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诗人
范微之
范心远
范必英
范成大
范承勋
范承斌
范承烈
范承谟
范挹韩
范文光
范文程
范旻
范昌治
范晔
范晞文
范景文
范智闻
范朝
范来宗
范杲
范某
范柔中
范梈
范梦龙
范楷
范模
范正国
范正民
范毓秀
范氏子
精选古诗
乡同年武林郭敬之通判七十寿诗
赠朱彦明
晚步
寿张古愚七十
赠何方伯道亨擢都宪巡抚河南
次韵答王守溪二首其一
次韵答王守溪二首其二
壬午新正次南山韵
古诗名句
谁念伤心匪偶,鸠凤相参
替花寥落,因春消瘦,也忒情痴
吟魂锁尽无人觉,长自独愁思
此情唯有,绿杨眼见,红烛心知
又做冷欺花,几番风信
看一株杨柳,眠还不稳
尽无聊、减字偷声,摹写一腔心影
麋丸墨淡,虎仆毫尖,难题幽愤
查古诗
搜索
和荅诗十首 其二
作者:
白居易
朝代:
唐
商山阳城驿,中有叹者谁。
云是元监察,江陵谪去时。
忽见此驿名,良久涕欲垂。
何故阳道州,名姓同于斯。
怜君一寸心,宠辱誓不移。
疾恶若巷伯,好贤如缁衣。
沈吟不能去,意者欲改为。
改为避贤驿,大署于门楣。
荆人爱羊祜,户曹改为辞。
一字不忍道,况兼姓呼之。
因题八百言,言直文甚奇。
诗成寄与我,锵若金和丝。
上言阳公行,友悌无等夷。
骨肉同衾裯,至死不相离。
次言阳公迹,夏邑始栖迟。
乡人化其风,少长皆孝慈。
次言阳公道,终日对酒卮。
兄弟笑相顾,醉貌红怡怡。
次言阳公节,謇謇居谏司。
誓心除国蠹,决死犯天威。
终言阳公命,左迁天一涯。
道州炎瘴地,身不得生归。
一一皆实录,事事无孑遗。
凡是为善者,闻之恻然悲。
道州既已矣,往者不可追。
何世无其人,来者亦可思。
愿以君子文,告彼大乐师。
附于雅歌末,奏之白玉墀。
天子闻此章,教化如法施。
直谏从如流,佞臣恶如疵。
宰相闻此章,政柄端正持。
进贤不知倦,去邪勿复疑。
宪臣闻此章,不敢怀依违。
谏官闻此章,不忍纵诡随
。
然后告史氏,旧史有前规。
若作阳公传,欲令后世知。
不劳叙世家,不用费文辞。
但于国史上,全录元稹诗。
诗句欣赏
MORE+
萧萧白发青霜肃,耿耿丹心白日悬
出处:
程母朱氏亢节守志寿跻百岁李雪庵为书寿乐堂崇节堂六大字以昭山窗先生之遗泽二子白玉君玉复扁其楼曰朝阳曰拂云其孙成得请予记之乃咏次四诗云
作者:
唐文凤
朝代:
明
身比琼瑶应共粹,志如金石自同坚
出处:
程母朱氏亢节守志寿跻百岁李雪庵为书寿乐堂崇节堂六大字以昭山窗先生之遗泽二子白玉君玉复扁其楼曰朝阳曰拂云其孙成得请予记之乃咏次四诗云
作者:
唐文凤
朝代:
明
玉堂肯与书贞节,史笔当今继马迁
出处:
程母朱氏亢节守志寿跻百岁李雪庵为书寿乐堂崇节堂六大字以昭山窗先生之遗泽二子白玉君玉复扁其楼曰朝阳曰拂云其孙成得请予记之乃咏次四诗云
作者:
唐文凤
朝代:
明
朝阳楼外楚天东,霞捧曈曈晓日红
出处:
程母朱氏亢节守志寿跻百岁李雪庵为书寿乐堂崇节堂六大字以昭山窗先生之遗泽二子白玉君玉复扁其楼曰朝阳曰拂云其孙成得请予记之乃咏次四诗云
作者:
唐文凤
朝代:
明
弱木金鸡飞翐翐,茂梧丹凤语雍雍
出处:
程母朱氏亢节守志寿跻百岁李雪庵为书寿乐堂崇节堂六大字以昭山窗先生之遗泽二子白玉君玉复扁其楼曰朝阳曰拂云其孙成得请予记之乃咏次四诗云
作者:
唐文凤
朝代:
明
关弓后羿留孤毂,缓辔羲和御六龙
出处:
程母朱氏亢节守志寿跻百岁李雪庵为书寿乐堂崇节堂六大字以昭山窗先生之遗泽二子白玉君玉复扁其楼曰朝阳曰拂云其孙成得请予记之乃咏次四诗云
作者:
唐文凤
朝代:
明
下土小臣仰馀照,四时佳景驻春融
出处:
程母朱氏亢节守志寿跻百岁李雪庵为书寿乐堂崇节堂六大字以昭山窗先生之遗泽二子白玉君玉复扁其楼曰朝阳曰拂云其孙成得请予记之乃咏次四诗云
作者:
唐文凤
朝代:
明
拂云楼外万竿齐,直干森森接汉低
出处:
程母朱氏亢节守志寿跻百岁李雪庵为书寿乐堂崇节堂六大字以昭山窗先生之遗泽二子白玉君玉复扁其楼曰朝阳曰拂云其孙成得请予记之乃咏次四诗云
作者:
唐文凤
朝代:
明
春雨百年龙未化,秋风五夜凤来栖
出处:
程母朱氏亢节守志寿跻百岁李雪庵为书寿乐堂崇节堂六大字以昭山窗先生之遗泽二子白玉君玉复扁其楼曰朝阳曰拂云其孙成得请予记之乃咏次四诗云
作者:
唐文凤
朝代:
明
渭川波漾清阴转,蒋径云拖翠色迷
出处:
程母朱氏亢节守志寿跻百岁李雪庵为书寿乐堂崇节堂六大字以昭山窗先生之遗泽二子白玉君玉复扁其楼曰朝阳曰拂云其孙成得请予记之乃咏次四诗云
作者:
唐文凤
朝代:
明
昔日凭阑今远去,诗成几度寄留题
出处:
程母朱氏亢节守志寿跻百岁李雪庵为书寿乐堂崇节堂六大字以昭山窗先生之遗泽二子白玉君玉复扁其楼曰朝阳曰拂云其孙成得请予记之乃咏次四诗云
作者:
唐文凤
朝代:
明
出游九日访招提,步屧秋风信杖藜
出处:
九日游庆寿寺
作者:
唐文凤
朝代:
明
闻有紫蕤芝产秀,想多黄蕊菊开齐
出处:
九日游庆寿寺
作者:
唐文凤
朝代:
明
閒官真隐陶彭泽,内史清名王会稽
出处:
九日游庆寿寺
作者:
唐文凤
朝代:
明
老衲已无心迹累,自惭待漏听朝鸡
出处:
九日游庆寿寺
作者:
唐文凤
朝代:
明
偶逢嘉节试同游,古刹黄花九月秋
出处:
偕胡伴读访继上人
作者:
唐文凤
朝代:
明
莲社陶潜应有约,萸囊桓景不须求
出处:
偕胡伴读访继上人
作者:
唐文凤
朝代:
明
乾坤容我襟怀壮,光景催人岁月流
出处:
偕胡伴读访继上人
作者:
唐文凤
朝代:
明
为问麟经家学在,相期二老绍前修
出处:
偕胡伴读访继上人
作者:
唐文凤
朝代:
明
为访高僧浣俗缘,黄花香寂晚秋天
出处:
偕胡伴读访继上人
作者:
唐文凤
朝代:
明
云是元监察,江陵谪去时。
忽见此驿名,良久涕欲垂。
何故阳道州,名姓同于斯。
怜君一寸心,宠辱誓不移。
疾恶若巷伯,好贤如缁衣。
沈吟不能去,意者欲改为。
改为避贤驿,大署于门楣。
荆人爱羊祜,户曹改为辞。
一字不忍道,况兼姓呼之。
因题八百言,言直文甚奇。
诗成寄与我,锵若金和丝。
上言阳公行,友悌无等夷。
骨肉同衾裯,至死不相离。
次言阳公迹,夏邑始栖迟。
乡人化其风,少长皆孝慈。
次言阳公道,终日对酒卮。
兄弟笑相顾,醉貌红怡怡。
次言阳公节,謇謇居谏司。
誓心除国蠹,决死犯天威。
终言阳公命,左迁天一涯。
道州炎瘴地,身不得生归。
一一皆实录,事事无孑遗。
凡是为善者,闻之恻然悲。
道州既已矣,往者不可追。
何世无其人,来者亦可思。
愿以君子文,告彼大乐师。
附于雅歌末,奏之白玉墀。
天子闻此章,教化如法施。
直谏从如流,佞臣恶如疵。
宰相闻此章,政柄端正持。
进贤不知倦,去邪勿复疑。
宪臣闻此章,不敢怀依违。
谏官闻此章,不忍纵诡随。
然后告史氏,旧史有前规。
若作阳公传,欲令后世知。
不劳叙世家,不用费文辞。
但于国史上,全录元稹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