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诗人
陆寅
陆寡妇
陆居仁
陆山才
陆岩梦
陆岫芬
陆峤南
陆嵩
陆师
陆师道
陆希声
陆幽光
陆广霖
陆庆元
陆应宿
陆应谷
陆廷抡
陆廷楫
陆建
陆弘休
陆弼
陆彦声
陆彦远
陆律
陆德舆
陆德蕴
陆志
陆志坚
陆恒
陆惟忠
精选古诗
平江太守李宝谟移漕荆湘其二
葛庵阻雪其一
葛庵阻雪其二
张荃翁赴浦江丞而丧耦唁荃翁谢穫轩见寄其一
张荃翁赴浦江丞而丧耦唁荃翁谢穫轩见寄其二
正月初一酬盘隐陆别驾再雪得封字初三夜醮遇风得泾字其一
正月初一酬盘隐陆别驾再雪得封字初三夜醮遇风得泾字其二
立春前三日雪
古诗名句
幽窗灯一点,乐处超五欲
而况黄州路,小雨渔村宿
萧萧蒹葭声,为我洗暑毒
琅然诵经史,少倦儿为续
何必效莱公,长夜醉画烛
吾生如蠹鱼,亦复类熠耀
一生守断简,微火寒自照
区区心所乐,那顾世间笑
查古诗
搜索
巴陵女子行
作者:
彭罙
朝代:
元
巴陵郡西江水浑,赤沙黄壤东南奔。
迩来湜湜已百载,中有婉娈之忠魂。
当时郡有贾氏妇,志节凛凛摩乾坤。
家亡国破身执义不辱,乃是韩魏国忠献五世之曾孙。
临平湖开石封发,五陵气尽天房昏。
甲马三百万,北来正啍啍,连城破竹势迎刃。
牵羊系颈,投冠解绶,乞伏窜匿俱纷纷。
不意弱草中,见此松柏根。
读书不学曹大家,事夫却是桓少君。
君臣大义本与夫妇一,慷慨万古保贞操。
视生死朝夕,不啻富贵如浮云。
恨不生为男,横戈赴三军。
栖栖临绝音,耿耿昭人文。
练裳纵横四百字,上陈祖宗创业有至道,下斥奸邪误国偷生存。
吾词既毕分已尽,精卫何苦犹衔冤。
想当捐佩入不测,幽光上浮白日衔,阴魄直塞珠宫门。
湘灵罢瑟虙妃泣,冯夷长啸群龙翻。
至今合颂其诗感其事,令人浩气填膺那可扪
。
或者疑之不能成人善,谓其见梦于人,不若效灵史氏为可敦。
乌乎时无欧阳公,断臂之妇终无闻。
何以愧卖降表贞节,薄俗那能讥兔园。
我愿燃犀取灵骨,封以夏屋旌以石表双高蹲。
奏之大廷布天下,激厉臣子皆忠淳,可以扶三纲正人伦。
谓予有不信,请视贾娥坟。
诗句欣赏
MORE+
纤指撚团团,明珠下玉盘
出处:
张用宜丹房十咏
作者:
徐庸
朝代:
明
啼莺若偷眼,莫作弹丸看
出处:
张用宜丹房十咏
作者:
徐庸
朝代:
明
岁月频收积,丹房药品多
出处:
张用宜丹房十咏
作者:
徐庸
朝代:
明
三枝并九节,物物起沉疴
出处:
张用宜丹房十咏
作者:
徐庸
朝代:
明
炼就芙蓉丹,满灶春如海
出处:
张用宜丹房十咏
作者:
徐庸
朝代:
明
我欲到君家,分来驻颜彩
出处:
张用宜丹房十咏
作者:
徐庸
朝代:
明
满腹盛何物,累累尽药圆
出处:
张用宜丹房十咏
作者:
徐庸
朝代:
明
惟将窗下挂,不向杖头悬
出处:
张用宜丹房十咏
作者:
徐庸
朝代:
明
积胜非无用,焚来表寸心
出处:
张用宜丹房十咏
作者:
徐庸
朝代:
明
宋清佳传在,往昔到于今
出处:
张用宜丹房十咏
作者:
徐庸
朝代:
明
芳园带草堂,深广踰千步
出处:
五亩园十八题为姚举人作
作者:
徐庸
朝代:
明
花木四时春,云霄多雨露
出处:
五亩园十八题为姚举人作
作者:
徐庸
朝代:
明
苍松遮一径,原是栋梁材
出处:
五亩园十八题为姚举人作
作者:
徐庸
朝代:
明
月朗风清夜,分明入梦来
出处:
五亩园十八题为姚举人作
作者:
徐庸
朝代:
明
涧水流红叶,浑同二月花
出处:
五亩园十八题为姚举人作
作者:
徐庸
朝代:
明
武陵多错认,深处有人家
出处:
五亩园十八题为姚举人作
作者:
徐庸
朝代:
明
初日照岚霏,一岩云草飞
出处:
五亩园十八题为姚举人作
作者:
徐庸
朝代:
明
班班千万点,都上越罗衣
出处:
五亩园十八题为姚举人作
作者:
徐庸
朝代:
明
红亭瞰碧流,鱼戏日沉浮
出处:
五亩园十八题为姚举人作
作者:
徐庸
朝代:
明
玩此心同乐,方知得自由
出处:
五亩园十八题为姚举人作
作者:
徐庸
朝代:
明
迩来湜湜已百载,中有婉娈之忠魂。
当时郡有贾氏妇,志节凛凛摩乾坤。
家亡国破身执义不辱,乃是韩魏国忠献五世之曾孙。
临平湖开石封发,五陵气尽天房昏。
甲马三百万,北来正啍啍,连城破竹势迎刃。
牵羊系颈,投冠解绶,乞伏窜匿俱纷纷。
不意弱草中,见此松柏根。
读书不学曹大家,事夫却是桓少君。
君臣大义本与夫妇一,慷慨万古保贞操。
视生死朝夕,不啻富贵如浮云。
恨不生为男,横戈赴三军。
栖栖临绝音,耿耿昭人文。
练裳纵横四百字,上陈祖宗创业有至道,下斥奸邪误国偷生存。
吾词既毕分已尽,精卫何苦犹衔冤。
想当捐佩入不测,幽光上浮白日衔,阴魄直塞珠宫门。
湘灵罢瑟虙妃泣,冯夷长啸群龙翻。
至今合颂其诗感其事,令人浩气填膺那可扪。
或者疑之不能成人善,谓其见梦于人,不若效灵史氏为可敦。
乌乎时无欧阳公,断臂之妇终无闻。
何以愧卖降表贞节,薄俗那能讥兔园。
我愿燃犀取灵骨,封以夏屋旌以石表双高蹲。
奏之大廷布天下,激厉臣子皆忠淳,可以扶三纲正人伦。
谓予有不信,请视贾娥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