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诗人
赵元清
赵元鱼
赵光国
赵光荣
赵光远
赵光逢
赵公廙
赵公硕
赵公豫
赵兰皋
赵关晓
赵冬曦
赵况
赵函
赵则荣
赵功可
赵勋
赵匡胤
赵升之
赵半间
赵南星
赵占龟
赵卯发
赵及甫
赵友兰
赵友同
赵友直
赵发
赵叔达
赵可
精选古诗
再和其四
再和其七
再游岳麓示法光其邻道林人言陶士衡旧居也五绝其五
再游岳麓示法光其邻道林人言陶士衡旧居也五绝其四
再游岳麓示法光其邻道林人言陶士衡旧居也五绝其一
同邢子晋范伯达游方广二绝其一
同邢子晋范伯达游方广二绝其二
岁除示汝霖三绝其一
古诗名句
百职当毕举,况兹风纪臣
激扬匪易事,表率在一身
登庸或有昧,庶务将纷纭
明廷秉至公,所以慎选抡
包公东浙彦,早充观国宾
拜官内台署,冠豸垂缨绅
屡看持宪节,巡历宣皇仁
丰采耀冰雪,霜威凛秋旻
查古诗
搜索
观石鼓歌
作者:
何景明
朝代:
明
我来太学谒孔庙,下观戟门石鼓陈。
之罘诅楚几埋没,此石照耀垂千春。
苔昏藓涩读难下,虫彫鸟剥细不分。
古画诘曲蛟龙隐,石气惨淡烟雾氛。
周王功勋史籀笔,数石散落岐阳滨。
中兴气象岂复睹,大篆意格谁曾闻。
先秦文字稍近古,两汉摹拓多失真。
六朝以来尚靡丽,钟王往往称通神。
唐韩宋轼递歌叹,长篇险韵何悲辛
。
大观之间入汴国,君王好艺崇斯文。
高驼巨舰远载玫,金填玉嵌传相珍。
靖康乘舆忽播荡,保和玩物随烟尘。
神驱鬼守散复聚,至宝岂得空沉沦。
文皇北来定燕鼎,不置太庙留成均。
博士无烦上书请,诸生颇得亲讲询。
虚廊画壁安置稳,大厦长檐覆盖新。
不随钟鼎怨磨灭,已与琬琰争嶙峋。
平生博览爱古迹,世上墨本徒纷纭。
此虽残缺岁已久,尚觉只字轻千缗。
璧池日月动华衮,奎阁星斗罗贞珉。
呜呼孔庙在万世,此石与庙长无湮。
诗句欣赏
MORE+
大书纪勒中兴辞,读之愤悱生悽悲
出处:
天池寺夜与主僧觉翁圆上共坐谈浯溪山水之胜信笔因赠长句
作者:
董嗣杲
朝代:
宋
平生未采湘江蓠,闻此幽妍空心期
出处:
天池寺夜与主僧觉翁圆上共坐谈浯溪山水之胜信笔因赠长句
作者:
董嗣杲
朝代:
宋
觉翁泥古多发挥,逆知流辈莫我追
出处:
天池寺夜与主僧觉翁圆上共坐谈浯溪山水之胜信笔因赠长句
作者:
董嗣杲
朝代:
宋
回思太史过浯溪,曾有野僧相追随
出处:
天池寺夜与主僧觉翁圆上共坐谈浯溪山水之胜信笔因赠长句
作者:
董嗣杲
朝代:
宋
傥如觉翁能投机,太史肯以庸目之
出处:
天池寺夜与主僧觉翁圆上共坐谈浯溪山水之胜信笔因赠长句
作者:
董嗣杲
朝代:
宋
夜寒灯花糁台攲,无酒可涤吟肠饥
出处:
天池寺夜与主僧觉翁圆上共坐谈浯溪山水之胜信笔因赠长句
作者:
董嗣杲
朝代:
宋
推窗下望夕烽微,东西天地犹旌旗
出处:
天池寺夜与主僧觉翁圆上共坐谈浯溪山水之胜信笔因赠长句
作者:
董嗣杲
朝代:
宋
木异难侪众木淹,刻成慈相孔仁谦
出处:
天竺观音
作者:
董嗣杲
朝代:
宋
真珠璎珞鸳鸯殿,白玉屏风翡翠帘
出处:
天竺观音
作者:
董嗣杲
朝代:
宋
晴雨祷祈随感召,香灯炽盛极庄严
出处:
天竺观音
作者:
董嗣杲
朝代:
宋
镇山宝聚田庐广,灵贶弥彰一百签
出处:
天竺观音
作者:
董嗣杲
朝代:
宋
用僧期不来,子午针头误
出处:
风水僧善用期之不遇
作者:
董嗣杲
朝代:
宋
沉迷负所传,老去眼隔雾
出处:
风水僧善用期之不遇
作者:
董嗣杲
朝代:
宋
言甘说中少,见陋遭时恶
出处:
风水僧善用期之不遇
作者:
董嗣杲
朝代:
宋
三椽当道架,山色翠回互
出处:
风水僧善用期之不遇
作者:
董嗣杲
朝代:
宋
空旷乏人守,有欲绝反顾
出处:
风水僧善用期之不遇
作者:
董嗣杲
朝代:
宋
岂无世事非,何能日如故
出处:
风水僧善用期之不遇
作者:
董嗣杲
朝代:
宋
昨收松下书,欲见展心晤
出处:
风水僧善用期之不遇
作者:
董嗣杲
朝代:
宋
遍寻莫知踪,望极柏山路
出处:
风水僧善用期之不遇
作者:
董嗣杲
朝代:
宋
马荒人亦倦,酒熟秋垂暮
出处:
风水僧善用期之不遇
作者:
董嗣杲
朝代:
宋
之罘诅楚几埋没,此石照耀垂千春。
苔昏藓涩读难下,虫彫鸟剥细不分。
古画诘曲蛟龙隐,石气惨淡烟雾氛。
周王功勋史籀笔,数石散落岐阳滨。
中兴气象岂复睹,大篆意格谁曾闻。
先秦文字稍近古,两汉摹拓多失真。
六朝以来尚靡丽,钟王往往称通神。
唐韩宋轼递歌叹,长篇险韵何悲辛。
大观之间入汴国,君王好艺崇斯文。
高驼巨舰远载玫,金填玉嵌传相珍。
靖康乘舆忽播荡,保和玩物随烟尘。
神驱鬼守散复聚,至宝岂得空沉沦。
文皇北来定燕鼎,不置太庙留成均。
博士无烦上书请,诸生颇得亲讲询。
虚廊画壁安置稳,大厦长檐覆盖新。
不随钟鼎怨磨灭,已与琬琰争嶙峋。
平生博览爱古迹,世上墨本徒纷纭。
此虽残缺岁已久,尚觉只字轻千缗。
璧池日月动华衮,奎阁星斗罗贞珉。
呜呼孔庙在万世,此石与庙长无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