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诗人
陈尚文
陈尧佐
陈尧典
陈尧叟
陈尧咨
陈尧臣
陈尧道
陈居仁
陈展云
陈履
陈履平
陈履端
陈山泉
陈岘
陈岩
陈岩肖
陈岳
陈峤
陈崇德
陈崇牧
陈嵩
陈嶰
陈巨川
陈布雷
陈帆
陈师善
陈师孟
陈师服
陈师穆
陈师道
精选古诗
忆四弟二首其二
崙溪对芙蓉怀林九王七
寄宗吕
寄林惟大
忆道夫
寄木虚
雨后陪周用宾杖策寻天目祖花
山中对孙太初食黄精
古诗名句
不恨明朝,飞雪满苍苔
恨杀南溪调鼎手,恐迟暮,到而今,霜鬓催
离别纷纷长眩眼,生花
前日曾于遗集序,张夸
恨杀岘山山下路,梅花
君去莫嗟风土异,堪夸
一树桃花修竹里,天悭
偏与歌姝相映照,朱颜
查古诗
搜索
用翟楼村进士原韵寄乃兄雩泉进士
作者:
赵完璧
朝代:
明
一生襟抱二难知,金石论心岂易移。
梦里禁钟犹劝酒,肠回僧宇共题诗。
秋鸿十载南飞日,老鹤孤云北望时
。
春草才名空怅恨,一行寥落对残卮。
诗句欣赏
MORE+
微波脉脉归沧海,弃木森森得大年
出处:
和宋燕生 其三
作者:
俞明震
朝代:
清末民国初
倘谓时艰求息壤,人间何处有桑田
出处:
和宋燕生 其三
作者:
俞明震
朝代:
清末民国初
有约惜韶光,酒香花满堂
出处:
自清溪泛舟至寥山草堂分韵得堂字
作者:
俞明震
朝代:
清末民国初
斜阳写哀艳,春意在微茫
出处:
自清溪泛舟至寥山草堂分韵得堂字
作者:
俞明震
朝代:
清末民国初
持此与静者,相看谁老苍
出处:
自清溪泛舟至寥山草堂分韵得堂字
作者:
俞明震
朝代:
清末民国初
映波最惆怅,初过少年场
出处:
自清溪泛舟至寥山草堂分韵得堂字
作者:
俞明震
朝代:
清末民国初
我到深山公入世,人天哀感未分明
出处:
甲辰六月十六日登天童山访寄禅长老不遇留赠二首 其一
作者:
俞明震
朝代:
清末民国初
中年万事不挂眼,静夜一灯微有情
出处:
甲辰六月十六日登天童山访寄禅长老不遇留赠二首 其一
作者:
俞明震
朝代:
清末民国初
碧海沉沉那有岸,秋虫唧唧徒闻声
出处:
甲辰六月十六日登天童山访寄禅长老不遇留赠二首 其一
作者:
俞明震
朝代:
清末民国初
玲岩星暗诸天寂,待汝归来看月生
出处:
甲辰六月十六日登天童山访寄禅长老不遇留赠二首 其一
作者:
俞明震
朝代:
清末民国初
人世至今无可说,相逢端合话来生
出处:
甲辰六月十六日登天童山访寄禅长老不遇留赠二首 其二
作者:
俞明震
朝代:
清末民国初
交空四海公垂老,愁入深山雨易成
出处:
甲辰六月十六日登天童山访寄禅长老不遇留赠二首 其二
作者:
俞明震
朝代:
清末民国初
料得归来应有泪,不因禅定便无情
出处:
甲辰六月十六日登天童山访寄禅长老不遇留赠二首 其二
作者:
俞明震
朝代:
清末民国初
华严法界人能到,容我蹉跎听梵声
出处:
甲辰六月十六日登天童山访寄禅长老不遇留赠二首 其二
作者:
俞明震
朝代:
清末民国初
此来真隔世,了了悟初心
出处:
待寄师不至留居山中七日 其一
作者:
俞明震
朝代:
清末民国初
入谷窥天近,因松坐雨深
出处:
待寄师不至留居山中七日 其一
作者:
俞明震
朝代:
清末民国初
秋蝉悲旦暮,山鸟课晴阴
出处:
待寄师不至留居山中七日 其一
作者:
俞明震
朝代:
清末民国初
好景无真相,君听流水音
出处:
待寄师不至留居山中七日 其一
作者:
俞明震
朝代:
清末民国初
百转通灵境,云阴隔翠层
出处:
待寄师不至留居山中七日 其二
作者:
俞明震
朝代:
清末民国初
蹉跎吾到海,苍莽汝为僧
出处:
待寄师不至留居山中七日 其二
作者:
俞明震
朝代:
清末民国初
梦里禁钟犹劝酒,肠回僧宇共题诗。
秋鸿十载南飞日,老鹤孤云北望时。
春草才名空怅恨,一行寥落对残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