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诗人
徐介
徐介轩
徐仙
徐以升
徐以诚
徐仪
徐仲山
徐仲谋
徐仲雅
徐伉
徐伟达
徐伯虬
徐伯阳
徐伸
徐似道
徐佑弦
徐作
徐作肃
徐侃
徐侨
徐俛
徐信
徐俨夫
徐俯
徐倬
徐僎美
徐元
徐元娘
徐元文
徐元杰
精选古诗
宫词其二
宫词其三
宫词其四
宫词其五
宫词其六
禅坐书怀
早春即事
不寐
古诗名句
壮士苦无横草志,将军还用撒花钱
鞑兵犹未回燕鸭,蜀耗何应问杜鹃
今日送君无别话,看随郤縠洗狼烟
岭梅潇菊两关情,岁晚江湖载酒行
客路欲依严挺子,瘴乡已老少游兄
瓦盆且话田家事,肉食谁通钝汉名
惆怅韩张亭畔路,雪鞭风帽又东征
恭城山水接三湘,应觉他乡是故乡
查古诗
搜索
和荅诗十首 其二
作者:
白居易
朝代:
唐
商山阳城驿,中有叹者谁。
云是元监察,江陵谪去时。
忽见此驿名,良久涕欲垂。
何故阳道州,名姓同于斯。
怜君一寸心,宠辱誓不移。
疾恶若巷伯,好贤如缁衣。
沈吟不能去,意者欲改为。
改为避贤驿,大署于门楣。
荆人爱羊祜,户曹改为辞。
一字不忍道,况兼姓呼之。
因题八百言,言直文甚奇。
诗成寄与我,锵若金和丝。
上言阳公行,友悌无等夷。
骨肉同衾裯,至死不相离。
次言阳公迹,夏邑始栖迟。
乡人化其风,少长皆孝慈。
次言阳公道,终日对酒卮。
兄弟笑相顾,醉貌红怡怡。
次言阳公节,謇謇居谏司。
誓心除国蠹,决死犯天威。
终言阳公命,左迁天一涯。
道州炎瘴地,身不得生归。
一一皆实录,事事无孑遗。
凡是为善者,闻之恻然悲。
道州既已矣,往者不可追。
何世无其人,来者亦可思。
愿以君子文,告彼大乐师。
附于雅歌末,奏之白玉墀。
天子闻此章,教化如法施。
直谏从如流,佞臣恶如疵。
宰相闻此章,政柄端正持
。
进贤不知倦,去邪勿复疑。
宪臣闻此章,不敢怀依违。
谏官闻此章,不忍纵诡随。
然后告史氏,旧史有前规。
若作阳公传,欲令后世知。
不劳叙世家,不用费文辞。
但于国史上,全录元稹诗。
诗句欣赏
MORE+
剧谈楼冉妙高弟,自言绝无苍生意
出处:
八月十四夜听汪竹居先生鼓琴三十韵
作者:
王浩
朝代:
近现代
李侯短褐有长处,奉师再拜蹈且舞
出处:
八月十四夜听汪竹居先生鼓琴三十韵
作者:
王浩
朝代:
近现代
槃槃大腹坐寒暑,肉山裹云未易煮
出处:
八月十四夜听汪竹居先生鼓琴三十韵
作者:
王浩
朝代:
近现代
归牛浮鼻过积水,呼吸关元罅春露
出处:
八月十四夜听汪竹居先生鼓琴三十韵
作者:
王浩
朝代:
近现代
海东青鸾哕十指,手色清于玉柄麈
出处:
八月十四夜听汪竹居先生鼓琴三十韵
作者:
王浩
朝代:
近现代
初弹扊扊味甘苦,娥江女儿神弦语
出处:
八月十四夜听汪竹居先生鼓琴三十韵
作者:
王浩
朝代:
近现代
忽然迸作万猿叫,施州去天尺有五
出处:
八月十四夜听汪竹居先生鼓琴三十韵
作者:
王浩
朝代:
近现代
优昙偶现道人绿,眉鬓枯藤挟风竹
出处:
八月十四夜听汪竹居先生鼓琴三十韵
作者:
王浩
朝代:
近现代
黄庭中人袖拂石,坐令十洲漫金栗
出处:
八月十四夜听汪竹居先生鼓琴三十韵
作者:
王浩
朝代:
近现代
少年相期在澄清,老色上面抱关更
出处:
八月十四夜听汪竹居先生鼓琴三十韵
作者:
王浩
朝代:
近现代
富春山塘十日雨,一百八盘车走声
出处:
八月十四夜听汪竹居先生鼓琴三十韵
作者:
王浩
朝代:
近现代
给予如九秋下鞲鹰,稍稍雪山落霜翎
出处:
八月十四夜听汪竹居先生鼓琴三十韵
作者:
王浩
朝代:
近现代
胸中直有过秦论,下指已是陶唐生
出处:
八月十四夜听汪竹居先生鼓琴三十韵
作者:
王浩
朝代:
近现代
我持高丘苏肺热,龙头芝菌缩百结
出处:
八月十四夜听汪竹居先生鼓琴三十韵
作者:
王浩
朝代:
近现代
莫辞清瘁损二阮,聊同刑天舞跛鳖
出处:
八月十四夜听汪竹居先生鼓琴三十韵
作者:
王浩
朝代:
近现代
四无人声耸项领,风味不减鬼瞰室
出处:
八月十四夜听汪竹居先生鼓琴三十韵
作者:
王浩
朝代:
近现代
往时吴侬歌尔尔,此行净淬筝笛耳
出处:
八月十四夜听汪竹居先生鼓琴三十韵
作者:
王浩
朝代:
近现代
后来一李端能事,西方金音敛手底
出处:
八月十四夜听汪竹居先生鼓琴三十韵
作者:
王浩
朝代:
近现代
其馀隅坐裹头靡,不识不知叹韶美
出处:
八月十四夜听汪竹居先生鼓琴三十韵
作者:
王浩
朝代:
近现代
归去彭湖仰青巘,梦中开门落松子
出处:
八月十四夜听汪竹居先生鼓琴三十韵
作者:
王浩
朝代:
近现代
云是元监察,江陵谪去时。
忽见此驿名,良久涕欲垂。
何故阳道州,名姓同于斯。
怜君一寸心,宠辱誓不移。
疾恶若巷伯,好贤如缁衣。
沈吟不能去,意者欲改为。
改为避贤驿,大署于门楣。
荆人爱羊祜,户曹改为辞。
一字不忍道,况兼姓呼之。
因题八百言,言直文甚奇。
诗成寄与我,锵若金和丝。
上言阳公行,友悌无等夷。
骨肉同衾裯,至死不相离。
次言阳公迹,夏邑始栖迟。
乡人化其风,少长皆孝慈。
次言阳公道,终日对酒卮。
兄弟笑相顾,醉貌红怡怡。
次言阳公节,謇謇居谏司。
誓心除国蠹,决死犯天威。
终言阳公命,左迁天一涯。
道州炎瘴地,身不得生归。
一一皆实录,事事无孑遗。
凡是为善者,闻之恻然悲。
道州既已矣,往者不可追。
何世无其人,来者亦可思。
愿以君子文,告彼大乐师。
附于雅歌末,奏之白玉墀。
天子闻此章,教化如法施。
直谏从如流,佞臣恶如疵。
宰相闻此章,政柄端正持。
进贤不知倦,去邪勿复疑。
宪臣闻此章,不敢怀依违。
谏官闻此章,不忍纵诡随。
然后告史氏,旧史有前规。
若作阳公传,欲令后世知。
不劳叙世家,不用费文辞。
但于国史上,全录元稹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