民国初
争及穿帘燕,还输在抱猧
出处:
喝火令 其三
作者:
樊增祥
朝代:
清末民国初
无数灞桥垂柳,青眼不如他
出处:
喝火令 其三
作者:
樊增祥
朝代:
清末民国初
别路三逢雪,春山几摘茶
出处:
喝火令 其三
作者:
樊增祥
朝代:
清末民国初
记得清明,记得小窗纱
出处:
喝火令 其三
作者:
樊增祥
朝代:
清末民国初
记得小桃人面,低映小桃花
出处:
喝火令 其三
作者:
樊增祥
朝代:
清末民国初
珠是吴船雨,香为楚岫云
出处:
喝火令 其四
作者:
樊增祥
朝代:
清末民国初
小阁建兰开也,同试碧螺春
出处:
喝火令 其四
作者:
樊增祥
朝代:
清末民国初
镜屉藏诗札,铃绦晾绣巾
出处:
喝火令 其四
作者:
樊增祥
朝代:
清末民国初
看煞萧郎,看煞画中人
出处:
喝火令 其四
作者:
樊增祥
朝代:
清末民国初
看煞银泥衫子,衫底藕花裙
出处:
喝火令 其四
作者:
樊增祥
朝代:
清末民国初
秦汉而下浸以徙,隶学基路生重扃。
其閒述者亦世出,牛蹄之水才一泓。
先生之志在复古,胸中直气何森森。
独乘骐骥追大朴,执缚浮锐攘欃枪。
手中一笔千万变,天风号令驱雷霆。
蛇蟠蠖屈体既具,鹗立虎视势乃成。
刚柔伸屈有常势,天地之道阳与阴。
杰然出者其势耸,岳仞五千磨太清。
盘然屈者非一屈,黄河九折来沧溟。
庞然一画势自若,老将坚卧中军营。
至于一点亦有象,地丘人目天之星。
先生大体贵淳古,轻轻重重齐权衡。
周家太师负黼扆,高冠大旆朝王庭。
唐虞二帝正揖让,皋夔稷契环两楹。
圣人作乐有大本,剔抉淫卫完古音。
大匠作室以规矩,悉去臲?除斜撑。
专车骨节世不朽,今乃一纵而一横。
巨灵以手遏大难,印入山骨磨不平。
雄恢严毅不可犯,手中常握十万兵。
信乎创字自有说,宜必象形而象声。
天地之大有万象,万象不能遁其情。
呜呼篆法乃如此,大哉刚健纯粹精。
走兽之类为麒麟,飞鸟之类为鹪鹏。
蹊径之类为大路,垣墙之类为坚城。
以德论之为圣人,以法论之为朝廷。
傍睨众字乃可笑,太山之重鸿毛轻。
亡国之主好逸豫,儿女子辈多骄淫。
圣人之后惟孟子,古篆之后唯阳冰。
金浑玉璞天下宝,嗟乎世俗多聋盲。
欲行古道世辄笑,欲言古学世辄惊。
志之所之在一赋,斗筲之器徒易盈。
雕虫篆刻满天下,不矜实行矜虚名。
六经尘土塞高阁,圣人之道成坎坑。
况乎古篆固可弃,胡为独好于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