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诗人
郎大乾
郎大家宋氏
郎淑
郎简
郎馀令
郏亶
郏侨
郏修辅
郑一初
郑一岳
郑一梦
郑一统
郑上村
郑世元
郑世翼
郑丙
郑业娽
郑东
郑严
郑丰
郑丹
郑义
郑义真
郑之侨
郑之才
郑之文
郑之章
郑之藩
郑云娘
郑云林
精选古诗
再次寄肯堂韵五首其二
再次韵其二
再次韵
再次韵三首其三
再次韵三首其二
再次韵三首其一
再次到房交代招饮韵四首其三
再次韵四首其三
古诗名句
天风吹入三竿日,草木依然水绕洲
桃花浪暖锦鳞肥,白发渔翁罢钓归
柳底系船篷底坐,满前鸥鹭已忘机
中流乱石水交加,滚滚寒声带雪花
霜月不随流水去,只将秋色伴渔家
悤悤方外友,弱冠往蓬莱
剑挂双龙去,书传只鹤回
云深丹药老,春静碧桃开
查古诗
搜索
次韵翟宪副登粤秀山
作者:
张诩
朝代:
明
昔人当此歌还舞,那知今作禅林幽。
因山筑台几十仞,绮罗烂熳青云头。
伯图一逐春云散,建节衮衮来诸侯。
兴公每作长往意,安石或蕴苍生谋。
白云悠悠自来去,高风一堕三千秋
。
梵王宫殿半风雨,中间擅越谁继修。
兴废百年如走马,光阴多少逐东流。
争似仙境不在远,往往泛海寻丹丘。
只如此山在城郭,上有仙迹下龙湫。
风月连床禅味淡,松风一径翠烟浮。
我家此去才咫尺,瘦藤扶病每冥搜。
观迹虽同鹿门隐,壮心犹抱魏阙忧。
姑苏瞿公真磊落,一掬和气春云浮。
法星几载照南粤,硕德宜作济川舟。
居官只饮广州水,寻幽还慕远公俦。
伤心烽火频年起,四望茫茫郭垒稠。
斯民凋瘵若大旱,碧天怅望云油油。
昔人论治亦可畏,廉耻道丧此其尤。
履霜为戒贵在早,未及风雨宜绸缪。
但于一念在经济,浮云富贵非所求。
浩歌长赋岂不能,肩舆或可陪鸣驺。
一榻在公知不少,高谊愧我非周球。
诗句欣赏
MORE+
半山半海客行苦,欲雨欲晴花信忙
出处:
上巳日黄冈驿忆家
作者:
张萱
朝代:
明
岐路春阴已转眼,故园往事空回肠
出处:
上巳日黄冈驿忆家
作者:
张萱
朝代:
明
鹃声昨夜更枯血,明发何事迟归装
出处:
上巳日黄冈驿忆家
作者:
张萱
朝代:
明
旅食惊逢禁火辰,鸠鸣燕乳野桐新
出处:
寒食次清漳韩叔捷太守招饮
作者:
张萱
朝代:
明
莺花恨别经年客,节序关心远道人
出处:
寒食次清漳韩叔捷太守招饮
作者:
张萱
朝代:
明
到海已知闽地尽,看云渐与故乡邻
出处:
寒食次清漳韩叔捷太守招饮
作者:
张萱
朝代:
明
相逢共惜春将暮,浊酒因君强入唇
出处:
寒食次清漳韩叔捷太守招饮
作者:
张萱
朝代:
明
鸣饶叠鼓郁江头,紫气遥惊傍斗牛
出处:
贺李观察伯东参豫章中书行省事四章
作者:
张萱
朝代:
明
五岭云霞留藻缋,千秋琬琰属雕锼
出处:
贺李观察伯东参豫章中书行省事四章
作者:
张萱
朝代:
明
登坛曾建中丞节,参省仍分帝子州
出处:
贺李观察伯东参豫章中书行省事四章
作者:
张萱
朝代:
明
共喜西京词赋客,已从方岳领诸侯
出处:
贺李观察伯东参豫章中书行省事四章
作者:
张萱
朝代:
明
苍梧云气正飞扬,宛宛双旌指豫章
出处:
贺李观察伯东参豫章中书行省事四章
作者:
张萱
朝代:
明
悬肘玉辞麟篆旧,装腰金赐荔枝黄
出处:
贺李观察伯东参豫章中书行省事四章
作者:
张萱
朝代:
明
曾闻尺檄收炎海,更拥名藩控大江
出处:
贺李观察伯东参豫章中书行省事四章
作者:
张萱
朝代:
明
从此斗间增气色,君家原是古下将
出处:
贺李观察伯东参豫章中书行省事四章
作者:
张萱
朝代:
明
才名八斗汉廷闻,牛耳于今已属君
出处:
贺李观察伯东参豫章中书行省事四章
作者:
张萱
朝代:
明
题榜敢烦王大令,登楼不数顾将军
出处:
贺李观察伯东参豫章中书行省事四章
作者:
张萱
朝代:
明
装无端水半拳石,袖有罗浮一片云
出处:
贺李观察伯东参豫章中书行省事四章
作者:
张萱
朝代:
明
为问诸生频授简,可能领略五千文
出处:
贺李观察伯东参豫章中书行省事四章
作者:
张萱
朝代:
明
与君同调复同时,何事登龙较独迟
出处:
贺李观察伯东参豫章中书行省事四章
作者:
张萱
朝代:
明
因山筑台几十仞,绮罗烂熳青云头。
伯图一逐春云散,建节衮衮来诸侯。
兴公每作长往意,安石或蕴苍生谋。
白云悠悠自来去,高风一堕三千秋。
梵王宫殿半风雨,中间擅越谁继修。
兴废百年如走马,光阴多少逐东流。
争似仙境不在远,往往泛海寻丹丘。
只如此山在城郭,上有仙迹下龙湫。
风月连床禅味淡,松风一径翠烟浮。
我家此去才咫尺,瘦藤扶病每冥搜。
观迹虽同鹿门隐,壮心犹抱魏阙忧。
姑苏瞿公真磊落,一掬和气春云浮。
法星几载照南粤,硕德宜作济川舟。
居官只饮广州水,寻幽还慕远公俦。
伤心烽火频年起,四望茫茫郭垒稠。
斯民凋瘵若大旱,碧天怅望云油油。
昔人论治亦可畏,廉耻道丧此其尤。
履霜为戒贵在早,未及风雨宜绸缪。
但于一念在经济,浮云富贵非所求。
浩歌长赋岂不能,肩舆或可陪鸣驺。
一榻在公知不少,高谊愧我非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