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诗人
王涣之
王涤
王润
王润之
王润生
王涧
王涯
王淇
王淑
王淑拤
王淮
王淹
王清
王清惠
王清观
王渊亭
王渎
王渐逵
王渔壑
王渥
王温其
王渭卿
王湜
王湾
王溉
王源
王源生
王溥
王溱
王澍
精选古诗
再和答沃泉
飞鸿亭盆池千叶莲开孤艳可玩赏以小句
贱生石塘周子以诗为寿次韵奉答
用韵与石塘论学
寓兴二首其一
寓兴二首其二
秋园晓涉
题苏碧厓渔樵问答图
古诗名句
无情日月,也须如此消受
平湖渺渺波无际
难认旧时青盖
荻絮横飞,蓼红斜炫,秋光无赖
拚不含愁,韫香密裹,泠泠珠佩
伴江妃、泪颗盈盈怕谁,厮恼幽房里深
深缀十斛明珠,谁买空、望眼悬愁碧海
露冷昆明霜凋,玉井兰舟罢采
查古诗
搜索
黄山歌
作者:
冯其庸
朝代:
近现代
我梦黄山五十年,黄山梦我亦当然。
画图几识春风面,文字曾参笔底禅。
我昔曾见梅瞿山,遗貌取神弃俗眼。
嶙峋突兀清到骨,秀出天外两峰间。
古松蟠屈如卧龙,欲待云雨飞上天。
此老精神元不死,妙笔长留后人参。
又有山僧名石涛,元气淋漓笔如椽。
纵横捭阖不可挡,变幻莫测如云烟。
我昔见其山水幛,悬之壁间气森然
。
此画至今不能忘,闭目如对山人颜。
又复见其汤池图,吟诗欲上莲峰巅。
此翁一去五百载,巨名长令后人怜。
近代画黄欲数谁,举世皆知黄黄山。
宾老用笔如锥沙,瘦硬干枯透纸背。
墨色黝然深且秀,此境得之晨夕间。
世人看山取皮毛,欲赏黄画难更难。
岂知山灵现神处,正在雨后夕照清风明月间。
虹叟看山九十载,得此真意诚难哉。
可惜世人都不识,令人千载发浩叹。
当今画黄谁第一,毗陵老人刘海粟。
九上黄山气如虹,巨笔扫出天都峰。
泼墨泼彩皆随意,笔墨已同造化工。
最难风雨雷电日,此老竟在最高峰。
铺纸挥毫和雨点,烟云飞入画图中。
忽见虬龙欲腾去,却是海老走笔泼墨所画之古松。
我对此老钦且佩,纵横今古无与对。
千年育秀谁之功,自是黄山七十二奇峰。
我今游黄第五回,冒雨直上鲫鱼背。
天公怜我痴且顽,顿开笑颜扫阴霾。
莲峰露出半面妆,耕耘、玉屏肃相待。
四顾茫茫皆云海,忽然身在飘渺间。
次日复登莲花峰,极目欲尽东海东。
苍山万重皆锦绣,青天削出瘦芙蓉。
游山归过桃源亭,忽逢海翁作烟云。
清风故人不期遇,相视而笑莫逆心。
海翁命我题新图,挥毫我亦胆气粗。
题罢掷笔仰天笑,世间痴人翁与我。
千载此会难再得,惟恐天风海雨吹去无踪迹。
归来濡墨不暇思,走笔吟此黄山诗。
忆昔米颠只拜石,我与海老却拜山。
愿乞海翁如椽笔,画取双痴拜山图,留此惊世骇俗之奇迹。
诗句欣赏
MORE+
圯桥已进老人履,东山忽为苍生起
出处:
陪郭适庵方伯游匡庐
作者:
释今覞
朝代:
明
把臂一笑聊相视,林响斋钟我说止
出处:
陪郭适庵方伯游匡庐
作者:
释今覞
朝代:
明
少年抗志羡羲农,北窗一枕淩高风
出处:
涉园歌
作者:
释今覞
朝代:
明
近来庐岳恣游屐,爱杀灵运读书石
出处:
涉园歌
作者:
释今覞
朝代:
明
走尽天涯返岭南,闻说新兴有老憨
出处:
涉园歌
作者:
释今覞
朝代:
明
自爱蒋生三径僻,不辞五岳向平贪
出处:
涉园歌
作者:
释今覞
朝代:
明
晒书白眼意落落,衔杯皓首发鬖鬖
出处:
涉园歌
作者:
释今覞
朝代:
明
见我捧腹大吟笑,携我散步金鱼潭
出处:
涉园歌
作者:
释今覞
朝代:
明
何处琴声唤鱼出,梧叶青青阴白日
出处:
涉园歌
作者:
释今覞
朝代:
明
碧池破碎花影移,高高亭上柳花溢
出处:
涉园歌
作者:
释今覞
朝代:
明
为我自诵游山诗,愿得游山年百一
出处:
涉园歌
作者:
释今覞
朝代:
明
又云我死名山中,碑题某人某日卒
出处:
涉园歌
作者:
释今覞
朝代:
明
身既死矣安用名,荷锄饮酒笑刘伶
出处:
涉园歌
作者:
释今覞
朝代:
明
刘伶饮酒不拚命,死后未肯忘其形
出处:
涉园歌
作者:
释今覞
朝代:
明
公不忘形应不死,昨夜惊闻猿鹤语
出处:
涉园歌
作者:
释今覞
朝代:
明
山灵引例作移文,百岁名人放归里
出处:
涉园歌
作者:
释今覞
朝代:
明
我亦从容许猿鹤,誇公诚有好丘壑
出处:
涉园歌
作者:
释今覞
朝代:
明
凉于水处宽衣裾,陈搏梦里华胥国
出处:
涉园歌
作者:
释今覞
朝代:
明
几一张,琴一床,壁上题诗三两行
出处:
涉园歌
作者:
释今覞
朝代:
明
万里山川在跬步,涉园何必让柴桑
出处:
涉园歌
作者:
释今覞
朝代:
明
画图几识春风面,文字曾参笔底禅。
我昔曾见梅瞿山,遗貌取神弃俗眼。
嶙峋突兀清到骨,秀出天外两峰间。
古松蟠屈如卧龙,欲待云雨飞上天。
此老精神元不死,妙笔长留后人参。
又有山僧名石涛,元气淋漓笔如椽。
纵横捭阖不可挡,变幻莫测如云烟。
我昔见其山水幛,悬之壁间气森然。
此画至今不能忘,闭目如对山人颜。
又复见其汤池图,吟诗欲上莲峰巅。
此翁一去五百载,巨名长令后人怜。
近代画黄欲数谁,举世皆知黄黄山。
宾老用笔如锥沙,瘦硬干枯透纸背。
墨色黝然深且秀,此境得之晨夕间。
世人看山取皮毛,欲赏黄画难更难。
岂知山灵现神处,正在雨后夕照清风明月间。
虹叟看山九十载,得此真意诚难哉。
可惜世人都不识,令人千载发浩叹。
当今画黄谁第一,毗陵老人刘海粟。
九上黄山气如虹,巨笔扫出天都峰。
泼墨泼彩皆随意,笔墨已同造化工。
最难风雨雷电日,此老竟在最高峰。
铺纸挥毫和雨点,烟云飞入画图中。
忽见虬龙欲腾去,却是海老走笔泼墨所画之古松。
我对此老钦且佩,纵横今古无与对。
千年育秀谁之功,自是黄山七十二奇峰。
我今游黄第五回,冒雨直上鲫鱼背。
天公怜我痴且顽,顿开笑颜扫阴霾。
莲峰露出半面妆,耕耘、玉屏肃相待。
四顾茫茫皆云海,忽然身在飘渺间。
次日复登莲花峰,极目欲尽东海东。
苍山万重皆锦绣,青天削出瘦芙蓉。
游山归过桃源亭,忽逢海翁作烟云。
清风故人不期遇,相视而笑莫逆心。
海翁命我题新图,挥毫我亦胆气粗。
题罢掷笔仰天笑,世间痴人翁与我。
千载此会难再得,惟恐天风海雨吹去无踪迹。
归来濡墨不暇思,走笔吟此黄山诗。
忆昔米颠只拜石,我与海老却拜山。
愿乞海翁如椽笔,画取双痴拜山图,留此惊世骇俗之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