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诗人
黄中
黄中厚
黄中坚
黄中庸
黄中辅
黄义贞
黄之柔
黄之芠
黄之裳
黄之隽
黄之鼎
黄乔松
黄九河
黄云
黄云鹄
黄亢
黄人
黄人杰
黄仁
黄仁基
黄仁荣
黄今是
黄介
黄从龙
黄仙槎
黄仪
黄仲
黄仲元
黄仲昭
黄仲本
精选古诗
章献明肃皇太后恭谢太庙其十一
章献明肃皇太后恭谢太庙其四
章献明肃皇太后恭谢太庙其十
章献明肃皇太后恭谢太庙其十三
章献明肃皇太后恭谢太庙其五
章献明肃皇太后恭谢太庙其十二
章献明肃皇太后恭谢太庙其二
章献明肃皇太后恭谢太庙其九
古诗名句
辨色趋霜戟,催班近露盘
阁芸开缥帙,堤柳据归鞍
诗就鸡林买,书成太乙观
行闻延体貌,坡上有金銮
稼殿秋香熟,烟畦早景鲜
玉虬乘暇日,铜雀报丰年
压地黄云重,含风宝粒坚
三登繄帝力,一豫俯天田
查古诗
搜索
徐节妇诗
作者:
李辕
朝代:
明
座客且勿喧,听我贞节诗。
永康有徐氏,乡党谁似之。
上世中山人,作令留于兹。
子孙能振耀,家世承相规。
伟哉仲芳氏,玉树珊瑚枝。
自幼失其怙,卓立超群儿。
母氏淑且贤,春年绝朱丝。
虽无柏舟作,志与共姜追。
鸾镜不复对,罗襦不复施。
芳容若难悴,每恨白日迟。
挑灯坐寒夜,顾影空嗟咨。
有时形梦寐,长吁涕涟洏。
诸孤不识父,笑母心如痴。
诸孤既成人,负笈令从师。
戒儿继汝父,无使他人嗤
。
孀居五十年,哀慕同一时。
子欲报母德,构堂花溪湄。
溪水流有尽,母德茫无涯。
堂阴树谖草,花开春露滋。
堂前种脩竹,琅玕碧参差。
母坐堂中央,彩彩斑衣随。
载拜献母寿,绿酒黄金卮。
母言母力强,子忧母力衰。
子令诸妇侍,母怪人扶持。
一朝忽寝疾,薄景驰崦嵫。
有孙名伯维,文采何葳蕤。
母也亦如姑,言之两凄其。
二十失所天,终身抱馀悲。
年将六十岁,阃范人所仪。
泰山或可动,我志终难移。
我家贞德堂,建此将奚为。
后人视前烈,贞德焉可亏。
我愿登斯堂,永与姑相期。
煌煌绣衣使,玉节临东陲。
徐家两节妇,表奏闻丹墀。
伫见旌其门,御墨光淋漓。
遂令翰墨士,纷然美文辞。
忠孝与节义,乃为人秉彝。
呜呼唐虞远,历代风陵夷。
众羽惜凤凰,群鳞羡蛟螭。
风诗三百篇,开卷陈关雎。
贤哉徐节妇,令闻千年垂。
清风播寰宇,岂独乡邦知。
诗句欣赏
MORE+
赖有道傍飞瀑在,喷霜翻雪作清寒
出处:
午暑憩夜明馆道傍清流激湍可爱所乏者茂林修竹耳二首 其一
作者:
李纲
朝代:
宋
宝气何年夜发明,至今邮舍得佳名
出处:
午暑憩夜明馆道傍清流激湍可爱所乏者茂林修竹耳二首 其二
作者:
李纲
朝代:
宋
我来不暇寻光景,但爱锵金漱玉声
出处:
午暑憩夜明馆道傍清流激湍可爱所乏者茂林修竹耳二首 其二
作者:
李纲
朝代:
宋
触热过梅川,硗嶅鸟道边
出处:
自梅趣汀行小路硗确危甚六月十一日宿金沙寺
作者:
李纲
朝代:
宋
林深晴有雾,土旷昼稀烟
出处:
自梅趣汀行小路硗确危甚六月十一日宿金沙寺
作者:
李纲
朝代:
宋
略彴横溪小,篮舆碍石偏
出处:
自梅趣汀行小路硗确危甚六月十一日宿金沙寺
作者:
李纲
朝代:
宋
乱蝉鸣翳荟,叠涧泻潺湲
出处:
自梅趣汀行小路硗确危甚六月十一日宿金沙寺
作者:
李纲
朝代:
宋
闽岭虽近止,江乡犹渺然
出处:
自梅趣汀行小路硗确危甚六月十一日宿金沙寺
作者:
李纲
朝代:
宋
何曾愁瘴疠,秪是怯危颠
出处:
自梅趣汀行小路硗确危甚六月十一日宿金沙寺
作者:
李纲
朝代:
宋
借问劳行役,何如稳晏眠
出处:
自梅趣汀行小路硗确危甚六月十一日宿金沙寺
作者:
李纲
朝代:
宋
遭时正艰棘,赋分自回邅
出处:
自梅趣汀行小路硗确危甚六月十一日宿金沙寺
作者:
李纲
朝代:
宋
已幸生还里,宁辞险著鞭
出处:
自梅趣汀行小路硗确危甚六月十一日宿金沙寺
作者:
李纲
朝代:
宋
夜凉栖野寺,相对月婵娟
出处:
自梅趣汀行小路硗确危甚六月十一日宿金沙寺
作者:
李纲
朝代:
宋
步月溪头放小鲜,银梭掷水势飞翻
出处:
客有馈鲜鲫月夜与宗之溪上放之
作者:
李纲
朝代:
宋
清波真是悠然去,不似洋洋秪听言
出处:
客有馈鲜鲫月夜与宗之溪上放之
作者:
李纲
朝代:
宋
夏夜宿山庄,风吹禾稼香
出处:
自金沙至梅口宿农家
作者:
李纲
朝代:
宋
儿童窥户牖,鸡犬讶冠裳
出处:
自金沙至梅口宿农家
作者:
李纲
朝代:
宋
戛戛竹摇翠,辉辉萤弄光
出处:
自金沙至梅口宿农家
作者:
李纲
朝代:
宋
浊醪浇渴肺,梦觉月侵床
出处:
自金沙至梅口宿农家
作者:
李纲
朝代:
宋
白衣隐去碧岩空,塔庙岿然海峤东
出处:
南安岩恭谒定光圆应禅师二首 其一
作者:
李纲
朝代:
宋
永康有徐氏,乡党谁似之。
上世中山人,作令留于兹。
子孙能振耀,家世承相规。
伟哉仲芳氏,玉树珊瑚枝。
自幼失其怙,卓立超群儿。
母氏淑且贤,春年绝朱丝。
虽无柏舟作,志与共姜追。
鸾镜不复对,罗襦不复施。
芳容若难悴,每恨白日迟。
挑灯坐寒夜,顾影空嗟咨。
有时形梦寐,长吁涕涟洏。
诸孤不识父,笑母心如痴。
诸孤既成人,负笈令从师。
戒儿继汝父,无使他人嗤。
孀居五十年,哀慕同一时。
子欲报母德,构堂花溪湄。
溪水流有尽,母德茫无涯。
堂阴树谖草,花开春露滋。
堂前种脩竹,琅玕碧参差。
母坐堂中央,彩彩斑衣随。
载拜献母寿,绿酒黄金卮。
母言母力强,子忧母力衰。
子令诸妇侍,母怪人扶持。
一朝忽寝疾,薄景驰崦嵫。
有孙名伯维,文采何葳蕤。
母也亦如姑,言之两凄其。
二十失所天,终身抱馀悲。
年将六十岁,阃范人所仪。
泰山或可动,我志终难移。
我家贞德堂,建此将奚为。
后人视前烈,贞德焉可亏。
我愿登斯堂,永与姑相期。
煌煌绣衣使,玉节临东陲。
徐家两节妇,表奏闻丹墀。
伫见旌其门,御墨光淋漓。
遂令翰墨士,纷然美文辞。
忠孝与节义,乃为人秉彝。
呜呼唐虞远,历代风陵夷。
众羽惜凤凰,群鳞羡蛟螭。
风诗三百篇,开卷陈关雎。
贤哉徐节妇,令闻千年垂。
清风播寰宇,岂独乡邦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