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诗人
释若芬
释英
释蕴常
释行
释行元
释行巩
释行德
释行敏
释行机
释行海
释行瑛
释行肇
释觉
释觉先
释觉海
释觉真
释觉阿上人
释證悟
释警玄
释谷泉
释贤
释赞宁
释超逸
释超雪
释辉
释辩
释达珠
释达观
释进英
释逊
精选古诗
去矣行
赠永上人
江南稻 至元六年四月上海姚胜一等作閧
将进酒
泽农
庚辰四月廿日赴谢氏馆吴季良携酒为别
凤凰山
淀山寺
古诗名句
人生显晦何能定,只有肺肠堪照映
投杼犹然惑母慈,拾煤尚足疑宣圣
往日康衢或太行,乍时谈笑多机阱
下士驰驱竞世情,大贤优游引天命
公之妙质信非常,冰壶照射触琳琅
高怀直揭千寻势,异藻常函五色章
材大任小已足惜,守正被屈仍踧踖
兰佩翻同萧艾捐,珠光却等沙尘掷
查古诗
搜索
和荅诗十首 其二
作者:
白居易
朝代:
唐
商山阳城驿,中有叹者谁。
云是元监察,江陵谪去时。
忽见此驿名,良久涕欲垂。
何故阳道州,名姓同于斯。
怜君一寸心,宠辱誓不移。
疾恶若巷伯,好贤如缁衣。
沈吟不能去,意者欲改为。
改为避贤驿,大署于门楣。
荆人爱羊祜,户曹改为辞。
一字不忍道,况兼姓呼之。
因题八百言,言直文甚奇。
诗成寄与我,锵若金和丝。
上言阳公行,友悌无等夷。
骨肉同衾裯,至死不相离。
次言阳公迹,夏邑始栖迟。
乡人化其风,少长皆孝慈。
次言阳公道,终日对酒卮。
兄弟笑相顾,醉貌红怡怡。
次言阳公节,謇謇居谏司。
誓心除国蠹,决死犯天威。
终言阳公命,左迁天一涯。
道州炎瘴地,身不得生归。
一一皆实录,事事无孑遗。
凡是为善者,闻之恻然悲。
道州既已矣,往者不可追。
何世无其人,来者亦可思。
愿以君子文,告彼大乐师。
附于雅歌末,奏之白玉墀
。
天子闻此章,教化如法施。
直谏从如流,佞臣恶如疵。
宰相闻此章,政柄端正持。
进贤不知倦,去邪勿复疑。
宪臣闻此章,不敢怀依违。
谏官闻此章,不忍纵诡随。
然后告史氏,旧史有前规。
若作阳公传,欲令后世知。
不劳叙世家,不用费文辞。
但于国史上,全录元稹诗。
诗句欣赏
MORE+
除书走马来,换节长淮左
出处:
苏刑部自湖北移漕淮南
作者:
郑獬
朝代:
宋
嗟予踽踽游,有唱期谁和
出处:
苏刑部自湖北移漕淮南
作者:
郑獬
朝代:
宋
楚老遮郭门,扳留知不可
出处:
苏刑部自湖北移漕淮南
作者:
郑獬
朝代:
宋
别酒虽无欢,归帆幸少垛
出处:
苏刑部自湖北移漕淮南
作者:
郑獬
朝代:
宋
苏侯贤大夫,历数今谁过
出处:
苏刑部自湖北移漕淮南
作者:
郑獬
朝代:
宋
议论抵庙堂,有力莫能破
出处:
苏刑部自湖北移漕淮南
作者:
郑獬
朝代:
宋
挺如白玉圭,棱角不可挫
出处:
苏刑部自湖北移漕淮南
作者:
郑獬
朝代:
宋
大匠斲明堂,宜居左右个
出处:
苏刑部自湖北移漕淮南
作者:
郑獬
朝代:
宋
犹驰使者车,挟策均万货
出处:
苏刑部自湖北移漕淮南
作者:
郑獬
朝代:
宋
淮人久焦枯,苏息在欬唾
出处:
苏刑部自湖北移漕淮南
作者:
郑獬
朝代:
宋
倾酒吐长言,遥为淮人贺
出处:
苏刑部自湖北移漕淮南
作者:
郑獬
朝代:
宋
汪子文章何伟奇,如观天子乘舆仪
出处:
还汪正夫山阳小集
作者:
郑獬
朝代:
宋
怛然暴见殊惊疑,舌拄上腭两目痴
出处:
还汪正夫山阳小集
作者:
郑獬
朝代:
宋
定神屏气试引窥,渐识羽卫行相随
出处:
还汪正夫山阳小集
作者:
郑獬
朝代:
宋
金吾佽飞开中逵,横刀执槊铁马驰
出处:
还汪正夫山阳小集
作者:
郑獬
朝代:
宋
画旆赤白盘龙螭,大角一百二十支
出处:
还汪正夫山阳小集
作者:
郑獬
朝代:
宋
铙鼓嘲轰杂横吹,绣幡绛幢何纷披
出处:
还汪正夫山阳小集
作者:
郑獬
朝代:
宋
䍐罼铍戟开黄麾,属车■辚霹雳移
出处:
还汪正夫山阳小集
作者:
郑獬
朝代:
宋
侍郎御史冠峨危,圆扇孔雀双翅垂
出处:
还汪正夫山阳小集
作者:
郑獬
朝代:
宋
辟邪白泽飞麟麒,金辂赤马火鬣鬐
出处:
还汪正夫山阳小集
作者:
郑獬
朝代:
宋
云是元监察,江陵谪去时。
忽见此驿名,良久涕欲垂。
何故阳道州,名姓同于斯。
怜君一寸心,宠辱誓不移。
疾恶若巷伯,好贤如缁衣。
沈吟不能去,意者欲改为。
改为避贤驿,大署于门楣。
荆人爱羊祜,户曹改为辞。
一字不忍道,况兼姓呼之。
因题八百言,言直文甚奇。
诗成寄与我,锵若金和丝。
上言阳公行,友悌无等夷。
骨肉同衾裯,至死不相离。
次言阳公迹,夏邑始栖迟。
乡人化其风,少长皆孝慈。
次言阳公道,终日对酒卮。
兄弟笑相顾,醉貌红怡怡。
次言阳公节,謇謇居谏司。
誓心除国蠹,决死犯天威。
终言阳公命,左迁天一涯。
道州炎瘴地,身不得生归。
一一皆实录,事事无孑遗。
凡是为善者,闻之恻然悲。
道州既已矣,往者不可追。
何世无其人,来者亦可思。
愿以君子文,告彼大乐师。
附于雅歌末,奏之白玉墀。
天子闻此章,教化如法施。
直谏从如流,佞臣恶如疵。
宰相闻此章,政柄端正持。
进贤不知倦,去邪勿复疑。
宪臣闻此章,不敢怀依违。
谏官闻此章,不忍纵诡随。
然后告史氏,旧史有前规。
若作阳公传,欲令后世知。
不劳叙世家,不用费文辞。
但于国史上,全录元稹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