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诗人
干宝
干建邦
干文传
平圣台
平天祐
平恕
平显
平曾
平步青
平泰
年羹尧
幸元龙
幸夤逊
幻庐
幻梦
幼卿
幼朔
广利寺僧
广利王女
广印
广原
广宣
广州部人
广彻
广德
广济
广润
广漩
广閒
广陵道士
精选古诗
元夕观灯应制其一
元夕观灯应制其二
元夕观灯应制其三
济美堂为郭郎中鼎贞题
题傅玉良春山访友图
东梅八景为刑部郎中郭鼎贞题其一
东梅八景为刑部郎中郭鼎贞题其二
东梅八景为刑部郎中郭鼎贞题其三
古诗名句
北庭犹火怪,东海久鲸翻
燮理群公在,安危一疏存
春秋凭纪异,衮职仗调元
独尽回天力,同看悟主言
弭灾应有术,致变岂无原
朝讲何年废,吁谟列祖尊
几人扶社稷,有尔共乾坤
读罢风涛激,歌残涕泗繁
查古诗
搜索
太上皇老君哀歌七首 其六
作者:
无名氏
朝代:
隋
吾告时世人,修道宜殷勤
。
恩亦不虚生,神明必报人。
昔有刘仲伯,精诚于道门。
勤恶使从善,岁会集群贤。
香火日夜勤,亦能感仓天。
命尽应当死,众神与表天。
三魂飞杨澌,七魄入死星。
右神削死藉,左神著生名。
伺命来极济,左相踏地瞋。
普告二十狱,拔出仲伯身。
三魂还复流,七魄还入身。
血脉还运转,百节方更坚。
面目更端严,肉骨更鲜明。
死臣三七日,寝尸还更生。
诗句欣赏
MORE+
远岸嘶寒马,晴山叫断鸿
出处:
西南驿候潮
作者:
释通岸
朝代:
明
莫挥杨子泪,岐路任西东
出处:
西南驿候潮
作者:
释通岸
朝代:
明
客途逢日暮,维舸傍岩西
出处:
夜宿峡口
作者:
释通岸
朝代:
明
隔岸灯初起,前湾渔正归
出处:
夜宿峡口
作者:
释通岸
朝代:
明
乱帆惊鸟宿,疏柳间萤飞
出处:
夜宿峡口
作者:
释通岸
朝代:
明
远岫推云出,波涵天四围
出处:
夜宿峡口
作者:
释通岸
朝代:
明
扁舟疑入画图中,波面楼台柳外风
出处:
西湖舟中同诸子分赋
作者:
释通岸
朝代:
明
眼底韶华三月尽,天涯朋旧一樽同
出处:
西湖舟中同诸子分赋
作者:
释通岸
朝代:
明
莺声隔岸邀歌扇,花影连湖卧钓翁
出处:
西湖舟中同诸子分赋
作者:
释通岸
朝代:
明
幽赏未停烟树瞑,玉轮飞出海门东
出处:
西湖舟中同诸子分赋
作者:
释通岸
朝代:
明
微茫烟浪接平沙,棹入幽深处处花
出处:
白鹅潭望大通寺
作者:
释通岸
朝代:
明
天阔恍疑非世界,岸回方觉有人家
出处:
白鹅潭望大通寺
作者:
释通岸
朝代:
明
帆前细雨春将尽,云外疏钟日已斜
出处:
白鹅潭望大通寺
作者:
释通岸
朝代:
明
征客此时还怅望,离离芳草遍天涯
出处:
白鹅潭望大通寺
作者:
释通岸
朝代:
明
尘踪扰扰世途间,何以先生日掩关
出处:
赠觉庵居士
作者:
释通岸
朝代:
明
一径野云车马绝,满林华雨桔槔閒
出处:
赠觉庵居士
作者:
释通岸
朝代:
明
惟将白业冥真性,不学丹经驻玉颜
出处:
赠觉庵居士
作者:
释通岸
朝代:
明
挥麈倘容方外侣,论心长傍月中还
出处:
赠觉庵居士
作者:
释通岸
朝代:
明
灵岳何年帝子游,遗踪閒得共冥搜
出处:
登飞来寺与熊楚伯梁井卿分赋
作者:
释通岸
朝代:
明
千寻怪石看疑堕,万壑长松听欲流
出处:
登飞来寺与熊楚伯梁井卿分赋
作者:
释通岸
朝代:
明
恩亦不虚生,神明必报人。
昔有刘仲伯,精诚于道门。
勤恶使从善,岁会集群贤。
香火日夜勤,亦能感仓天。
命尽应当死,众神与表天。
三魂飞杨澌,七魄入死星。
右神削死藉,左神著生名。
伺命来极济,左相踏地瞋。
普告二十狱,拔出仲伯身。
三魂还复流,七魄还入身。
血脉还运转,百节方更坚。
面目更端严,肉骨更鲜明。
死臣三七日,寝尸还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