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诗人
谢正蒙
谢氏
谢汝铨
谢泂
谢泌
谢泰
谢泰宗
谢洪
谢济世
谢涛
谢淞洲
谢深甫
谢混
谢漱馨
谢灵运
谢照
谢燮
谢牧
谢理
谢琎
谢琯樵
谢琼
谢琼树
谢瑛
谢瑱
谢用宾
谢留育
谢直
谢省
谢瞻
精选古诗
临安道中别弟文美
高阳窥园有感
尝稻有怀舍弟
秋夜述怀
题风烟雪月梅
出塞二首
陇外寄答李道甫二首
去妇词二首
古诗名句
日落卢龙迷古戍,天寒白马走空城
不堪重理玄晖咏,极目澄江似练平
齐云宫观景阳楼,尽入隋家作蒋州
下若溪寒明月夜,后庭花落隔江秋
疏钟梦断犹疑响,红泪看余独不流
何事高情江仆射,摄山泉石恣淹留
谢公墩上日闲行,四野霜天一倍明
亭馆已空云物丽,寺门相近夕钟清
查古诗
搜索
题丞君山水
作者:
陈繗
朝代:
明
君家一幅画山水,劝我题诗在画里。
我观山水真绝奇,历历江山鲜堪比。
欲比蓬莱山,三岛有其间
。
欲比桃源洞,桃源千古成幻梦。
不是蓬莱山,不是桃源洞。
金陵好风景,只在个中看。
春云入树暮山碧,秋波打空烟水寒。
水光山色交相映,泛泛孤舟几亭榭。
蓑笠巾裾山水间,阿谁还是仁智者。
智者却乐水,仁者须乐山。
乐山寿弥久,乐水乐自宽。
二者自为二,一之良亦难。
君能乐山复乐水,山水两全仁且智。
今看山高兼水长,寿考无疆乐不已。
我今写此为君歌,此歌不入俗人耳。
诗句欣赏
MORE+
天上星辰端历历,胸中楼阁自层层
出处:
昌上人游京师欲言禅林弊事甫入国门若使之去者昌余里人幼岁留吴东郡遗老及颖秀自异者多处其地以予所识闻若承天了天平恩穹窿林开元茂皆可依止遂各一诗以问讯虎丘永从游尤久闻其谢世末为一章以悼六首 其一
作者:
袁桷
朝代:
元
相逢止说前朝事,知是松源第四灯
出处:
昌上人游京师欲言禅林弊事甫入国门若使之去者昌余里人幼岁留吴东郡遗老及颖秀自异者多处其地以予所识闻若承天了天平恩穹窿林开元茂皆可依止遂各一诗以问讯虎丘永从游尤久闻其谢世末为一章以悼六首 其一
作者:
袁桷
朝代:
元
青鞋高挂天平壁,指点云门三两峰
出处:
昌上人游京师欲言禅林弊事甫入国门若使之去者昌余里人幼岁留吴东郡遗老及颖秀自异者多处其地以予所识闻若承天了天平恩穹窿林开元茂皆可依止遂各一诗以问讯虎丘永从游尤久闻其谢世末为一章以悼六首 其二
作者:
袁桷
朝代:
元
禅榻已容黄叶覆,诗瓢从把碧苔封
出处:
昌上人游京师欲言禅林弊事甫入国门若使之去者昌余里人幼岁留吴东郡遗老及颖秀自异者多处其地以予所识闻若承天了天平恩穹窿林开元茂皆可依止遂各一诗以问讯虎丘永从游尤久闻其谢世末为一章以悼六首 其二
作者:
袁桷
朝代:
元
晓风残月千村橹,细雨疏烟隔水舂
出处:
昌上人游京师欲言禅林弊事甫入国门若使之去者昌余里人幼岁留吴东郡遗老及颖秀自异者多处其地以予所识闻若承天了天平恩穹窿林开元茂皆可依止遂各一诗以问讯虎丘永从游尤久闻其谢世末为一章以悼六首 其二
作者:
袁桷
朝代:
元
我向京城疑老尽,吴山清浅越山浓
出处:
昌上人游京师欲言禅林弊事甫入国门若使之去者昌余里人幼岁留吴东郡遗老及颖秀自异者多处其地以予所识闻若承天了天平恩穹窿林开元茂皆可依止遂各一诗以问讯虎丘永从游尤久闻其谢世末为一章以悼六首 其二
作者:
袁桷
朝代:
元
独木山寮不出门,一瓶一钵送朝昏
出处:
昌上人游京师欲言禅林弊事甫入国门若使之去者昌余里人幼岁留吴东郡遗老及颖秀自异者多处其地以予所识闻若承天了天平恩穹窿林开元茂皆可依止遂各一诗以问讯虎丘永从游尤久闻其谢世末为一章以悼六首 其三
作者:
袁桷
朝代:
元
岩迷鸟迹千崖泣,松吼龙吟万壑奔
出处:
昌上人游京师欲言禅林弊事甫入国门若使之去者昌余里人幼岁留吴东郡遗老及颖秀自异者多处其地以予所识闻若承天了天平恩穹窿林开元茂皆可依止遂各一诗以问讯虎丘永从游尤久闻其谢世末为一章以悼六首 其三
作者:
袁桷
朝代:
元
掩息端如鸡抱子,爱閒屡见竹生孙
出处:
昌上人游京师欲言禅林弊事甫入国门若使之去者昌余里人幼岁留吴东郡遗老及颖秀自异者多处其地以予所识闻若承天了天平恩穹窿林开元茂皆可依止遂各一诗以问讯虎丘永从游尤久闻其谢世末为一章以悼六首 其三
作者:
袁桷
朝代:
元
海门月落寒潮急,准拟乘槎与共论
出处:
昌上人游京师欲言禅林弊事甫入国门若使之去者昌余里人幼岁留吴东郡遗老及颖秀自异者多处其地以予所识闻若承天了天平恩穹窿林开元茂皆可依止遂各一诗以问讯虎丘永从游尤久闻其谢世末为一章以悼六首 其三
作者:
袁桷
朝代:
元
玉几峰头第一枝,老禅吃吃我深知
出处:
昌上人游京师欲言禅林弊事甫入国门若使之去者昌余里人幼岁留吴东郡遗老及颖秀自异者多处其地以予所识闻若承天了天平恩穹窿林开元茂皆可依止遂各一诗以问讯虎丘永从游尤久闻其谢世末为一章以悼六首 其四
作者:
袁桷
朝代:
元
曾将铁杵敲冰骨,似怪铅刀割蜜脾
出处:
昌上人游京师欲言禅林弊事甫入国门若使之去者昌余里人幼岁留吴东郡遗老及颖秀自异者多处其地以予所识闻若承天了天平恩穹窿林开元茂皆可依止遂各一诗以问讯虎丘永从游尤久闻其谢世末为一章以悼六首 其四
作者:
袁桷
朝代:
元
法外无心犹涉解,句中有眼即成疑
出处:
昌上人游京师欲言禅林弊事甫入国门若使之去者昌余里人幼岁留吴东郡遗老及颖秀自异者多处其地以予所识闻若承天了天平恩穹窿林开元茂皆可依止遂各一诗以问讯虎丘永从游尤久闻其谢世末为一章以悼六首 其四
作者:
袁桷
朝代:
元
袈裟不展蒲团稳,此是开元妙总持
出处:
昌上人游京师欲言禅林弊事甫入国门若使之去者昌余里人幼岁留吴东郡遗老及颖秀自异者多处其地以予所识闻若承天了天平恩穹窿林开元茂皆可依止遂各一诗以问讯虎丘永从游尤久闻其谢世末为一章以悼六首 其四
作者:
袁桷
朝代:
元
我识虎丘三十年,精神霄汉鹘张拳
出处:
昌上人游京师欲言禅林弊事甫入国门若使之去者昌余里人幼岁留吴东郡遗老及颖秀自异者多处其地以予所识闻若承天了天平恩穹窿林开元茂皆可依止遂各一诗以问讯虎丘永从游尤久闻其谢世末为一章以悼六首 其五
作者:
袁桷
朝代:
元
机当危处即烧印,语到尽时难续弦
出处:
昌上人游京师欲言禅林弊事甫入国门若使之去者昌余里人幼岁留吴东郡遗老及颖秀自异者多处其地以予所识闻若承天了天平恩穹窿林开元茂皆可依止遂各一诗以问讯虎丘永从游尤久闻其谢世末为一章以悼六首 其五
作者:
袁桷
朝代:
元
路涉两岐空有泣,溪流一滴竟无传
出处:
昌上人游京师欲言禅林弊事甫入国门若使之去者昌余里人幼岁留吴东郡遗老及颖秀自异者多处其地以予所识闻若承天了天平恩穹窿林开元茂皆可依止遂各一诗以问讯虎丘永从游尤久闻其谢世末为一章以悼六首 其五
作者:
袁桷
朝代:
元
双峰古树苍藤罥,时有子规啼彻天
出处:
昌上人游京师欲言禅林弊事甫入国门若使之去者昌余里人幼岁留吴东郡遗老及颖秀自异者多处其地以予所识闻若承天了天平恩穹窿林开元茂皆可依止遂各一诗以问讯虎丘永从游尤久闻其谢世末为一章以悼六首 其五
作者:
袁桷
朝代:
元
山人归去意何如,八尺方床自卷舒
出处:
昌上人游京师欲言禅林弊事甫入国门若使之去者昌余里人幼岁留吴东郡遗老及颖秀自异者多处其地以予所识闻若承天了天平恩穹窿林开元茂皆可依止遂各一诗以问讯虎丘永从游尤久闻其谢世末为一章以悼六首 其六
作者:
袁桷
朝代:
元
侧岸采茶敲石火,隔峰剪竹溜清渠
出处:
昌上人游京师欲言禅林弊事甫入国门若使之去者昌余里人幼岁留吴东郡遗老及颖秀自异者多处其地以予所识闻若承天了天平恩穹窿林开元茂皆可依止遂各一诗以问讯虎丘永从游尤久闻其谢世末为一章以悼六首 其六
作者:
袁桷
朝代:
元
我观山水真绝奇,历历江山鲜堪比。
欲比蓬莱山,三岛有其间。
欲比桃源洞,桃源千古成幻梦。
不是蓬莱山,不是桃源洞。
金陵好风景,只在个中看。
春云入树暮山碧,秋波打空烟水寒。
水光山色交相映,泛泛孤舟几亭榭。
蓑笠巾裾山水间,阿谁还是仁智者。
智者却乐水,仁者须乐山。
乐山寿弥久,乐水乐自宽。
二者自为二,一之良亦难。
君能乐山复乐水,山水两全仁且智。
今看山高兼水长,寿考无疆乐不已。
我今写此为君歌,此歌不入俗人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