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诗人
曾广钧
曾廉
曾延年
曾廷枚
曾开
曾开国
曾弼
曾彦
曾怀
曾怀可
曾惇
曾慥
曾懿
曾揆
曾敬
曾敷言
曾旼
曾易简
曾晞颜
曾曰唯
曾曰瑛
曾有光
曾朴
曾极
曾栋
曾梦选
曾棨
曾楚
曾槃
曾槱
精选古诗
答和叔城东寻春
答范景仁叹花花在相国寺近舞场
答贺中道灯夕见诒
答原甫试墨见贻
答崔象之见谢之作
答曼叔见寄
答曼叔见寄
答曼叔见谢颍桥相过之什
古诗名句
日夕空伫立,咏言白驹篇
陆陟心苦艰,江行意超忽
扬舲恣击汰,理榜欣乘筏
昔闻范内史,于焉自怡悦
赋诗散郁陶,饮水辨清淈
今游属暮春,远放遵南粤
三枫睇已遥,五渡嗟应没
爰思雊雉驯,尚想甘棠茇
查古诗
搜索
送赵无己之临川
作者:
方回
朝代:
宋末元初
古之诸侯公侯伯,今之诸侯二千石。
建邦作郡事不同,后车皆当载宾客。
钓鱼吕望朝弃竿,饭牛宁越夜辞轭。
云龙风虎机会偶,赫奕功名垂竹帛。
原尝春陵四公子,珠履三千分鼎食。
冯驩市义薄聚敛,毛遂歃盟却强敌。
梁王兔园礼词人,相如之赋枚乘七。
平津更有翘材馆,大开东阁英彦集
。
徒步常何起马周,落河房琯任刘秩。
严郑公延杜子美,郭汾阳遇李太白。
朱门若止藏歌舞,无一措大研文墨。
不知稼穑友朋阙,傥非痴物亦俗物。
临川太守千骑行,谁董琴瑟护书册。
吾子从之大江西,训诱诸郎据师席。
王介甫之学误人国家,陆子静之学杂彼禅佛。
四海公论有如此,读书岂可无拣择。
若夫拟岘台登临而赋诗,不妨寄我清江纸一疋。
诗句欣赏
MORE+
君从东归省墓田,阙下重逢心惘然
出处:
赠北平都指挥胡昭勇歌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岂知移镇出海峤,握手乃在浑河边
出处:
赠北平都指挥胡昭勇歌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浑河十月冰如堵,白日飞沙暗椿莽
出处:
赠北平都指挥胡昭勇歌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雪中千骑出居庸,手挽雕弓射彪虎
出处:
赠北平都指挥胡昭勇歌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君陪上将临边防,我握宪节凌清霜
出处:
赠北平都指挥胡昭勇歌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看君骁勇有如此,安得揽辔同飞扬
出处:
赠北平都指挥胡昭勇歌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山后诸州数千里,拓地横行正未已
出处:
赠北平都指挥胡昭勇歌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为君拟颂勒燕山,尽扫狼居报天子
出处:
赠北平都指挥胡昭勇歌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使君清严重风纪,名是东吴旧才子
出处:
闻山西杨使君孟载作霁雪轩于公署之东慨想高致兼怀旧别因风叙情有作奉寄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前年持节太行西,霆激霜飞二千里
出处:
闻山西杨使君孟载作霁雪轩于公署之东慨想高致兼怀旧别因风叙情有作奉寄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忆昔京阙初相逢,承诏作乐调笙镛
出处:
闻山西杨使君孟载作霁雪轩于公署之东慨想高致兼怀旧别因风叙情有作奉寄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彤闱椿树集鸾凤,画省秋水开芙蓉
出处:
闻山西杨使君孟载作霁雪轩于公署之东慨想高致兼怀旧别因风叙情有作奉寄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江西徵还入司马,天上兵曹动声价
出处:
闻山西杨使君孟载作霁雪轩于公署之东慨想高致兼怀旧别因风叙情有作奉寄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明光晓入奏封章,日射金茎露如泻
出处:
闻山西杨使君孟载作霁雪轩于公署之东慨想高致兼怀旧别因风叙情有作奉寄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是时我从燕蓟来,下马重逢心眼开
出处:
闻山西杨使君孟载作霁雪轩于公署之东慨想高致兼怀旧别因风叙情有作奉寄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龙江风雨催去棹,不得倾倒黄金罍
出处:
闻山西杨使君孟载作霁雪轩于公署之东慨想高致兼怀旧别因风叙情有作奉寄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驱车复渡黄河北,故旧飘零悲恻恻
出处:
闻山西杨使君孟载作霁雪轩于公署之东慨想高致兼怀旧别因风叙情有作奉寄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知君十月向并州,长日看云望山色
出处:
闻山西杨使君孟载作霁雪轩于公署之东慨想高致兼怀旧别因风叙情有作奉寄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陈昂作者来汾河,锦轴远传佳制多
出处:
闻山西杨使君孟载作霁雪轩于公署之东慨想高致兼怀旧别因风叙情有作奉寄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横江醉骑白鹤下,爱尔黄鹤楼前歌
出处:
闻山西杨使君孟载作霁雪轩于公署之东慨想高致兼怀旧别因风叙情有作奉寄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建邦作郡事不同,后车皆当载宾客。
钓鱼吕望朝弃竿,饭牛宁越夜辞轭。
云龙风虎机会偶,赫奕功名垂竹帛。
原尝春陵四公子,珠履三千分鼎食。
冯驩市义薄聚敛,毛遂歃盟却强敌。
梁王兔园礼词人,相如之赋枚乘七。
平津更有翘材馆,大开东阁英彦集。
徒步常何起马周,落河房琯任刘秩。
严郑公延杜子美,郭汾阳遇李太白。
朱门若止藏歌舞,无一措大研文墨。
不知稼穑友朋阙,傥非痴物亦俗物。
临川太守千骑行,谁董琴瑟护书册。
吾子从之大江西,训诱诸郎据师席。
王介甫之学误人国家,陆子静之学杂彼禅佛。
四海公论有如此,读书岂可无拣择。
若夫拟岘台登临而赋诗,不妨寄我清江纸一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