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诗人
丁日昌
丁时显
丁明登
丁易东
丁曰健
丁木
丁棠发
丁棱
丁榕
丁毓英
丁氏
丁求安
丁注
丁泰
丁浚明
丁淑媛
丁清度
丁渥妻
丁澎
丁瀚
丁炜
丁煐
丁玉藻
丁瑜
丁瑜(静娴
丁申
丁白
丁石
丁祖荫
丁立中
精选古诗
浔阳
题山水图
十月白牡丹,郢中孙氏家植也
八骏图
试院中,戏题姚检校山水图
以琼扇一握奉致黄明府
咏鹿
钟陵夜宿闻钟
古诗名句
他年细检成都札,犹恐才人是洛阳
珍重双鱼到草堂,暮云春树话偏长
仙山咫尺携家近,满把青刍饭石羊
昌黎漫诧蚍蜉横,中散休嗔蝘蜓豪
濩落乾坤元我辈,纷纭月旦任儿曹
散发垂竿大海东,羊裘无计掷西风
雌黄政尔须贤辈,一扫浮名万累空
十斛明珠颗颗圆,骊龙光射草堂前
查古诗
搜索
长安明月篇
作者:
屠隆
朝代:
明
长安明月正秋宵,桂树扶疏香不销。
初悬碧海生华屋,渐转朱城隐丽谯。
白露玉盘流素液,丹霞宝镜拂轻绡
。
明浮汉殿凉仙掌,暗入秦楼湿紫箫。
魄满中秋天浩荡,光圆三五夜迢遥。
参差玉叶披香树,宛转金波太液桥。
披香太液纷相属,玉叶金波寒蔌蔌。
万户平临不夜城,六街尽在清凉国。
洞庭湖中木叶稀,姑苏台上城乌宿。
灵妃鼓瑟湘江头,神女弄珠汉水曲。
朱弦的的泛崇兰,翠袖娟娟映修竹。
既从天汉掩疏星,亦与君王代银烛。
君王对此秋漫漫,龙楼鱼钥开长安。
闪闪鸳鸯香雾绕,溶溶干鹊玉华漙。
风飘绰约双鬟女,花近葳蕤七宝栏。
新出蛾眉插正似,圆来娇面借同看。
昭阳粉黛生香暖,长信梧桐照影寒。
飞燕单衫初舞罢,班姬双泪欲啼干。
自以光辉荐寒暖,每逢佳节助悲欢。
有时照入空闺里,萧瑟流黄夜惊起。
能于瓦上白如霜,复遣床前凉似水。
情到鸾笺泪万行,梦回鸳帐人千里。
有时照向边塞头,黄沙茫茫白草秋。
已伤长夜吹边穟,又奈寒光照戍楼。
归兴三秋度辽水,愁心一夜满并州。
古来一片长安月,对之万种人情别。
月圆月缺如循环,秋去秋来无断绝。
遂令皎皎地上霜,都作星星鬓边雪。
从他人世换春秋,不向中天数圆缺。
且因光景及芳年,乘兴先开歌舞筵。
同酬彩笔邀希逸,自举金杯呼谪仙。
佳会于人既不易,良宵顾影亦堪怜。
兴来坐到星河晓,醉后还操《明月篇》。
最爱《霓裳羽衣》曲,乘风便欲问婵娟。
诗句欣赏
MORE+
滔滔不尽古今愁,且向前溪问钓舟
出处:
浔江中秋八首
作者:
邓云霄
朝代:
明
云水无心容泛宅,莼鲈何事独宜秋
出处:
浔江中秋八首
作者:
邓云霄
朝代:
明
龙宫大管谁偷弄?鲛室明珠几暗投
出处:
浔江中秋八首
作者:
邓云霄
朝代:
明
惆怅芦花看渐老,莫教飞上丈人头
出处:
浔江中秋八首
作者:
邓云霄
朝代:
明
司马琵琶泪满裳,古今迁客两浔阳
出处:
浔江中秋八首
作者:
邓云霄
朝代:
明
朱弦红袖悲前事,月白江清总断肠
出处:
浔江中秋八首
作者:
邓云霄
朝代:
明
恋暑流萤犹带火,迎秋宾雁未啼霜
出处:
浔江中秋八首
作者:
邓云霄
朝代:
明
枫林静狎渔舟宿,蟋蟀声声夜正长
出处:
浔江中秋八首
作者:
邓云霄
朝代:
明
经行秦粤万重关,久客悲秋鬓尽斑
出处:
浔江中秋八首
作者:
邓云霄
朝代:
明
人世难容双白眼,畏途奚啻百乌蛮
出处:
浔江中秋八首
作者:
邓云霄
朝代:
明
江湖有梦怀明主,橘柚无媒忆故山
出处:
浔江中秋八首
作者:
邓云霄
朝代:
明
叹息镜园双桂树,西风寥落竟谁攀?
出处:
浔江中秋八首
作者:
邓云霄
朝代:
明
秦城明月满南楼,去岁今宵忆旧游
出处:
浔江中秋八首
作者:
邓云霄
朝代:
明
酒泛边风霜入袖,歌弹龙剑气横秋
出处:
浔江中秋八首
作者:
邓云霄
朝代:
明
浮生聚散孤鸿影,往事凄凉一叶舟
出处:
浔江中秋八首
作者:
邓云霄
朝代:
明
试问渭城堤畔柳,阳关唱后几人留?
出处:
浔江中秋八首
作者:
邓云霄
朝代:
明
袖中黄石是仙经,欲向燕然续旧铭
出处:
朗宁阅武
作者:
邓云霄
朝代:
明
叠鼓勒兵翻屋瓦,流星驱炮转雷霆
出处:
朗宁阅武
作者:
邓云霄
朝代:
明
阵环铁壁阴云黑,气压铜标落日青
出处:
朗宁阅武
作者:
邓云霄
朝代:
明
且檄越裳供雪雉,更催飞将取龙庭
出处:
朗宁阅武
作者:
邓云霄
朝代:
明
初悬碧海生华屋,渐转朱城隐丽谯。
白露玉盘流素液,丹霞宝镜拂轻绡。
明浮汉殿凉仙掌,暗入秦楼湿紫箫。
魄满中秋天浩荡,光圆三五夜迢遥。
参差玉叶披香树,宛转金波太液桥。
披香太液纷相属,玉叶金波寒蔌蔌。
万户平临不夜城,六街尽在清凉国。
洞庭湖中木叶稀,姑苏台上城乌宿。
灵妃鼓瑟湘江头,神女弄珠汉水曲。
朱弦的的泛崇兰,翠袖娟娟映修竹。
既从天汉掩疏星,亦与君王代银烛。
君王对此秋漫漫,龙楼鱼钥开长安。
闪闪鸳鸯香雾绕,溶溶干鹊玉华漙。
风飘绰约双鬟女,花近葳蕤七宝栏。
新出蛾眉插正似,圆来娇面借同看。
昭阳粉黛生香暖,长信梧桐照影寒。
飞燕单衫初舞罢,班姬双泪欲啼干。
自以光辉荐寒暖,每逢佳节助悲欢。
有时照入空闺里,萧瑟流黄夜惊起。
能于瓦上白如霜,复遣床前凉似水。
情到鸾笺泪万行,梦回鸳帐人千里。
有时照向边塞头,黄沙茫茫白草秋。
已伤长夜吹边穟,又奈寒光照戍楼。
归兴三秋度辽水,愁心一夜满并州。
古来一片长安月,对之万种人情别。
月圆月缺如循环,秋去秋来无断绝。
遂令皎皎地上霜,都作星星鬓边雪。
从他人世换春秋,不向中天数圆缺。
且因光景及芳年,乘兴先开歌舞筵。
同酬彩笔邀希逸,自举金杯呼谪仙。
佳会于人既不易,良宵顾影亦堪怜。
兴来坐到星河晓,醉后还操《明月篇》。
最爱《霓裳羽衣》曲,乘风便欲问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