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诗人
徐湘潭
徐湛
徐溥
徐潮
徐灏
徐灵府
徐灼
徐灿
徐炘
徐炯
徐炳
徐焕谟
徐照
徐熊飞
徐熙珍
徐熥
徐燮钧
徐爰
徐牧
徐献可
徐献子
徐献忠
徐玄之
徐玄吉
徐玑
徐珂
徐珌
徐珏
徐珠渊
徐珩
精选古诗
题唐实两京胜览眷
游栖霞寺寺在金陵西北五十里许旧梁武帝所建石佛甚众亦极巧佛晴皆铁嵌至今存者居半又名摄山寺以寺在摄山俗名也古牌铭剥落
东流舟中阻风险甚时八月十八日其一
东流舟中阻风险甚时八月十八日其二
全椒县一日到滁州次日十一月朔至来安县又至日至灵居寺宿有寺属六合县
上关索岭贵州路此山独高险常阴雨上有关索庙
自天长县至宝应途次小路甚艰偶作
长至寓徐州是日晴明喜而有作
古诗名句
趁日裁乌帽,寻人卖马鞯
归心忧赋役,负郭幸无田
家在钱塘江上春,京华投老独漂零
玉泉山外雪犹白,金水河边柳又青
帽底流尘春冉冉,花间行李发星星
分明记得经游处,一路吟诗写驿亭
行装迢递转孤城,一路閒吟缓客程
泼火雨晴饧粥冷,落花风暖笋舆轻
查古诗
搜索
哭吴县房耸明府
作者:
皎然
朝代:
唐
仁人迈厚德,可谓名实全。
抚迹若疏旷,会心极精研。
履危节讵屈,著论识不偏。
恨以荣级浅,嘉猷未及宣。
伊人期远大,志业难比肩。
昭世既合并,吾君藉陶甄。
奈何明明理,与善徒空诠。
徵教或稽圣,穷源反问天。
一官自吴邑,六翮委江壖。
始是牵丝日,翻成撤瑟年。
金膏果不就,玉佩长此捐。
倚伏信冥昧,夭修惊后先。
安知忘情子,爱网素已褰。
为有深仁感,遂令真性迁。
心悲空林下,泪洒秋景前。
夫子寡兄弟,抚孤伤藐然。
倾云为惨结,吊鹤共联翩。
割念命归驾,诀词向空筵。
树桃阴始合,爱客位常悬。
幡然远行时,崇望归朝旋。
悟兹欢宴隔,哀被岁月延
。
书带变芳草,履痕移绿钱。
冥期傥可逢,生尽会无缘。
幸愿示因业,代君运精专。
相思转寂寞,独往西林泉。
欲见故人心,时阅所赠篇。
素高陶靖节,今重楚先贤。
芳躅将遗爱,可为终古传。
诗句欣赏
MORE+
西华有人徒费卖,北征无句敢言豪
出处:
南山为滁阳傅翁作
作者:
庄昶
朝代:
明
可知万古苍峰顶,更有青天属我曹
出处:
南山为滁阳傅翁作
作者:
庄昶
朝代:
明
秋山老痒欲谁搔,又为西崖过晚潮
出处:
周礼过江为余作假山成谢之诗
作者:
庄昶
朝代:
明
活水源头容点缀,天峰阁下见岧峣
出处:
周礼过江为余作假山成谢之诗
作者:
庄昶
朝代:
明
道心我岂朱元晦,画意公如盛子昭
出处:
周礼过江为余作假山成谢之诗
作者:
庄昶
朝代:
明
会把乾坤拳一石,不将真假到山樵
出处:
周礼过江为余作假山成谢之诗
作者:
庄昶
朝代:
明
风灯何自许堪怜,容有人间万古缘
出处:
焚黄卷
作者:
庄昶
朝代:
明
昼夜死生真此梦,乾坤竹帛果谁贤
出处:
焚黄卷
作者:
庄昶
朝代:
明
百年尽了观贞意,两诰初收断发天
出处:
焚黄卷
作者:
庄昶
朝代:
明
老坐枯松扳哭尽,留诗吾独愧三迁
出处:
焚黄卷
作者:
庄昶
朝代:
明
登高不把病中休,笑插黄花各满头
出处:
九日同吴献臣登定山高
作者:
庄昶
朝代:
明
醉倒酒杯还不放,也知明府亦风流
出处:
九日同吴献臣登定山高
作者:
庄昶
朝代:
明
斯文几处能今日,山寺他年说此游
出处:
九日同吴献臣登定山高
作者:
庄昶
朝代:
明
但恨老衰诗力减,绝无一句似罗浮
出处:
九日同吴献臣登定山高
作者:
庄昶
朝代:
明
浪荡分宜眼又开,题诗何许是蓬莱
出处:
送衡州庞检校之官袁州都事
作者:
庄昶
朝代:
明
石钟苏李虽天与,南岳朱张已袖来
出处:
送衡州庞检校之官袁州都事
作者:
庄昶
朝代:
明
天马有空须放絷,楩楠无地莫悲材
出处:
送衡州庞检校之官袁州都事
作者:
庄昶
朝代:
明
老狂也直无凭据,吟烂沙头月一台
出处:
送衡州庞检校之官袁州都事
作者:
庄昶
朝代:
明
四海无家更说家,且将行止问江霞
出处:
方景瞻还南城借松厓韵
作者:
庄昶
朝代:
明
知君脚力尝应遍,老我头风痛愈加
出处:
方景瞻还南城借松厓韵
作者:
庄昶
朝代:
明
抚迹若疏旷,会心极精研。
履危节讵屈,著论识不偏。
恨以荣级浅,嘉猷未及宣。
伊人期远大,志业难比肩。
昭世既合并,吾君藉陶甄。
奈何明明理,与善徒空诠。
徵教或稽圣,穷源反问天。
一官自吴邑,六翮委江壖。
始是牵丝日,翻成撤瑟年。
金膏果不就,玉佩长此捐。
倚伏信冥昧,夭修惊后先。
安知忘情子,爱网素已褰。
为有深仁感,遂令真性迁。
心悲空林下,泪洒秋景前。
夫子寡兄弟,抚孤伤藐然。
倾云为惨结,吊鹤共联翩。
割念命归驾,诀词向空筵。
树桃阴始合,爱客位常悬。
幡然远行时,崇望归朝旋。
悟兹欢宴隔,哀被岁月延。
书带变芳草,履痕移绿钱。
冥期傥可逢,生尽会无缘。
幸愿示因业,代君运精专。
相思转寂寞,独往西林泉。
欲见故人心,时阅所赠篇。
素高陶靖节,今重楚先贤。
芳躅将遗爱,可为终古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