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诗人
法藏
法轮
法达
法鉴
泠然
波越重之
泰不华
泰亨
泰圃华
洙泗钧翁
洛中举子
洛川仙女
洛浦道士
洛阳女
洞庭老人
洞庭龙君
津门女子
洪为藩
洪亮吉
洪以南
洪传经
洪信
洪光基
洪兴祖
洪刍
洪升
洪吉亮
洪咨夔
洪嘉植
洪圣保
精选古诗
送赵燮之蜀永康簿
送逊师归舒州
送项判官
送真州吴处厚使君
送陶氏妇兼寄纯甫
送崔左藏之广东
送梅龙图
送章宏
古诗名句
此时无忌还留赵,何客冯驩可入秦
君今又向犁丘去,马首残阳明远树
山头望君酒欲醒,相思并在君行处
昔闻钜泽湖,漭沆三百里
自从中作宋公渠,两岸长虹夹汶济
我家湖北缆扁舟,住近沧浪不解游
王郎亦住湖南曲,携我来探水国秋
叩舷湖口渺然入,洲渚萦回望不极
查古诗
搜索
观洛行
作者:
熊鉌
朝代:
宋末元初
我生海南万山间,出门冈陇相回环。
平田更无十里阔,何处知有天地宽。
男儿堕地六合志,抱此一寸常悁悁。
早年曾作天府客,长歌东出穆陵关。
关头仰天坐叹息,百年事业如弹丸。
乾坤只限衣带水,何繇万里窥中原。
只今文轨一朝混,地不改辟时易然。
斯须洛京见嵩华,咫尺孔林登泰山。
圣贤往迹正在此,譬若木水有本原。
北方学道古所贵,当年楚产皆其偏。
从来一气有旺歇,况及人事多移迁。
程门立雪道南后,幸此一脉犹绵延。
武夷考亭今洙泗,文公之学行八埏。
当时亦号小洛阳,游胡刘蔡居相联。
风流不减程邵马,至今故老人能言。
起来高目视八荒,斯文一缕千钧悬。
人心不啻溺焚急,茫茫大柄伊谁颛。
但得人读周孔书,不患古道今无传。
图书龙马事阔远,荥河温洛仍当年。
畴分三三卦八八,举目法象非虚玄。
大哉伊亳一德书,此极翼翼甸幅员。
太平六典深识此,下方馀意公惓惓
。
不惟周官列三百,更将仪礼陈三千。
成周致治绝千古,空馀轨则留残编。
尼山已叹凤不至,祇有梦寐相周旋。
从兹架漏过千载,何时赤子当息肩。
汉初自是有馀责,仁义经制皆蕝绵。
董公年老贾生少,至今秦法常袭沿。
娄敬一言岂通论,长雄气习争相挻。
绝爱东都一代治,犹是三代气象存。
泱泱思乐鼓钟地,冠带几万圜桥门。
尊师重傅古亦少,一变至道夫何难。
惜哉桓荣无此学,西方现出金光仙。
马来牛去事甚浅,自此正气常腥膻。
秣陵青山那得似,独有此地馀衣冠。
王通元经莫轻议,太和文治诚班班。
一时礼乐盛兴学,千闾万井皆均田。
殷周而下此一治,王苏诸老重讨论。
却恨晋阳好昌运,大纲不正他何观。
此几一失又几载,高天厚地衔深冤。
虽然正气当有合,古今良会应非悭。
书生杜门三十载,邂逅三生一日缘。
愿言挟册拜曲阜,更欲促驾窥涧瀍。
河南夫子倡道地,似闻荒草凝凄烟。
圣贤事事在耳目,依然昔日佳山川。
文公之道会当北,古今此理常往还。
昭代表章自此始,九州四海须同文。
大道久分要统一,皇极一建趋荡平。
老癃扶杖何日见,深衷寓此观洛篇。
尧夫卜宅太平日,有道经世常一元。
扬帆东南必沧海,振屐西北须昆崙。
鲁侯僖伯我有望,残山剩水难为妍。
诗句欣赏
MORE+
无人及,空望真气江上立
出处:
送僧入马头山
作者:
贯休
朝代:
唐
湘水万馀里,师游芳草生
出处:
送僧之湖南
作者:
贯休
朝代:
唐
登山乞食后,无伴入云行
出处:
送僧之湖南
作者:
贯休
朝代:
唐
宿雨和花落,春牛拥雾耕
出处:
送僧之湖南
作者:
贯休
朝代:
唐
不知今夜月,何处听猿声
出处:
送僧之湖南
作者:
贯休
朝代:
唐
得罪唯惊恩未酬,夷陵山谁称闲游
出处:
送薛侍郎贬峡州司马
作者:
贯休
朝代:
唐
人知八凯须当国,猿到三声不用愁
出处:
送薛侍郎贬峡州司马
作者:
贯休
朝代:
唐
花落扁舟香冉冉,草侵公署雨脩脩
出处:
送薛侍郎贬峡州司马
作者:
贯休
朝代:
唐
因人好寄新诗好,不独江东有沃州
出处:
送薛侍郎贬峡州司马
作者:
贯休
朝代:
唐
霜锋擗石鸟雀聚,帆冻阴飙吹不举
出处:
送颢雅禅师
作者:
贯休
朝代:
唐
芬陀利香释驎虎,幡幢冒雪争迎取
出处:
送颢雅禅师
作者:
贯休
朝代:
唐
春光主,芙蓉堂窄堆花乳,手提金桴打金鼓
出处:
送颢雅禅师
作者:
贯休
朝代:
唐
天花娉婷下如雨,狻猊座上师子语
出处:
送颢雅禅师
作者:
贯休
朝代:
唐
苦却乐,乐却苦,卢至黄金忽如土
出处:
送颢雅禅师
作者:
贯休
朝代:
唐
一事不经营,孤峰长老情
出处:
闻无相道人顺世五首 其一
作者:
贯休
朝代:
唐
惟餐橡子饼,爱说道君兄
出处:
闻无相道人顺世五首 其一
作者:
贯休
朝代:
唐
池藕香狸掘,山神白日行
出处:
闻无相道人顺世五首 其一
作者:
贯休
朝代:
唐
又闻行脚也,何处化群生
出处:
闻无相道人顺世五首 其一
作者:
贯休
朝代:
唐
自昔寻师日,颠峰绝顶头
出处:
闻无相道人顺世五首 其二
作者:
贯休
朝代:
唐
虽闻不相似,特地使人愁
出处:
闻无相道人顺世五首 其二
作者:
贯休
朝代:
唐
平田更无十里阔,何处知有天地宽。
男儿堕地六合志,抱此一寸常悁悁。
早年曾作天府客,长歌东出穆陵关。
关头仰天坐叹息,百年事业如弹丸。
乾坤只限衣带水,何繇万里窥中原。
只今文轨一朝混,地不改辟时易然。
斯须洛京见嵩华,咫尺孔林登泰山。
圣贤往迹正在此,譬若木水有本原。
北方学道古所贵,当年楚产皆其偏。
从来一气有旺歇,况及人事多移迁。
程门立雪道南后,幸此一脉犹绵延。
武夷考亭今洙泗,文公之学行八埏。
当时亦号小洛阳,游胡刘蔡居相联。
风流不减程邵马,至今故老人能言。
起来高目视八荒,斯文一缕千钧悬。
人心不啻溺焚急,茫茫大柄伊谁颛。
但得人读周孔书,不患古道今无传。
图书龙马事阔远,荥河温洛仍当年。
畴分三三卦八八,举目法象非虚玄。
大哉伊亳一德书,此极翼翼甸幅员。
太平六典深识此,下方馀意公惓惓。
不惟周官列三百,更将仪礼陈三千。
成周致治绝千古,空馀轨则留残编。
尼山已叹凤不至,祇有梦寐相周旋。
从兹架漏过千载,何时赤子当息肩。
汉初自是有馀责,仁义经制皆蕝绵。
董公年老贾生少,至今秦法常袭沿。
娄敬一言岂通论,长雄气习争相挻。
绝爱东都一代治,犹是三代气象存。
泱泱思乐鼓钟地,冠带几万圜桥门。
尊师重傅古亦少,一变至道夫何难。
惜哉桓荣无此学,西方现出金光仙。
马来牛去事甚浅,自此正气常腥膻。
秣陵青山那得似,独有此地馀衣冠。
王通元经莫轻议,太和文治诚班班。
一时礼乐盛兴学,千闾万井皆均田。
殷周而下此一治,王苏诸老重讨论。
却恨晋阳好昌运,大纲不正他何观。
此几一失又几载,高天厚地衔深冤。
虽然正气当有合,古今良会应非悭。
书生杜门三十载,邂逅三生一日缘。
愿言挟册拜曲阜,更欲促驾窥涧瀍。
河南夫子倡道地,似闻荒草凝凄烟。
圣贤事事在耳目,依然昔日佳山川。
文公之道会当北,古今此理常往还。
昭代表章自此始,九州四海须同文。
大道久分要统一,皇极一建趋荡平。
老癃扶杖何日见,深衷寓此观洛篇。
尧夫卜宅太平日,有道经世常一元。
扬帆东南必沧海,振屐西北须昆崙。
鲁侯僖伯我有望,残山剩水难为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