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诗人
董康绶
董循
董德元
董必武
董思凝
董思恭
董恂
董恢
董敦逸
董敬舆
董文
董文涣
董文甫
董文骥
董斯张
董新策
董旭
董昙
董晓山
董朴
董杞
董楷
董榕
董樵
董正官
董正扬
董武子
董沛
董法海
董淑贞
精选古诗
喜王起侍郎放牒
寒食书事二首其一
寒食书事二首其二
寒食内宴二首其一
寒食内宴二首其二
寒食夜寄姚侍郎
朝日敕赐百官樱桃
游襄阳山寺
古诗名句
好风吹未已,一夕放芙蕖
忽在白云上,如浮沧海中
云消常作雪,天近但闻风
谁问栖禅宅,曾为避暑宫
道人偏笑客,何事入寒空
阿育王山古灵窟,奇气独辟天南垂
千年灵秀蕴不发,乃与佛氏留军持
支离老树独高踞,佛塔偶寄冰霜姿
查古诗
搜索
五惜其二
作者:
韩上桂
朝代:
明
二惜曰:披典坟以逖览,有往哲之高踪。
太上禀德于天性,其次敛节于陶镕。
恒履贞而迪吉,罔投径以即凶。
何吾生之独闇,变往度而苟从。
当其闻礼过庭,执经负笈。
傍璧沼以栖迟,分藜灯而讲习。
亦尝仰止高山,纵观大海。
惕屋漏以兴怀,望尘纷而恐浼。
岁月互换,轨辙多岐。
珠以泥汨,金逐煅亏。
厌守方之困束,乐放浪以游移。
遂托意漆园,驾声柱下。
等毫末于太山,喻万物于一马。
认仁义为骈支,薄礼教为虚假。
又况韵学染指,绮语驰情。
将张末队,谋抗雄旌。
屈宋供其驱策,崔张恣其讥评。
遂谓吐凤未工,雕龙尚陋。
花开花落,时赓野鸟之吟,云去云来,或代天孙之绣。
钵响在而篇成,烛痕新而句就。
于是豪心顿长,逸兴转浓。
淋漓杯酒,跌宕谈锋。
同座骇其论说,旁观哂其形容。
崔瑗座右之铭,卫武初筵之戒。
篑每隳于垂成,泉将沦于胥败。
令遂往而弗还,诚不知其所届。
嗟乎诡迹易炫,矩步难遵。
木从绳则直,马受勒斯驯。
诗书礼乐,总生人之布菽,滑稽放诞,实世道之荒蓁。
用钩吻以延龄,借羊皮而补貉。
愚夫且谓弗宜,智士而云可作。
在昔周处,斩蛟誓志。
亦有戴渊,投剑归义。
闻微言而忽惺,受严规而靡弃。
割积习之牵缠,證本来之清粹。
并能流声史籍,作则士林。
就当时而共啧,历异代以同钦。
大道伊何,迷途未远。
譬彼农夫,是穮是蓘。
苟夜气之能滋,愿含芳于岁晚。
诗句欣赏
MORE+
坐失繁华春可惜,转添衰惫老堪憎
出处:
元夕郡巾招观灯不赴
作者:
薛蕙
朝代:
明
风流那比高门客,寂寞翻如苦行僧
出处:
元夕郡巾招观灯不赴
作者:
薛蕙
朝代:
明
欲写诗篇酬节序,短檠垂灭砚生冰
出处:
元夕郡巾招观灯不赴
作者:
薛蕙
朝代:
明
曾傍瓜田搆药栏,欲凭光景慰衰残
出处:
西亭宗室送白牡丹一本走笔书此寄谢
作者:
薛蕙
朝代:
明
聊同楚客怜芳草,敢冀梁园送牡丹
出处:
西亭宗室送白牡丹一本走笔书此寄谢
作者:
薛蕙
朝代:
明
老病只疑花解笑,春风预想雪成团
出处:
西亭宗室送白牡丹一本走笔书此寄谢
作者:
薛蕙
朝代:
明
攀援不减三株树,报答真惭双玉盘
出处:
西亭宗室送白牡丹一本走笔书此寄谢
作者:
薛蕙
朝代:
明
谯国城南稍又东,一丘新买卧衰翁
出处:
自赋常乐园一首
作者:
薛蕙
朝代:
明
人非九品羲皇上,园似千花佛界中
出处:
自赋常乐园一首
作者:
薛蕙
朝代:
明
隐几自堪消永日,褰裳何待御泠风
出处:
自赋常乐园一首
作者:
薛蕙
朝代:
明
文章习气今应尽,著意题诗也未工
出处:
自赋常乐园一首
作者:
薛蕙
朝代:
明
使君拥传西征日,孤鹤依依恋主鸣
出处:
孔汝锡得陜右少参邸报台中旧养一鹤俄鸣舞而去汝锡感而赋诗因同作一首
作者:
薛蕙
朝代:
明
阶下起为垂翅舞,云间去作断肠声
出处:
孔汝锡得陜右少参邸报台中旧养一鹤俄鸣舞而去汝锡感而赋诗因同作一首
作者:
薛蕙
朝代:
明
几年枉沐乘轩宠,五里能忘返顾情
出处:
孔汝锡得陜右少参邸报台中旧养一鹤俄鸣舞而去汝锡感而赋诗因同作一首
作者:
薛蕙
朝代:
明
颍水今朝应暂别,缑山他日会相迎
出处:
孔汝锡得陜右少参邸报台中旧养一鹤俄鸣舞而去汝锡感而赋诗因同作一首
作者:
薛蕙
朝代:
明
满榻尘埃两鬓丝,六年懒赋一篇诗
出处:
辛卯春日作
作者:
薛蕙
朝代:
明
非关多病捐文字,实恐无闻近死期
出处:
辛卯春日作
作者:
薛蕙
朝代:
明
何物乾坤能不朽,此生精力欲安施
出处:
辛卯春日作
作者:
薛蕙
朝代:
明
春来忽有挥毫兴,正是风花烂漫时
出处:
辛卯春日作
作者:
薛蕙
朝代:
明
肺气新年何太频,掩关风雨动经旬
出处:
病起偶作
作者:
薛蕙
朝代:
明
太上禀德于天性,其次敛节于陶镕。
恒履贞而迪吉,罔投径以即凶。
何吾生之独闇,变往度而苟从。
当其闻礼过庭,执经负笈。
傍璧沼以栖迟,分藜灯而讲习。
亦尝仰止高山,纵观大海。
惕屋漏以兴怀,望尘纷而恐浼。
岁月互换,轨辙多岐。
珠以泥汨,金逐煅亏。
厌守方之困束,乐放浪以游移。
遂托意漆园,驾声柱下。
等毫末于太山,喻万物于一马。
认仁义为骈支,薄礼教为虚假。
又况韵学染指,绮语驰情。
将张末队,谋抗雄旌。
屈宋供其驱策,崔张恣其讥评。
遂谓吐凤未工,雕龙尚陋。
花开花落,时赓野鸟之吟,云去云来,或代天孙之绣。
钵响在而篇成,烛痕新而句就。
于是豪心顿长,逸兴转浓。
淋漓杯酒,跌宕谈锋。
同座骇其论说,旁观哂其形容。
崔瑗座右之铭,卫武初筵之戒。
篑每隳于垂成,泉将沦于胥败。
令遂往而弗还,诚不知其所届。
嗟乎诡迹易炫,矩步难遵。
木从绳则直,马受勒斯驯。
诗书礼乐,总生人之布菽,滑稽放诞,实世道之荒蓁。
用钩吻以延龄,借羊皮而补貉。
愚夫且谓弗宜,智士而云可作。
在昔周处,斩蛟誓志。
亦有戴渊,投剑归义。
闻微言而忽惺,受严规而靡弃。
割积习之牵缠,證本来之清粹。
并能流声史籍,作则士林。
就当时而共啧,历异代以同钦。
大道伊何,迷途未远。
譬彼农夫,是穮是蓘。
苟夜气之能滋,愿含芳于岁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