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诗人
江砢
江禄
江端友
江端本
江筠
江纬
江耀章
江膺
江致和
江藻
江衍
江表祖
江袤
江西举老
江西妇女
江贽
江逌
江邦佐
江采蘋
江鉌
江闿
江陵士子
江青
江革
江韵梅
池天琛
池州府学生
池生春
汤七
汤世昌
精选古诗
仁字卷子
仁宗皇帝挽词五首其五
仁宗皇帝挽词五首其四
仁宗皇帝挽词五首其三
仁宗皇帝挽词五首其二
仁宗皇帝挽词五首其一
元日呈原叔给事唐卿谏议
友生失意
古诗名句
说与解人同信受
楼高影在月来先,花好香生风定后
沙平草浅亭皋路,轻红还有疏花
几番雨细更风斜
余香剩馥,蜂抱入晴衙
地僻山深春社后,黄莺呖呖谁家
柘弓金弹莫弹他
绿杨紫陌,妆点好风华
查古诗
搜索
承恩堂为少师吏部尚书蹇公赋
作者:
杨荣
朝代:
明
圣皇抚泰运,世道登隆平。
孜孜求化理,期与唐虞并。
仁恩及臣下,勉其效忠诚。
恊恭勤赞翊,恢化於八纮。
锡礼日优渥,群贤萃盈庭。
惟公国元老,先朝著徽声。
经纶资硕德,寅亮推耆英。
九重独眷注,百辟皆仪刑。
恩赉出异数,特以表清贞。
乃命相吉地,治宅当南城。
陶坚与抡良,所司为经营。
百役欣奏技,刻日工有程。
突然成甲第,重门树干旌。
华采承日耀,轮奂规制宏。
锡宴集朝贵,遂以承恩名。
煌煌揭斯扁,匪徒誇世荣。
公心循古道,不愧邦家祯。
惟昔伊挚氏,佐商任阿衡
。
致君比尧舜,推泽及庶氓。
一夫有不获,惕然疚在膺。
又思杜陵老,所念在苍生。
常欲得广厦,列置千万楹。
大庇诸寒士,使遂欢乐情。
惟公遇明主,翊运当嘉亨。
禄崇绩弥茂,自视如弗胜。
方今海内外,生齿何烝烝。
博施以济众,往圣病未能。
周文奠区夏,惠爱先孤茕。
重华保至治,稷契同兢兢。
圣德超古昔,贤哲为股肱。
千载一遭际,六合清以宁。
尚思广圣泽,仁化盛流行。
遐迩悉沾被,讴歌颂皇明。
始终惇此念,鸿恩世永承。
诗句欣赏
MORE+
天朝侍从入闽英,定有光声彻远城
出处:
送黄门许充衷使安南
作者:
李坚(贞夫
朝代:
明
海峤于今皆乐土,使车休问几多程
出处:
送黄门许充衷使安南
作者:
李坚(贞夫
朝代:
明
逐队彤庭数载间,何曾两度侍宸班
出处:
宫怨
作者:
李坚(贞夫
朝代:
明
略胜远嫁胡沙去,才得君王一动颜
出处:
宫怨
作者:
李坚(贞夫
朝代:
明
花钱费尽画双蛾,望断金舆不见过
出处:
宫怨
作者:
李坚(贞夫
朝代:
明
鷩听调莺宫树上,一年春事已无多
出处:
宫怨
作者:
李坚(贞夫
朝代:
明
暑簟瞢腾午漏长,分明梦里见君王
出处:
宫怨
作者:
李坚(贞夫
朝代:
明
起来戏折宜男草,燕语双双傍画梁
出处:
宫怨
作者:
李坚(贞夫
朝代:
明
锦树秋声入枕帏,天边牛女又佳期
出处:
宫怨
作者:
李坚(贞夫
朝代:
明
罗衫虽薄难抛却,记得君恩赐著时
出处:
宫怨
作者:
李坚(贞夫
朝代:
明
姑射仙人冰雪容,淡香清影立薰风
出处:
咏白莲七首
作者:
李坚(贞夫
朝代:
明
似嫌尘世秾华涴,净洗从前水面红
出处:
咏白莲七首
作者:
李坚(贞夫
朝代:
明
水面无花白似莲,玉盘擎处露娟娟
出处:
咏白莲七首
作者:
李坚(贞夫
朝代:
明
个般清韵孤标格,肯学漫山桃李妍
出处:
咏白莲七首
作者:
李坚(贞夫
朝代:
明
仙葩簇玉凌波出,白羽摇风翻翐翐
出处:
咏白莲七首
作者:
李坚(贞夫
朝代:
明
主人好事集宾僚,明朝有意还来不
出处:
咏白莲七首
作者:
李坚(贞夫
朝代:
明
午夜嫦娥照清泚,玉簪堕在方塘里
出处:
咏白莲七首
作者:
李坚(贞夫
朝代:
明
侵晨幻作满池芳,一色璚瑶酷相似
出处:
咏白莲七首
作者:
李坚(贞夫
朝代:
明
一泓菡萏亭亭立,旧日红妆今变白
出处:
咏白莲七首
作者:
李坚(贞夫
朝代:
明
化工特地巧为容,莫道丹青描不得
出处:
咏白莲七首
作者:
李坚(贞夫
朝代:
明
孜孜求化理,期与唐虞并。
仁恩及臣下,勉其效忠诚。
恊恭勤赞翊,恢化於八纮。
锡礼日优渥,群贤萃盈庭。
惟公国元老,先朝著徽声。
经纶资硕德,寅亮推耆英。
九重独眷注,百辟皆仪刑。
恩赉出异数,特以表清贞。
乃命相吉地,治宅当南城。
陶坚与抡良,所司为经营。
百役欣奏技,刻日工有程。
突然成甲第,重门树干旌。
华采承日耀,轮奂规制宏。
锡宴集朝贵,遂以承恩名。
煌煌揭斯扁,匪徒誇世荣。
公心循古道,不愧邦家祯。
惟昔伊挚氏,佐商任阿衡。
致君比尧舜,推泽及庶氓。
一夫有不获,惕然疚在膺。
又思杜陵老,所念在苍生。
常欲得广厦,列置千万楹。
大庇诸寒士,使遂欢乐情。
惟公遇明主,翊运当嘉亨。
禄崇绩弥茂,自视如弗胜。
方今海内外,生齿何烝烝。
博施以济众,往圣病未能。
周文奠区夏,惠爱先孤茕。
重华保至治,稷契同兢兢。
圣德超古昔,贤哲为股肱。
千载一遭际,六合清以宁。
尚思广圣泽,仁化盛流行。
遐迩悉沾被,讴歌颂皇明。
始终惇此念,鸿恩世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