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诗人
陈元晋
陈元炳
陈元禄
陈元老
陈元英
陈元荣
陈元裕
陈元谦
陈元通
陈元鉴
陈元鼎
陈充
陈兆仑
陈兆蕃
陈光
陈光世
陈光汉
陈光绪
陈光誉
陈光颖
陈克
陈克侯
陈克劬
陈克家
陈克昌
陈克毅
陈兑
陈公举
陈公凯
陈公懋
精选古诗
登岭感兴
见打鱼者漫与
小步林中
晚步
感时
拾松果
口占
长日倦甚因书所见
古诗名句
君行即吴会,执别此河梁
淮泗多奔流,云海浩茫茫
灵飙翼飞舻,驰景曜征裳
去途日以远,来会日已长
援之不可得,踯躅情内伤
午发滹阳城,暮投郭村店
人烟树相错,分野昴所占
连屋临古涂,幽花垂深堑
查古诗
搜索
代魏徵田舍翁词
作者:
张宪
朝代:
元末明初
臣本山东农,臣诚田舍翁。
臣以隋末乱,出仕蒲山公。
蒲山愎谏自用,故臣言不用,臣计不从。
百万粮,一日尽,百万众,一夕空,力屈事去归山东。
臣义不忍弃故土,事仇充,相随西来朝真龙。
先帝不臣识,大臣不臣通。
故臣上书自请安山东。
山东归皇图,授臣洗马之职在东宫。
东宫多不德,兄弟不相容。
臣教太子剪黑闼,亲元戎。
又教太子除陛下,太子不臣庸。
太子既死,先帝命臣听陛下处分,臣安敢效匹夫小谅自与逆党同。
陛下以臣尽心所事,赦臣死罪,除臣秘书,登臣政府爵位崇。
臣于是感激,时时进谏开皇衷
。
陛下幸而时听臣言,以致四海太平年谷丰。
使陛下功德及尧舜则臣心喜,小有过失则臣心忡。
是以不四年中而有三代风。
陛下初年诚心听谏,故天耳聪。
今听谏不逮昔,故天耳聋。
往以未治为忧,故人心悦。
今以既治为安,故威德隆。
往日用臣言,赐臣以黄金瓮。
天厩骢,辍殿材构臣屋与墉。
今日以人言仆臣墓碑,停臣子婚,为惠胡不终。
喜臣则谓臣妩媚,恶臣则詈臣田舍翁。
陛下不宜以喜怒毁誉损厥躬。
臣荐侯与杜,谓其才略雄,臣岂阿党预知其终凶。
臣录谏疏草,前后三百封。
欲使后世知陛下,能听谏,致时雍。
岂欲卖直归过为己功,避嫌焚草徒足恭。
臣幸而身先朝露,使臣不幸,恐不免随比干,侣龙逢。
独不记臣言良与忠,胡为乎会须杀此田舍翁。
田舍翁,岂畏死,但惜陛下既杀张亮,又诛刘洎,剪刈大臣如刈蓬。
臣不愿陛下祠少牢,立仆石,但愿陛下养气质,除内讧,毋以喜怒存诸胸。
大臣无灾帝德穹,社稷无虞王业鸿。
千秋万岁为唐宗,老臣不讳田舍翁。
于乎,老臣不讳田舍翁。
诗句欣赏
MORE+
何家别墅空秋草,杨子琼楼隔暮云
出处:
自梅园归,抵长桥,登宝界山二首
作者:
周云阁
朝代:
近现代
夕日下时帆影远,炊烟起处笛声闻
出处:
自梅园归,抵长桥,登宝界山二首
作者:
周云阁
朝代:
近现代
仲山老去唐公隐,夏屋渠渠临水濆
出处:
自梅园归,抵长桥,登宝界山二首
作者:
周云阁
朝代:
近现代
漆湖湖水白沄沄,归抵长桥日未曛
出处:
自梅园归,抵长桥,登宝界山二首
作者:
周云阁
朝代:
近现代
无限炊烟萦古树,几多渔唱入寒云
出处:
自梅园归,抵长桥,登宝界山二首
作者:
周云阁
朝代:
近现代
蠡园衰柳临风拂,鼋渚竦钟隔岭闻
出处:
自梅园归,抵长桥,登宝界山二首
作者:
周云阁
朝代:
近现代
王子仲山久亡去,不才未及接清芬
出处:
自梅园归,抵长桥,登宝界山二首
作者:
周云阁
朝代:
近现代
衡门两板向南开,古圣前贤尽日陪
出处:
新居乐
作者:
周云阁
朝代:
近现代
垂柳二株分左右,清溪一曲好徘徊
出处:
新居乐
作者:
周云阁
朝代:
近现代
近看林鸟冲天去,远睹风帆入席来
出处:
新居乐
作者:
周云阁
朝代:
近现代
第一赏心何物是,百竿竹影扫尘埃
出处:
新居乐
作者:
周云阁
朝代:
近现代
自昔名人曾此游,我来恰好是深秋
出处:
次韵和邵文庄公宝、钱户部郎中世恩、秦兵部尚书国声等游竹山
作者:
周云阁
朝代:
近现代
千帆风送行加速,万岭波翻势欲浮
出处:
次韵和邵文庄公宝、钱户部郎中世恩、秦兵部尚书国声等游竹山
作者:
周云阁
朝代:
近现代
目共锦云飞北地,心随征雁到南州
出处:
次韵和邵文庄公宝、钱户部郎中世恩、秦兵部尚书国声等游竹山
作者:
周云阁
朝代:
近现代
蓬门归去无多路,且对斜阳醉石头
出处:
次韵和邵文庄公宝、钱户部郎中世恩、秦兵部尚书国声等游竹山
作者:
周云阁
朝代:
近现代
老夫乘兴此登临,不管寒霜两鬓侵
出处:
登军帐
作者:
周云阁
朝代:
近现代
四野烟云成画本,几人风浪抱雄心
出处:
登军帐
作者:
周云阁
朝代:
近现代
龙峰南走糠山尽,漆水西流笠泽深
出处:
登军帐
作者:
周云阁
朝代:
近现代
远望武林多旧迹,何当结伴去重寻
出处:
登军帐
作者:
周云阁
朝代:
近现代
秋虫春鸟自晨昏,莫道茅庐不是村
出处:
晚游
作者:
周云阁
朝代:
近现代
臣以隋末乱,出仕蒲山公。
蒲山愎谏自用,故臣言不用,臣计不从。
百万粮,一日尽,百万众,一夕空,力屈事去归山东。
臣义不忍弃故土,事仇充,相随西来朝真龙。
先帝不臣识,大臣不臣通。
故臣上书自请安山东。
山东归皇图,授臣洗马之职在东宫。
东宫多不德,兄弟不相容。
臣教太子剪黑闼,亲元戎。
又教太子除陛下,太子不臣庸。
太子既死,先帝命臣听陛下处分,臣安敢效匹夫小谅自与逆党同。
陛下以臣尽心所事,赦臣死罪,除臣秘书,登臣政府爵位崇。
臣于是感激,时时进谏开皇衷。
陛下幸而时听臣言,以致四海太平年谷丰。
使陛下功德及尧舜则臣心喜,小有过失则臣心忡。
是以不四年中而有三代风。
陛下初年诚心听谏,故天耳聪。
今听谏不逮昔,故天耳聋。
往以未治为忧,故人心悦。
今以既治为安,故威德隆。
往日用臣言,赐臣以黄金瓮。
天厩骢,辍殿材构臣屋与墉。
今日以人言仆臣墓碑,停臣子婚,为惠胡不终。
喜臣则谓臣妩媚,恶臣则詈臣田舍翁。
陛下不宜以喜怒毁誉损厥躬。
臣荐侯与杜,谓其才略雄,臣岂阿党预知其终凶。
臣录谏疏草,前后三百封。
欲使后世知陛下,能听谏,致时雍。
岂欲卖直归过为己功,避嫌焚草徒足恭。
臣幸而身先朝露,使臣不幸,恐不免随比干,侣龙逢。
独不记臣言良与忠,胡为乎会须杀此田舍翁。
田舍翁,岂畏死,但惜陛下既杀张亮,又诛刘洎,剪刈大臣如刈蓬。
臣不愿陛下祠少牢,立仆石,但愿陛下养气质,除内讧,毋以喜怒存诸胸。
大臣无灾帝德穹,社稷无虞王业鸿。
千秋万岁为唐宗,老臣不讳田舍翁。
于乎,老臣不讳田舍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