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诗人
严澄华
严烺
严焕
严焞
严熊
严玉森
严禹沛
严粲
严绍宗
严绳孙
严维
严羽
严而舒
严肃
严蕊
严蘅
严虞惇
严讷
严识玄
严谨
严贞
严辰
严逾
严遂成
严郾
严金清
严鈖
严锦
严长明
严陵士人
精选古诗
华容十咏为毛同府赋其一
华容十咏为毛同府赋其二
华容十咏为毛同府赋其三
华容十咏为毛同府赋其四
华容十咏为毛同府赋其五
华容十咏为毛同府赋其六
华容十咏为毛同府赋其七
华容十咏为毛同府赋其八
古诗名句
山径褰衣时雨润,仙舟锁浪蛟龙闻
长干漠漠诸花白,豁野苍苍枫树曛
两地争誇足幽事,更将诗草寄纷纷
廿载匆匆常作客,二毛种种日侵吾
思家独对云中月,得意何如海上凫
瓯泛龙团愁自掇,杯浮桑落醉推扶
退公开口难成笑,但看床头翻战图
潮中才子旧知名,挟册翩翩赴上京
查古诗
搜索
赴阙次留献荆南成相公三十韵
作者:
吴融
朝代:
唐
分阃兼文德,持衡有武功。
荆南知独去,海内更谁同。
拔地孤峰秀,当天一鹗雄。
云生五色笔,月吐六钧弓。
骨格凌秋耸,心源见底空。
神清餐沆瀣,气逸饮洪濛。
临事成奇策,全身仗至忠。
解鞍欺李广,煮弩笑臧洪。
往昔逢多难,来兹故统戎。
卓旗云梦泽,扑火细腰宫。
铲土楼台搆,连江雉堞笼。
似平铺掌上,疑涌出壶中。
岂是劳人力,宁因役鬼工。
本遗三户在,今匝万家通。
画舸横青雀,危樯列綵虹。
席飞巫峡雨,袖拂宋亭风。
场广盘毬子,池闲引钓筒。
礼贤金璧贱,煦物雪霜融。
酒满梁尘动,棋残漏滴终。
俭常资澹静,贵绝恃穹崇。
唯要臣诚显,那求帝渥隆。
甘棠名异奭,大树姓非冯。
自念为迁客,方谐谒上公。
痛知遭止棘,频叹委飘蓬。
借宅诛茅绿,分囷指粟红。
只惭燕馆盛,宁觉阮途穷。
涣汗沾明主,沧浪别钓翁
。
去曾忧塞马,归欲逐边鸿。
积感深于海,衔恩重极嵩。
行行柳门路,回首下离东。
诗句欣赏
MORE+
天物自芸芸,吾以观其复
出处:
定道德经为六十四章漫书所得八首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有者虽并作,无者终守笃
出处:
定道德经为六十四章漫书所得八首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人生行世间,如车三十辐
出处:
定道德经为六十四章漫书所得八首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有之以为轮,无之以为毂
出处:
定道德经为六十四章漫书所得八首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为吾有身,大患相亲
出处:
定道德经为六十四章漫书所得八首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及吾无身,何患可邻
出处:
定道德经为六十四章漫书所得八首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身何可罔,宠辱休仗
出处:
定道德经为六十四章漫书所得八首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无象之象,是谓惚恍
出处:
定道德经为六十四章漫书所得八首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曰夷曰希,强名曰微
出处:
定道德经为六十四章漫书所得八首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三者为一,妙玄乃归
出处:
定道德经为六十四章漫书所得八首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深不可卜,以归神谷
出处:
定道德经为六十四章漫书所得八首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得此勿盈,敦兮若朴
出处:
定道德经为六十四章漫书所得八首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绝学无忧,弃智寡欲
出处:
定道德经为六十四章漫书所得八首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
出处:
定道德经为六十四章漫书所得八首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众人皆有馀,惟我存故夙
出处:
定道德经为六十四章漫书所得八首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春台与众登,食毋真吾独
出处:
定道德经为六十四章漫书所得八首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风雨非天质,清宁讵可溢
出处:
定道德经为六十四章漫书所得八首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况复骤与飘,何以能终日
出处:
定道德经为六十四章漫书所得八首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人心良亦然,失者同于失
出处:
定道德经为六十四章漫书所得八首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馀食苟相矜,赘行难自黜
出处:
定道德经为六十四章漫书所得八首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荆南知独去,海内更谁同。
拔地孤峰秀,当天一鹗雄。
云生五色笔,月吐六钧弓。
骨格凌秋耸,心源见底空。
神清餐沆瀣,气逸饮洪濛。
临事成奇策,全身仗至忠。
解鞍欺李广,煮弩笑臧洪。
往昔逢多难,来兹故统戎。
卓旗云梦泽,扑火细腰宫。
铲土楼台搆,连江雉堞笼。
似平铺掌上,疑涌出壶中。
岂是劳人力,宁因役鬼工。
本遗三户在,今匝万家通。
画舸横青雀,危樯列綵虹。
席飞巫峡雨,袖拂宋亭风。
场广盘毬子,池闲引钓筒。
礼贤金璧贱,煦物雪霜融。
酒满梁尘动,棋残漏滴终。
俭常资澹静,贵绝恃穹崇。
唯要臣诚显,那求帝渥隆。
甘棠名异奭,大树姓非冯。
自念为迁客,方谐谒上公。
痛知遭止棘,频叹委飘蓬。
借宅诛茅绿,分囷指粟红。
只惭燕馆盛,宁觉阮途穷。
涣汗沾明主,沧浪别钓翁。
去曾忧塞马,归欲逐边鸿。
积感深于海,衔恩重极嵩。
行行柳门路,回首下离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