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诗人
释愿光
释慈永
释慈辩
释慧元
释慧光
释慧兰
释慧初
释慧勤
释慧南
释慧印
释慧古
释慧圆
释慧宪
释慧度
释慧开
释慧性
释慧方
释慧日
释慧昌
释慧明
释慧显
释慧晖
释慧机
释慧深
释慧温
释慧照
释慧琳
释慧空
释慧素
释慧观
精选古诗
齐天乐其二
齐天乐其一
桂枝香天柱山房拟赋蟹
次韵答友
吴山
感怀
题张氏十咏图
醉赠宫主许存道
古诗名句
懋哉懋哉,至于华皓
攲枕肱曲,匮藏美玉
造道高深,庭草交绿
英英吾宗,神骏之姿
笔有天巧,自铸伟词
抱负不凡,植立甚奇
爰初筮仕,即不诡随
笑世滔滔,相与磷缁
查古诗
搜索
和荅诗十首 其五
作者:
白居易
朝代:
唐
天下有道见,无道卷怀之
。
此乃圣人语,吾闻诸仲尼。
矫矫四先生,同禀希世资。
随时有显晦,秉道无磷缁。
秦皇肆暴虐,二世遘乱离。
先生相随去,商岭采紫芝。
君看秦狱中,戮辱者李斯。
刘项争天下,谋臣竟悦随。
先生如鸾鹤,去入冥冥飞。
君看齐鼎中,焦烂者郦其。
子房得沛公,自谓相遇迟。
八难掉舌枢,三略役心机。
辛苦十数年,昼夜形神疲。
竟杂霸者道,徒称帝者师。
子房尔则能,此非吾所宜。
汉高之季年,嬖宠钟所私。
冢嫡欲废夺,骨肉相忧疑。
岂无子房口,口舌无所施。
亦有陈平心,心计将何为。
皤皤四先生,高冠危映眉。
从容下南山,顾盼入东闱。
前瞻惠太子,左右生羽仪。
却顾戚夫人,楚舞无光辉。
心不画一计,口不吐一词。
闇定天下本,遂安刘氏危。
子房吾则能,此非尔所知。
先生道既光,太子礼甚卑。
安车留不住,功成弃如遗。
如彼旱天云,一雨百谷滋。
泽则在天下,云复归稀夷。
勿高巢与由,勿尚吕与伊。
巢由往不返,伊吕去不归。
岂如四先生,出处两逶迤。
何必长隐逸,何必长济时。
由来圣人道,无朕不可窥。
卷之不盈握,舒之亘八陲。
先生道甚明,夫子犹或非。
愿子辨其惑,为予吟此诗。
诗句欣赏
MORE+
十年忽忽成今古,万事悠悠作色空
出处:
简叔文
作者:
黄裳
朝代:
宋
别后每怀青眼客,坐间俄揖白须翁
出处:
简叔文
作者:
黄裳
朝代:
宋
兰亭咫尺归欤好,当悟浮生似转蓬
出处:
简叔文
作者:
黄裳
朝代:
宋
荣到蟾宫父子同,满堂天秀望仙峰
出处:
寄题范氏六桂堂
作者:
黄裳
朝代:
宋
六枝已胜燕山桂,八子须攀颍水龙
出处:
寄题范氏六桂堂
作者:
黄裳
朝代:
宋
风信动人香远远,月华垂地影重重
出处:
寄题范氏六桂堂
作者:
黄裳
朝代:
宋
馀芳更有成林日,行见君家万里封
出处:
寄题范氏六桂堂
作者:
黄裳
朝代:
宋
露下多时雁未鸣,数声云外此宵征
出处:
闻雁
作者:
黄裳
朝代:
宋
北人书到三秋尽,南国弓閒一字横
出处:
闻雁
作者:
黄裳
朝代:
宋
孤馆有谁惊好梦,平芦何处起寒更
出处:
闻雁
作者:
黄裳
朝代:
宋
想应俎上终须免,宜向方塘寄此生
出处:
闻雁
作者:
黄裳
朝代:
宋
轻轻丝葛汗如蒸,空有云雷未见灵
出处:
大暑
作者:
黄裳
朝代:
宋
安得此生长不老,岂能今日便忘形
出处:
大暑
作者:
黄裳
朝代:
宋
谩摇纨扇终嫌倦,欲倒金罍却恐醒
出处:
大暑
作者:
黄裳
朝代:
宋
赤脚踏冰疑未稳,且寻林下泛清泠
出处:
大暑
作者:
黄裳
朝代:
宋
烟笼云锁几千年,流俗寻山岂得先
出处:
山堂有作
作者:
黄裳
朝代:
宋
一水中分吴越界,四峰前卧汉唐仙
出处:
山堂有作
作者:
黄裳
朝代:
宋
閒游东径窥青海,偶往西源玩白莲
出处:
山堂有作
作者:
黄裳
朝代:
宋
却省内游还有感,杖藜独立夕阳天
出处:
山堂有作
作者:
黄裳
朝代:
宋
北堂人去竹成阴,手泽须看碧玉林
出处:
题爱竹轩
作者:
黄裳
朝代:
宋
此乃圣人语,吾闻诸仲尼。
矫矫四先生,同禀希世资。
随时有显晦,秉道无磷缁。
秦皇肆暴虐,二世遘乱离。
先生相随去,商岭采紫芝。
君看秦狱中,戮辱者李斯。
刘项争天下,谋臣竟悦随。
先生如鸾鹤,去入冥冥飞。
君看齐鼎中,焦烂者郦其。
子房得沛公,自谓相遇迟。
八难掉舌枢,三略役心机。
辛苦十数年,昼夜形神疲。
竟杂霸者道,徒称帝者师。
子房尔则能,此非吾所宜。
汉高之季年,嬖宠钟所私。
冢嫡欲废夺,骨肉相忧疑。
岂无子房口,口舌无所施。
亦有陈平心,心计将何为。
皤皤四先生,高冠危映眉。
从容下南山,顾盼入东闱。
前瞻惠太子,左右生羽仪。
却顾戚夫人,楚舞无光辉。
心不画一计,口不吐一词。
闇定天下本,遂安刘氏危。
子房吾则能,此非尔所知。
先生道既光,太子礼甚卑。
安车留不住,功成弃如遗。
如彼旱天云,一雨百谷滋。
泽则在天下,云复归稀夷。
勿高巢与由,勿尚吕与伊。
巢由往不返,伊吕去不归。
岂如四先生,出处两逶迤。
何必长隐逸,何必长济时。
由来圣人道,无朕不可窥。
卷之不盈握,舒之亘八陲。
先生道甚明,夫子犹或非。
愿子辨其惑,为予吟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