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诗人
刘长川
刘长源
刘长言
刘问陶
刘闻
刘阆风
刘雄
刘雪崖
刘雪巢
刘雷恒
刘霁
刘霆午
刘震
刘震孙
刘震祖
刘霖恒
刘青芝
刘青莲
刘青藜
刘青震
刘韐
刘韫
刘韵
刘韶
刘颉
刘颖
刘騊駼
刘驾
刘骏
刘骏声
精选古诗
挽国子丞侯丕先生父
柯谷耕云
王维瞻塔山归隐图
挽成国公
送户曹正郎马兄德源之宣府管理军储兼柬殷都宪
送刘世英南京太仆
送浙江佥事刘馀庆
赠景昭参政江西
古诗名句
中原方轨在,畏路拂衣偏
病色高千古,穷愁自一天
可无沮溺耒,难并汶阳田
偶诵招魂语,惊心往事多
蹉跎吾计失,憔悴此生过
隐迹羞丛桂,诗章畏蓼莪
湘江暮烟色,愁绝意如何
何限乾坤事,归来汝自酬
查古诗
搜索
闻雁篇
作者:
李士允
朝代:
明
秋思人间正纷纷,秋声天外忽惊闻。
情类断猿悲落月,响如离鹤怨愁云。
怜渠南北无宁翼,天隅海曲传消息。
别去终期得再逢,归来颇似曾相识。
别去归来道路难,何如凡羽一枝安。
金河阵发声声急,玉塞书回字字寒。
苍梧白云秋色远,洞庭潇湘木叶晚。
风绪遥抟度岭轻,烟罗不避冲波险
。
几度心惊岁序更,几人肠断月华清。
二毛听切潘郎感,九辩哀催宋玉成。
暮砧乱鸣何太苦,羌笛相和倍凄楚。
顾影爰思泽中集,旋音应到衡阳阻。
越王台畔鹧鸪飞,蜀帝魂依杜宇归。
度月万山挥别泪,随风千里促寒衣。
忆在长安怜塌翮,同闻曾和同声客。
摇落深增白发悲,沉吟忍对清秋迫。
望乡今日幸归来,忧国何年抱始开。
青女降霜偏引恨,素娥乘月重衔哀。
君不见苏武使胡持汉节,李陵对泣衣沾血。
丹心长望灞陵云,白羽遥飞上林雪。
又不见昭君出塞抱琵琶,托心明月对龙沙。
愿附遐征还汉阙,空将清泪滴胡笳。
别有放臣并怨女,别有怀人兼别侣。
音传顿使梦惊秋,影落能教泪如雨。
却怜中路忽分翔,悲鸣憔悴不成行。
寄言霄汉冥冥者,莫向风波觅稻粱。
诗句欣赏
MORE+
世人不信扳龙髯,吾道偏须食马肝
出处:
读甘蔗生遣兴诗次韵而和之七十六首
作者:
王夫之
朝代:
明末清初
梦蝶偶然传锦瑟,弹莺消得与金丸
出处:
读甘蔗生遣兴诗次韵而和之七十六首
作者:
王夫之
朝代:
明末清初
大分八字亭亭立,擎出秋香散菊团
出处:
读甘蔗生遣兴诗次韵而和之七十六首
作者:
王夫之
朝代:
明末清初
采苓竞上采薇山,周士不顽殷士顽
出处:
读甘蔗生遣兴诗次韵而和之七十六首
作者:
王夫之
朝代:
明末清初
苏峻有名诛庾亮,桓侯无义谢严颜
出处:
读甘蔗生遣兴诗次韵而和之七十六首
作者:
王夫之
朝代:
明末清初
齐纨莽戏花间蝶,铁网深笼海底珊
出处:
读甘蔗生遣兴诗次韵而和之七十六首
作者:
王夫之
朝代:
明末清初
莫怪史迁轻节义,苍天双立斗鸡幡
出处:
读甘蔗生遣兴诗次韵而和之七十六首
作者:
王夫之
朝代:
明末清初
酣睡陈抟之华岳,昌黎雪涕强攀援
出处:
读甘蔗生遣兴诗次韵而和之七十六首
作者:
王夫之
朝代:
明末清初
人间死尽因巀嶪,平地春谁埽墓田
出处:
读甘蔗生遣兴诗次韵而和之七十六首
作者:
王夫之
朝代:
明末清初
蛾命随缘镫后夜,豹皮留取雾先鞭
出处:
读甘蔗生遣兴诗次韵而和之七十六首
作者:
王夫之
朝代:
明末清初
婷婷袅袅三尸队,且啖鸿门一彘肩
出处:
读甘蔗生遣兴诗次韵而和之七十六首
作者:
王夫之
朝代:
明末清初
奇章梦异淳于梦,王播寮非周朴寮
出处:
读甘蔗生遣兴诗次韵而和之七十六首
作者:
王夫之
朝代:
明末清初
痁冷痎寒俱是疟,初三十八各乘潮
出处:
读甘蔗生遣兴诗次韵而和之七十六首
作者:
王夫之
朝代:
明末清初
宋齐邱卖谭升药,沈亚之欺弄王箫
出处:
读甘蔗生遣兴诗次韵而和之七十六首
作者:
王夫之
朝代:
明末清初
消受馀鲭有楼护,隔筵中垒漫劳招
出处:
读甘蔗生遣兴诗次韵而和之七十六首
作者:
王夫之
朝代:
明末清初
石头路滑跌千交,蹑险刚餐度索桃
出处:
读甘蔗生遣兴诗次韵而和之七十六首
作者:
王夫之
朝代:
明末清初
珍重智镫逢室暗,凄凉愚鼓背人敲
出处:
读甘蔗生遣兴诗次韵而和之七十六首
作者:
王夫之
朝代:
明末清初
雷龙百部丹田火,风雨三茎赤胆毛
出处:
读甘蔗生遣兴诗次韵而和之七十六首
作者:
王夫之
朝代:
明末清初
淡月疏星生死径,北邙现在有东皋
出处:
读甘蔗生遣兴诗次韵而和之七十六首
作者:
王夫之
朝代:
明末清初
冷眼越裳觑海波,横江津吏奈公何
出处:
读甘蔗生遣兴诗次韵而和之七十六首
作者:
王夫之
朝代:
明末清初
情类断猿悲落月,响如离鹤怨愁云。
怜渠南北无宁翼,天隅海曲传消息。
别去终期得再逢,归来颇似曾相识。
别去归来道路难,何如凡羽一枝安。
金河阵发声声急,玉塞书回字字寒。
苍梧白云秋色远,洞庭潇湘木叶晚。
风绪遥抟度岭轻,烟罗不避冲波险。
几度心惊岁序更,几人肠断月华清。
二毛听切潘郎感,九辩哀催宋玉成。
暮砧乱鸣何太苦,羌笛相和倍凄楚。
顾影爰思泽中集,旋音应到衡阳阻。
越王台畔鹧鸪飞,蜀帝魂依杜宇归。
度月万山挥别泪,随风千里促寒衣。
忆在长安怜塌翮,同闻曾和同声客。
摇落深增白发悲,沉吟忍对清秋迫。
望乡今日幸归来,忧国何年抱始开。
青女降霜偏引恨,素娥乘月重衔哀。
君不见苏武使胡持汉节,李陵对泣衣沾血。
丹心长望灞陵云,白羽遥飞上林雪。
又不见昭君出塞抱琵琶,托心明月对龙沙。
愿附遐征还汉阙,空将清泪滴胡笳。
别有放臣并怨女,别有怀人兼别侣。
音传顿使梦惊秋,影落能教泪如雨。
却怜中路忽分翔,悲鸣憔悴不成行。
寄言霄汉冥冥者,莫向风波觅稻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