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诗人
刘逸生
刘遁
刘道昌
刘道民
刘遵
刘遵古
刘邈
刘邦
刘邦彦
刘邺
刘郇伯
刘郛
刘鄂
刘醇骥
刘采春
刘金坛
刘鉴
刘钦翼
刘钰
刘铁冠
刘铄
刘铉
刘铎
刘铭
刘铭传
刘铸
刘锜
刘锡
刘锡五
刘镇
精选古诗
感寓其五十六
感寓其五十七
感寓其五十八
感寓其五十九
感寓其六十
感寓其六十一
感寓其六十二
感寓其六十三
古诗名句
记东城、惜别依依
柳絮如绵红玉绽桃枝
花细腻、叶纷披
香生靥、酒盈卮
分离后、重会何时
未许相忘云汉恼星期
不尽是相思
闲情愁绪送残春
查古诗
搜索
再送惟德使君挂冠还景陵
作者:
胡应麟
朝代:
明
士有旷世志,宏览隘八荒
。
烨如岐山凤,千仞常孤翔。
矫矫徐使君,束发趋明光。
高台骋骥足,绝栈逾羊肠。
淮圻缚猖獗,歙甸宁劻勷。
肤功勒琬琰,大业悬旂常。
洪流割淮泗,再起纾怀襄。
玄圭帝三锡,荐牍交岩廊。
皇皇神武门,振步皆康庄。
凉飙倏以厉,悲彼芰荷裳。
一朝返初服,挂冠出徐方。
父老涕泗横,蹩躠盈路傍。
勇退乘急流,永谢浮名缰。
咄咄邯郸翁,朝餐熟黄梁。
大千等梦幻,绿鬓俄秋霜。
逝将息埃壒,冲漠朝羲皇。
筑宫寄层巘,结宇临崇岗。
曳杖泰山颠,挂瓢颍水阳。
五湖笑鸱夷,六合追云将。
我友值明发,送子临河梁。
眷眷脱屣怀,大觉回沧桑。
高风凛百代,感叹徒彷徨。
伟哉扶摇翮,宇宙呈圆方。
他时挟鸡犬,拔宅升微茫。
金茎烂云际,甘露流天阊。
愿言洒病骨,馀沥沾枯肠。
诗句欣赏
MORE+
郎来骑骏马,白晰清且都
出处:
玉萧篇戏拟萧夫人赠何郎孟漪之作贺孟漪新昏
作者:
伍瑞隆
朝代:
明
入门下马拂珠箔,为妾整却双流苏
出处:
玉萧篇戏拟萧夫人赠何郎孟漪之作贺孟漪新昏
作者:
伍瑞隆
朝代:
明
是时郎君正初醉,隐映两颊红珊瑚
出处:
玉萧篇戏拟萧夫人赠何郎孟漪之作贺孟漪新昏
作者:
伍瑞隆
朝代:
明
心知妾小惯娇怯,向妾细语声嗫嚅
出处:
玉萧篇戏拟萧夫人赠何郎孟漪之作贺孟漪新昏
作者:
伍瑞隆
朝代:
明
被妾鸳鸯绮,赠妾凤女图
出处:
玉萧篇戏拟萧夫人赠何郎孟漪之作贺孟漪新昏
作者:
伍瑞隆
朝代:
明
诱妾同车载,系妾双明珠
出处:
玉萧篇戏拟萧夫人赠何郎孟漪之作贺孟漪新昏
作者:
伍瑞隆
朝代:
明
妾时惊喜见君子,强欲从郎与郎语
出处:
玉萧篇戏拟萧夫人赠何郎孟漪之作贺孟漪新昏
作者:
伍瑞隆
朝代:
明
花颜嗒嗒羞不开,低首佳期暗相许
出处:
玉萧篇戏拟萧夫人赠何郎孟漪之作贺孟漪新昏
作者:
伍瑞隆
朝代:
明
因教宛转花前说,却引山盟向君发
出处:
玉萧篇戏拟萧夫人赠何郎孟漪之作贺孟漪新昏
作者:
伍瑞隆
朝代:
明
拚将羞涩学为云,渐觉欢情比圆月
出处:
玉萧篇戏拟萧夫人赠何郎孟漪之作贺孟漪新昏
作者:
伍瑞隆
朝代:
明
良夜沉沉乐未央,夭桃灼灼弄芬芳
出处:
玉萧篇戏拟萧夫人赠何郎孟漪之作贺孟漪新昏
作者:
伍瑞隆
朝代:
明
红窗宝炬金莲影,绮阁丛花玉簟香
出处:
玉萧篇戏拟萧夫人赠何郎孟漪之作贺孟漪新昏
作者:
伍瑞隆
朝代:
明
此时翠被春应早,此际双蛾画偏好
出处:
玉萧篇戏拟萧夫人赠何郎孟漪之作贺孟漪新昏
作者:
伍瑞隆
朝代:
明
镜里翻欺并蒂花,阶前不让同心草
出处:
玉萧篇戏拟萧夫人赠何郎孟漪之作贺孟漪新昏
作者:
伍瑞隆
朝代:
明
同心并蒂总堪怜,两两容华方少年
出处:
玉萧篇戏拟萧夫人赠何郎孟漪之作贺孟漪新昏
作者:
伍瑞隆
朝代:
明
谁言云雨空成梦,谁道鸳鸯不是仙
出处:
玉萧篇戏拟萧夫人赠何郎孟漪之作贺孟漪新昏
作者:
伍瑞隆
朝代:
明
愿为金缕同心结,宛转罗帏向君缀
出处:
玉萧篇戏拟萧夫人赠何郎孟漪之作贺孟漪新昏
作者:
伍瑞隆
朝代:
明
愿作金龙长命杯,年年芳宴侍君开
出处:
玉萧篇戏拟萧夫人赠何郎孟漪之作贺孟漪新昏
作者:
伍瑞隆
朝代:
明
妾家世住梅花下,颇忆何郎旧声价
出处:
玉萧篇戏拟萧夫人赠何郎孟漪之作贺孟漪新昏
作者:
伍瑞隆
朝代:
明
愿作淩风树里枝,长看东阁回仙驾
出处:
玉萧篇戏拟萧夫人赠何郎孟漪之作贺孟漪新昏
作者:
伍瑞隆
朝代:
明
烨如岐山凤,千仞常孤翔。
矫矫徐使君,束发趋明光。
高台骋骥足,绝栈逾羊肠。
淮圻缚猖獗,歙甸宁劻勷。
肤功勒琬琰,大业悬旂常。
洪流割淮泗,再起纾怀襄。
玄圭帝三锡,荐牍交岩廊。
皇皇神武门,振步皆康庄。
凉飙倏以厉,悲彼芰荷裳。
一朝返初服,挂冠出徐方。
父老涕泗横,蹩躠盈路傍。
勇退乘急流,永谢浮名缰。
咄咄邯郸翁,朝餐熟黄梁。
大千等梦幻,绿鬓俄秋霜。
逝将息埃壒,冲漠朝羲皇。
筑宫寄层巘,结宇临崇岗。
曳杖泰山颠,挂瓢颍水阳。
五湖笑鸱夷,六合追云将。
我友值明发,送子临河梁。
眷眷脱屣怀,大觉回沧桑。
高风凛百代,感叹徒彷徨。
伟哉扶摇翮,宇宙呈圆方。
他时挟鸡犬,拔宅升微茫。
金茎烂云际,甘露流天阊。
愿言洒病骨,馀沥沾枯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