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诗人
殷琮
殷秉玑
殷穆
殷芸
殷英童
殷葆诚
殷融
殷誉庆
殷谋
殷质卿
殷辂
殷迈
殷遥
殷钧
毌丘俭
毌丘恪
毌沆
毓书
毓俊
毓奇
毓朗
毕世长
毕乾泰
毕于祯
毕京
毕仲愈
毕仲游
毕仲衍
毕仲连
毕士安
精选古诗
黄河清继重阳韵
黄鹤洞中仙
黄鹤洞中仙咏瓦罐继重阳韵
黄鹤洞中仙俗卜算子继重阳韵
黄鹤洞中仙继重阳韵
黄鹤洞中仙继重阳韵
黄鹤洞中仙继重阳韵
黄鹤洞中仙继重阳韵
古诗名句
只空留、广武荥阳,一片惊涛剩垒
胃脯击钟,马医连骑,閒者吾闻之矣
神仙无路,将相难为,只有鬻财可耳
解人吾子,健者孙郎,遂作急装而起
看翩然、袨服鸣鞭,矫若奔泉渴骥
又何须、西贾巴巫,南游滇僰,动足下床万里
天中上郡,汝水雄关,尽可持筹列肆
鲍革千箱,貂褕百袭,傲杀毛锥之子
查古诗
搜索
梅江谣留别梅江诸友
作者:
高柄
朝代:
明
六月登玉京,炎蒸欺人不可行
。
侧闻梅江水,寒冰玉壶只如此。
梅江之水千丈深,人言此水直千金。
千金未必称人意,我欲爱之清烦襟。
皆山樵人坐我语,相携寻幽指何许。
尘心飞度象湖云,水阔天长未言苦。
青眼故人如白鸥,招邀待我黄沙头。
采秀探奇入灵境,上攀龙峰最高顶。
龙峰绝顶窥蓬瀛,登高望远形神清。
大江茫茫写溟涨,元气浩浩无虚盈。
飞涛一发雪花白,遥山数点琉球青。
欹帆侧柁凌空阔,历乱中流棹歌发。
居人云水弄生涯,撇网抛纶到穷发。
君不见龙峰山阳五百家,龙峰市上半鱼虾。
儒生不学老农稼,青门多种故侯瓜。
三尺儿童诵诗礼,向余亦指长风沙。
一严兵备限荒服,百雉孤城镇海涯。
孤城残戍扬威武,岛夷蛮胡窜如鼠。
清秋幕府偃旌旗,白日辕门卧貔虎。
如此承平百事无,江山所以待吾徒。
贤豪倾倒平生意,琼杯绮席来相娱。
我爱江山对君酌,江山笑我辞猿鹤。
从来心事恋烟霞,渐老谁知愧林壑。
今日向君倾绿尊,千觞不断别离魂。
临歧挥手谢知己,飞心骋目瞻天门。
兴为《梅江谣》,醉别梅江去。
他年此地濯尘缨,忆得西城别君处。
诗句欣赏
MORE+
缟衣元袂下青田,岁暮何来落海堧
出处:
来鹤有序
作者:
刘伯琛
朝代:
清
饮啄耻争鸡鹜粒,栖迟好伴凤鸾鶱
出处:
来鹤有序
作者:
刘伯琛
朝代:
清
腰缠万贯知无分,口吐双珠或有缘
出处:
来鹤有序
作者:
刘伯琛
朝代:
清
尘世沧桑容易换,与卿相对语尧年
出处:
来鹤有序
作者:
刘伯琛
朝代:
清
松老霜天鹤病深,十洲灵药渺难寻
出处:
病鹤
作者:
刘伯琛
朝代:
清
离褷倦羽犹思舞,激楚哀鸣尚伴吟
出处:
病鹤
作者:
刘伯琛
朝代:
清
莫谓气清邪不入,应缘骨瘦瘴相侵
出处:
病鹤
作者:
刘伯琛
朝代:
清
寒宵独向苍苔立,谁识凌霄一片心
出处:
病鹤
作者:
刘伯琛
朝代:
清
天风浩浩波茫茫,馀皇晓发趋扶桑
出处:
渡海歌
作者:
刘伯琛
朝代:
清
摐金伐鼓辞鹭岛,欻如鹍翼凌霄翔
出处:
渡海歌
作者:
刘伯琛
朝代:
清
水天一碧渺无际,振衣四顾心彷徨
出处:
渡海歌
作者:
刘伯琛
朝代:
清
浑沦囊括包六合,千樯万楫同秕糠
出处:
渡海歌
作者:
刘伯琛
朝代:
清
平生胸臆俗尘贮万斛,到此甫得一涤冰雪肠
出处:
渡海歌
作者:
刘伯琛
朝代:
清
管窥蠡测笑鄙陋,纵目不觉嗟望洋
出处:
渡海歌
作者:
刘伯琛
朝代:
清
冯夷镇静飞廉藏,鼋鼍偃伏虹垂梁
出处:
渡海歌
作者:
刘伯琛
朝代:
清
方壶员峤彷佛见,蛟宫蜃市岂尽言荒唐
出处:
渡海歌
作者:
刘伯琛
朝代:
清
徐福田横久已逝,声消迹泯谁能详
出处:
渡海歌
作者:
刘伯琛
朝代:
清
但见金乌玉蜍浴万古,呼吸近欲通天阊
出处:
渡海歌
作者:
刘伯琛
朝代:
清
红沟水霞赭,黑沟波沸汤
出处:
渡海歌
作者:
刘伯琛
朝代:
清
鬼蝶妖蛇闇瞰伺,日星惨澹腥风飏
出处:
渡海歌
作者:
刘伯琛
朝代:
清
侧闻梅江水,寒冰玉壶只如此。
梅江之水千丈深,人言此水直千金。
千金未必称人意,我欲爱之清烦襟。
皆山樵人坐我语,相携寻幽指何许。
尘心飞度象湖云,水阔天长未言苦。
青眼故人如白鸥,招邀待我黄沙头。
采秀探奇入灵境,上攀龙峰最高顶。
龙峰绝顶窥蓬瀛,登高望远形神清。
大江茫茫写溟涨,元气浩浩无虚盈。
飞涛一发雪花白,遥山数点琉球青。
欹帆侧柁凌空阔,历乱中流棹歌发。
居人云水弄生涯,撇网抛纶到穷发。
君不见龙峰山阳五百家,龙峰市上半鱼虾。
儒生不学老农稼,青门多种故侯瓜。
三尺儿童诵诗礼,向余亦指长风沙。
一严兵备限荒服,百雉孤城镇海涯。
孤城残戍扬威武,岛夷蛮胡窜如鼠。
清秋幕府偃旌旗,白日辕门卧貔虎。
如此承平百事无,江山所以待吾徒。
贤豪倾倒平生意,琼杯绮席来相娱。
我爱江山对君酌,江山笑我辞猿鹤。
从来心事恋烟霞,渐老谁知愧林壑。
今日向君倾绿尊,千觞不断别离魂。
临歧挥手谢知己,飞心骋目瞻天门。
兴为《梅江谣》,醉别梅江去。
他年此地濯尘缨,忆得西城别君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