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诗人
上官凝
上官周
上官均
上官婉儿
上官彝
上官彦宗
上官涣酉
上官琪园
上官祐
上官统
上官良史
上官藻
上官辰
上官道人
上崇
上思
上慧
上映
上清真人
上睿
上鉴
不花帖木儿
不详
与宏
与恭
与明
世子
世宗肃皇帝
世惺
世续
精选古诗
奉寄家兄
寒夜有怀九韶同不肖奔丧金陵
发新庄渡
船头与璿庆閒眺
宿万石渡示璿庆及诸生
舟中小立
钟陵城南江畔
九莲寺即事
古诗名句
几年惆怅荔枝红,妇荐孙擎寿媪翁
我亦得归无此乐,弟兄相对小灯笼
君到江南梅正开,折梅称寿亦佳哉
平安傥遇重湖便,为把新诗写寄来
闻道君行欲转江,江行此路不胜长
虽然不患无归遗,收拾江山一锦囊
衢信相望百里间,从来疏阔若为颜
与君既亲亦有故,他日当期数往还
查古诗
搜索
赠杨允铭小篆歌
作者:
乌斯道
朝代:
明
史籀大篆李斯变,变为小篆今独传。
绎山秦望石皆裂,馀者散失如飘烟。
诅楚之文大相似,先出李斯三百年。
李斯无乃踵其武,体同画异难后先。
后传八体亦有篆,雕虫何由得传远。
汉武书师蜕凡骨,曹喜李潮探御脔。
徐铉承之非不佳,形质仅堪称■匾。
同时作者岂无人,欲得美名何偃蹇。
元初最数松雪翁,白野亦可追其踪。
鄱阳伯温用心苦,钱塘益思无限功。
四明文运代不泯,学字亦有前贤风。
三代鼎彝俱在目,杨生晚出参其中。
杨生深用李斯力,能使笔锋归正直
。
清圜瘦硬玉削成,每逢好事留其迹。
人心正喜趋末流,谁将旷古渊源求。
倘使淳风追前代,杨生亦足裨皇猷。
诗句欣赏
MORE+
从今英俊多登第,分付飞禽育子添
出处:
宾学相传凡遇大比年则鹊来结巢士登科每如鹊育子之数因成一绝
作者:
梁鱼
朝代:
明
竹堂之作,爰究爰度
出处:
寿戴竹堂五章
作者:
蔡轼
朝代:
明
百堵皆兴,其究安宅
出处:
寿戴竹堂五章
作者:
蔡轼
朝代:
明
竹堂之成,刻桷丹楹
出处:
寿戴竹堂五章
作者:
蔡轼
朝代:
明
爰居爰处,既安且宁
出处:
寿戴竹堂五章
作者:
蔡轼
朝代:
明
竹堂之深,青青子衿
出处:
寿戴竹堂五章
作者:
蔡轼
朝代:
明
且以喜乐,鼓瑟鼓琴
出处:
寿戴竹堂五章
作者:
蔡轼
朝代:
明
竹堂之幽,以遨以游
出处:
寿戴竹堂五章
作者:
蔡轼
朝代:
明
寿考维祺,良士休休
出处:
寿戴竹堂五章
作者:
蔡轼
朝代:
明
从以孙子,本支百世
出处:
寿戴竹堂五章
作者:
蔡轼
朝代:
明
明明在天,用锡尔祉
出处:
寿戴竹堂五章
作者:
蔡轼
朝代:
明
听雨不眠添客思,望灯投宿近渔舟
出处:
己丑秋九日侍御张凤村北上联舟至长兴久滞风雨时凤村有上恤灾之议诗呈同寅诸君
作者:
区越
朝代:
明
风号万窍四山暮,寒恋重襟九月秋
出处:
己丑秋九日侍御张凤村北上联舟至长兴久滞风雨时凤村有上恤灾之议诗呈同寅诸君
作者:
区越
朝代:
明
饥馑念谁苏久困,迂疏徒自抱深忧
出处:
己丑秋九日侍御张凤村北上联舟至长兴久滞风雨时凤村有上恤灾之议诗呈同寅诸君
作者:
区越
朝代:
明
宽仁赖有观风使,当宁归来为借筹
出处:
己丑秋九日侍御张凤村北上联舟至长兴久滞风雨时凤村有上恤灾之议诗呈同寅诸君
作者:
区越
朝代:
明
雨脚如麻苦不休,间于晴色又方舟
出处:
己丑秋九日侍御张凤村北上联舟至长兴久滞风雨时凤村有上恤灾之议诗呈同寅诸君
作者:
区越
朝代:
明
市沽小动苕溪酌,时节难孤九月秋
出处:
己丑秋九日侍御张凤村北上联舟至长兴久滞风雨时凤村有上恤灾之议诗呈同寅诸君
作者:
区越
朝代:
明
四海赓歌尧复见,一方鱼鳖禹堪忧
出处:
己丑秋九日侍御张凤村北上联舟至长兴久滞风雨时凤村有上恤灾之议诗呈同寅诸君
作者:
区越
朝代:
明
衰迟便续归来赋,已落庐山第二筹
出处:
己丑秋九日侍御张凤村北上联舟至长兴久滞风雨时凤村有上恤灾之议诗呈同寅诸君
作者:
区越
朝代:
明
三峰送眼北辰高,健马长驱不惮劳
出处:
送胡郡曹入京
作者:
区越
朝代:
明
绎山秦望石皆裂,馀者散失如飘烟。
诅楚之文大相似,先出李斯三百年。
李斯无乃踵其武,体同画异难后先。
后传八体亦有篆,雕虫何由得传远。
汉武书师蜕凡骨,曹喜李潮探御脔。
徐铉承之非不佳,形质仅堪称■匾。
同时作者岂无人,欲得美名何偃蹇。
元初最数松雪翁,白野亦可追其踪。
鄱阳伯温用心苦,钱塘益思无限功。
四明文运代不泯,学字亦有前贤风。
三代鼎彝俱在目,杨生晚出参其中。
杨生深用李斯力,能使笔锋归正直。
清圜瘦硬玉削成,每逢好事留其迹。
人心正喜趋末流,谁将旷古渊源求。
倘使淳风追前代,杨生亦足裨皇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