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诗人
柯椽
柯氏
柯汝贤
柯潜
柯煜
柯箖
柯纫秋
柯维桢
柯耸
柯芝
柯茂谦
柯蘅
柯辂
柯逢时
柯锡珍
柳䛒
柳中庸
柳亚子
柳交
柳伯达
柳公权
柳公绰
柳华淑
柳叙
柳君
柳商贤
柳圭
柳子文
柳存信
柳学辉
精选古诗
燕
赠东林白大师
芳草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相思怨
绿墀怨
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
留诗
古诗名句
细雨迎秋,西风消暑,篱边景物偏幽
夕阳明灭,帘外月如钩
今日情怀似昔,犹刊点,绮梦红楼
明灯下,丹黄满纸,疑是在瀛洲
沧桑都历尽,精钢百炼,绕指能柔
喜乾坤重整,一洗侬愁
百尺何忍醉卧,元龙老,豪气仍留
真堪笑,白头唱和,未减旧风流
查古诗
搜索
奉寄单州太守王圣钦
作者:
吕陶
朝代:
宋
昔尝请郡归东川,衰迟幸会使者贤。
开诚论议简条目,一境草木沾春妍。
公斋清暇弄诗笔,更唱迭和多长篇。
岁礼民乐尚蚕市,撼罍斗鼓殊喧阗。
东山西寺颇壮观,饮帐或在山之巅。
踏青摸石循故事,浣花亦仿成都船。
相从对酒每一笑,聊与远俗同欣然。
北岩石穴广似洞,疑是古昔栖神仙。
火云烧空赤日猛,及到此地如冰渊。
清风满怀兴未尽,四望晚景增留连。
平生宦游此最适,不觉弦晦相推迁。
邮筒忽报谪书至,君命严重敢不虔。
试思衡岳询远近,里堠去蜀凡八千。
苍黄去郡别我友,一意调琴中断弦。
回首乡邦止数驿,欲顷血泪辞松阡。
藩候迫逐仓使促,争向坠羽誇鸣弦。
天恩旷汤置不问,投放裔土惩其愆。
阖门良贱三百指,孤舟一叶何翩翩。
瞿唐滟滪遍涉历,内讼过咎归之天。
洞庭阻浅辄三夕,怒风急两声相喧。
此身恐污盗贼刃,不尔定沾蛟鳄涎。
偶逢渔艇相援济,稍觉神观来归还。
长沙既下尤怪骇,半夜雷雹如烹煎。
桅倾缆断船脊折,四十馀里中流漩。
舟人恐惧难致力,儿孙顾我皆泪涟。
尝闻死生有定所,顷刻由此归重泉
。
东方渐明浪渐息,忽造平岸逃危颠。
胸中悲愁虽未艾,分外岁月疑少延。
寓居衡阳味亦恶,地接炎荒风气偏。
每逢三伏如坐甑,突焰已炽犹吹煽。
是时回禄得乘便,取次薰灼须及椽。
回环四顾求避计,往往啜食不下咽。
深冬屡见温瘴起,洒作昏雾飘为烟。
勇夫壮士尚抱疾,嗟我衰惫何由痊。
雀罗当门人迹少,宾榻不解尘生毡。
难希杜甫遣秋兴,易学边韶贪昼眠。
碧湘万顷望不尽,青岳数峰高莫攀。
江山信不与人事,日送佳景来目前。
长腰缩项兼二美,早晚尝稻时差鳊。
浮生一饱亦已足,下箸何必求腥膻。
亲朋书问寂绝久,杳似隔世冯谁传。
平居分义重胶漆,一旦争敢通寒暄。
匪惟物态尚流薄,抑恐罪戾相攀缘。
古之交情贵贱见,而况利害生其间。
君乎存守异于是,特特万里邮华笺。
穷通傥来极慰勉,疾疢愈否深哀怜。
高标岂为霜雪减,雅操诚如金石坚。
羡君高堂有慈母,寿发鬈腻犹垂肩。
綵衣趋庭奉燕喜,玉盘洁膳罗珍鲜。
复有佳儿富文史,阔步直登英俊躔。
行闻清庙献雅乐,伯仲交奏篪与埙。
事亲教子两如意,此外纷纷乌足言。
君在山东我剑外,一书往返须经年。
馀生再会谅难必,我往应在君之先。
作诗寄君重感慨,交道多阙君能全。
子孙他日有显者,勿以衰门相弃捐。
诗句欣赏
MORE+
闻说山阴好,回樯镜里旋
出处:
寄山阴单骏如
作者:
董以宁
朝代:
清
万家依碧树,百道下红泉
出处:
寄山阴单骏如
作者:
董以宁
朝代:
清
况有高贤在,应多胜事传
出处:
寄山阴单骏如
作者:
董以宁
朝代:
清
明年风雪夜,须待子猷船
出处:
寄山阴单骏如
作者:
董以宁
朝代:
清
春风倦羽各差池,携手还倾酒一卮
出处:
送马书升之江西
作者:
董以宁
朝代:
清
《别赋》送将南浦去,漫游安用《北山移》?城头月落骊歌早,江上花明雀舫迟
出处:
送马书升之江西
作者:
董以宁
朝代:
清
但慰诸生迎绛帐,欲闻长笛更何时
出处:
送马书升之江西
作者:
董以宁
朝代:
清
建溪东下入南平,楼阁千家出郡城
出处:
延平
作者:
朱克生
朝代:
清
密树山光分隐见,残阳云气别阴晴
出处:
延平
作者:
朱克生
朝代:
清
江通三水波涛疾,剑合双龙瘴雾生
出处:
延平
作者:
朱克生
朝代:
清
破浪不惊滩黯淡,百花岩下月华明
出处:
延平
作者:
朱克生
朝代:
清
绣溪一水两川分,绕郭晴波荡縠纹
出处:
泛绣溪
作者:
朱克生
朝代:
清
白板桥头魂欲断,寒鸦落日小乔坟
出处:
泛绣溪
作者:
朱克生
朝代:
清
草堂寒易晚,朔气到柴关
出处:
草堂
作者:
朱克生
朝代:
清
落日恋高树,残云补断山
出处:
草堂
作者:
朱克生
朝代:
清
竹摇风似雨,鸦宿去仍还
出处:
草堂
作者:
朱克生
朝代:
清
移意江天外,萧然麋鹿间
出处:
草堂
作者:
朱克生
朝代:
清
大梁少年似飞仙,手刃蛟龙出深渊
出处:
大梁少年行
作者:
何絜
朝代:
清
腰垂明月真珠佩,轻贻歌妓缀花钿
出处:
大梁少年行
作者:
何絜
朝代:
清
高呼不饮田鼢酒,褰裳羞受邓通钱
出处:
大梁少年行
作者:
何絜
朝代:
清
开诚论议简条目,一境草木沾春妍。
公斋清暇弄诗笔,更唱迭和多长篇。
岁礼民乐尚蚕市,撼罍斗鼓殊喧阗。
东山西寺颇壮观,饮帐或在山之巅。
踏青摸石循故事,浣花亦仿成都船。
相从对酒每一笑,聊与远俗同欣然。
北岩石穴广似洞,疑是古昔栖神仙。
火云烧空赤日猛,及到此地如冰渊。
清风满怀兴未尽,四望晚景增留连。
平生宦游此最适,不觉弦晦相推迁。
邮筒忽报谪书至,君命严重敢不虔。
试思衡岳询远近,里堠去蜀凡八千。
苍黄去郡别我友,一意调琴中断弦。
回首乡邦止数驿,欲顷血泪辞松阡。
藩候迫逐仓使促,争向坠羽誇鸣弦。
天恩旷汤置不问,投放裔土惩其愆。
阖门良贱三百指,孤舟一叶何翩翩。
瞿唐滟滪遍涉历,内讼过咎归之天。
洞庭阻浅辄三夕,怒风急两声相喧。
此身恐污盗贼刃,不尔定沾蛟鳄涎。
偶逢渔艇相援济,稍觉神观来归还。
长沙既下尤怪骇,半夜雷雹如烹煎。
桅倾缆断船脊折,四十馀里中流漩。
舟人恐惧难致力,儿孙顾我皆泪涟。
尝闻死生有定所,顷刻由此归重泉。
东方渐明浪渐息,忽造平岸逃危颠。
胸中悲愁虽未艾,分外岁月疑少延。
寓居衡阳味亦恶,地接炎荒风气偏。
每逢三伏如坐甑,突焰已炽犹吹煽。
是时回禄得乘便,取次薰灼须及椽。
回环四顾求避计,往往啜食不下咽。
深冬屡见温瘴起,洒作昏雾飘为烟。
勇夫壮士尚抱疾,嗟我衰惫何由痊。
雀罗当门人迹少,宾榻不解尘生毡。
难希杜甫遣秋兴,易学边韶贪昼眠。
碧湘万顷望不尽,青岳数峰高莫攀。
江山信不与人事,日送佳景来目前。
长腰缩项兼二美,早晚尝稻时差鳊。
浮生一饱亦已足,下箸何必求腥膻。
亲朋书问寂绝久,杳似隔世冯谁传。
平居分义重胶漆,一旦争敢通寒暄。
匪惟物态尚流薄,抑恐罪戾相攀缘。
古之交情贵贱见,而况利害生其间。
君乎存守异于是,特特万里邮华笺。
穷通傥来极慰勉,疾疢愈否深哀怜。
高标岂为霜雪减,雅操诚如金石坚。
羡君高堂有慈母,寿发鬈腻犹垂肩。
綵衣趋庭奉燕喜,玉盘洁膳罗珍鲜。
复有佳儿富文史,阔步直登英俊躔。
行闻清庙献雅乐,伯仲交奏篪与埙。
事亲教子两如意,此外纷纷乌足言。
君在山东我剑外,一书往返须经年。
馀生再会谅难必,我往应在君之先。
作诗寄君重感慨,交道多阙君能全。
子孙他日有显者,勿以衰门相弃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