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诗人
周进隆
周远
周连仲
周迪
周述
周逊
周遇圣
周道昱
周遵
周邠
周邦
周邦彦
周郁
周郔
周采泉
周金
周金然
周金简
周金绅
周鐈
周钟岳
周钟瑄
周铉
周铢
周铣
周锡
周锡渭
周锡溥
周锷
周镐
精选古诗
江湖伟观
荒冢谣
吴山晚望
早梅叹
游凉观谨次亲老韵
胡月江书堂
清心楼晚眺
太乙西宫
古诗名句
忆汝草堂何许在,辟疆园里玉山陲
方床石鼎高情远,细雨茶烟清昼迟
鸿雁来时曾会面,枇杷开后更题诗
山中容易年华暮,书史娱人总不知
金宫游素女,玉笛弄清晖
月殿龙香度,风帘翠影飞
云开移綵仗,花落卷春衣
莫买相如赋,长门事已非
查古诗
搜索
和荅诗十首 其二
作者:
白居易
朝代:
唐
商山阳城驿,中有叹者谁。
云是元监察,江陵谪去时。
忽见此驿名,良久涕欲垂。
何故阳道州,名姓同于斯。
怜君一寸心,宠辱誓不移。
疾恶若巷伯,好贤如缁衣。
沈吟不能去,意者欲改为。
改为避贤驿,大署于门楣。
荆人爱羊祜,户曹改为辞。
一字不忍道,况兼姓呼之。
因题八百言,言直文甚奇。
诗成寄与我,锵若金和丝。
上言阳公行,友悌无等夷。
骨肉同衾裯,至死不相离。
次言阳公迹,夏邑始栖迟。
乡人化其风,少长皆孝慈。
次言阳公道,终日对酒卮。
兄弟笑相顾,醉貌红怡怡。
次言阳公节,謇謇居谏司。
誓心除国蠹,决死犯天威。
终言阳公命,左迁天一涯。
道州炎瘴地,身不得生归。
一一皆实录,事事无孑遗。
凡是为善者,闻之恻然悲。
道州既已矣,往者不可追。
何世无其人,来者亦可思。
愿以君子文,告彼大乐师。
附于雅歌末,奏之白玉墀。
天子闻此章,教化如法施。
直谏从如流,佞臣恶如疵。
宰相闻此章,政柄端正持。
进贤不知倦,去邪勿复疑。
宪臣闻此章,不敢怀依违
。
谏官闻此章,不忍纵诡随。
然后告史氏,旧史有前规。
若作阳公传,欲令后世知。
不劳叙世家,不用费文辞。
但于国史上,全录元稹诗。
诗句欣赏
MORE+
绝伦未若髯之美,犹梦宫云傍苑墙
出处:
别田志山
作者:
钱陆灿
朝代:
清
秋水秋风话别时,不将明月与君期
出处:
白门送邱三还吴
作者:
钱陆灿
朝代:
清
刀环得慰深闺望,蟋蟀能无故国思
出处:
白门送邱三还吴
作者:
钱陆灿
朝代:
清
重九光阴在桃叶,江南花草属邱迟
出处:
白门送邱三还吴
作者:
钱陆灿
朝代:
清
白云居士应相候,为奏湘灵鼓瑟诗
出处:
白门送邱三还吴
作者:
钱陆灿
朝代:
清
西城卜筑占山腰,况撰良辰是此朝
出处:
花朝遵王侄招饮,即用朝字为韵
作者:
钱陆灿
朝代:
清
一自桃花忘汉世,翻如蓂荚数唐尧
出处:
花朝遵王侄招饮,即用朝字为韵
作者:
钱陆灿
朝代:
清
酒家别有闲田地,诗意还归新柳条
出处:
花朝遵王侄招饮,即用朝字为韵
作者:
钱陆灿
朝代:
清
翠釜精盘吾不继,也须分日探梅椒
出处:
花朝遵王侄招饮,即用朝字为韵
作者:
钱陆灿
朝代:
清
豆架瓜棚取次成,江村入夏半阴晴
出处:
夏日闲居
作者:
钱陆灿
朝代:
清
贫知滋味惟高卧,游有工夫祗意行
出处:
夏日闲居
作者:
钱陆灿
朝代:
清
鸥梦自循莲路熟,蝉心正曳树声清
出处:
夏日闲居
作者:
钱陆灿
朝代:
清
彭城六月驱车急,何似闲居足此生
出处:
夏日闲居
作者:
钱陆灿
朝代:
清
老友翩然许远游,相寻直到海东头
出处:
许公还过访别后有寄
作者:
钱陆灿
朝代:
清
何人念我身还病,几度邮诗和未休
出处:
许公还过访别后有寄
作者:
钱陆灿
朝代:
清
读史烛流兴发泪,伤春藤挂古今愁
出处:
许公还过访别后有寄
作者:
钱陆灿
朝代:
清
白云尖上鸥盟在,冷落严光旧钓裘
出处:
许公还过访别后有寄
作者:
钱陆灿
朝代:
清
禊事初修乐且耽,出游如有味醰醰
出处:
上巳山中醉归
作者:
钱陆灿
朝代:
清
吾衰甚矣七十七,天气佳哉三月三
出处:
上巳山中醉归
作者:
钱陆灿
朝代:
清
眠柳始花腰旋舞,流莺半语舌犹含
出处:
上巳山中醉归
作者:
钱陆灿
朝代:
清
云是元监察,江陵谪去时。
忽见此驿名,良久涕欲垂。
何故阳道州,名姓同于斯。
怜君一寸心,宠辱誓不移。
疾恶若巷伯,好贤如缁衣。
沈吟不能去,意者欲改为。
改为避贤驿,大署于门楣。
荆人爱羊祜,户曹改为辞。
一字不忍道,况兼姓呼之。
因题八百言,言直文甚奇。
诗成寄与我,锵若金和丝。
上言阳公行,友悌无等夷。
骨肉同衾裯,至死不相离。
次言阳公迹,夏邑始栖迟。
乡人化其风,少长皆孝慈。
次言阳公道,终日对酒卮。
兄弟笑相顾,醉貌红怡怡。
次言阳公节,謇謇居谏司。
誓心除国蠹,决死犯天威。
终言阳公命,左迁天一涯。
道州炎瘴地,身不得生归。
一一皆实录,事事无孑遗。
凡是为善者,闻之恻然悲。
道州既已矣,往者不可追。
何世无其人,来者亦可思。
愿以君子文,告彼大乐师。
附于雅歌末,奏之白玉墀。
天子闻此章,教化如法施。
直谏从如流,佞臣恶如疵。
宰相闻此章,政柄端正持。
进贤不知倦,去邪勿复疑。
宪臣闻此章,不敢怀依违。
谏官闻此章,不忍纵诡随。
然后告史氏,旧史有前规。
若作阳公传,欲令后世知。
不劳叙世家,不用费文辞。
但于国史上,全录元稹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