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诗人
王竹修
王竹臞
王策
王筠
王箴舆
王籍
王粲
王粹
王素
王素云
王素娥
王素行
王素音
王紫绶
王絪
王綵
王繁
王纥
王约
王纬
王纯臣
王纲
王纶
王绂
王绅
王绍
王绍元
王绍兰
王绍宗
王绍燕
精选古诗
蒙恩复畀明道祠寄呈赵克勤吏部三首其三
蒙恩复畀明道祠寄呈赵克勤吏部三首其二
蒙恩复畀明道祠寄呈赵克勤吏部三首其一
蒙恩除大蓬一首
蒜溪
路傍桃树
酬净慈纲上人三首其三
酬净慈纲上人三首其二
古诗名句
黄巾豕突如游釜,赤子饥驱亦弄池
鼓枻中流需共济,邛须也恐办装迟
猎猎秋髭霜满颧,未行先已挂秦烟
无人能识骑牛气,有字须题落雁巅
儒眼尽他酣百二,客身总不入三千
归来莫道囊如洗,定有雍州帖一船
绿泛新醅酒,红添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查古诗
搜索
莲花山吟
作者:
丘逢甲
朝代:
清
须弥山势趋中华,南来到海奇而葩。
不知何年碧海上,变现出此青莲花。
罡风吹花忽山立,山灵直取花为家。
群山万叶护花起,濛濛海气生青霞。
玲珑藕孔达海眼,中辟洞穴藏龙蛇。
偶传花妖骇世耳,时见仙药胎灵芽。
筠篮采药有山客,洞天琪草寻三桠。
山深往往遇灵境,异果或得安期瓜。
仙翁在山工造梦,纷纷鼠穴行牛车。
峰头布席作重九,幕天夜转星河斜。
人间万梦一夕聚,蝶愁蚁喜争相哗。
山灵醒眼观幻相,岁岁见惯宁嗟呀。
空青终古此山色,众星遍阅恒河沙。
或云文山昔登此,帝舟南望天之涯。
花中世界忽破碎,胡尘满眼空咨嗟。
力图南徼存帝统,荒山走处人争誇。
千年来者少此客,薜萝山鬼应相揶。
我归于潮已四载,看山未得探幽遐。
近游偶泛北溪棹,海风淅淅吹蒹葭。
苍山忽现菡萏色,直倚天半云难遮。
青鞋布袜意先往,泊舟径欲穷嵢岈。
千村万落出山下,山光青尽连桑麻。
一庵傍麓佛貌古,老僧云气生袈裟。
香厨石泉沁寒碧,松枝閒拾烹山茶。
绕庵微径转愈上,山农冬暖方烧畬。
岩苔半脱过虎迹,林香未散喧蜂衙。
于时身入莲花里,眼中山势尤盘拿。
天空海阔见真面,独立万古何槎枒!登山未半全势出,祗觉雄秀无能加。
天池玉井俨在目,奇石离立如辟邪。
慨将灵秘贶我觌,此意既拜山灵嘉。
竟让文山凌绝顶,山灵亦恐吾疵瑕。
林间选石久坐眺,苍然暮色催栖鸦。
下山回望留后约,山月送客明归槎。
梦神趾离夕引我,洞天仙乐陈皇娲。
须臾緤马碧云顶,山河历历隆而洼。
云中缥缈瞰人世,目厌战气腾蛮蜗。
愿化莲花作台坐,海上与佛同结跏。
诗句欣赏
MORE+
参天栝柏翠重重,鱼钥閒扃落日钟
出处:
五日天坛社集
作者:
张萱
朝代:
明
何事严阍横虎豹,时闻太液竞鱼龙
出处:
五日天坛社集
作者:
张萱
朝代:
明
凉蜩响切釐宫草,独鹤拳联辇路松
出处:
五日天坛社集
作者:
张萱
朝代:
明
令节正逢边堠急,游光分佩厌兵锋
出处:
五日天坛社集
作者:
张萱
朝代:
明
朝回花下鸟嘤嘤,夹路笙歌沸锦棚
出处:
五日天坛社集
作者:
张萱
朝代:
明
遗俗又看悬虎艾,殊恩久已罢枭羹
出处:
五日天坛社集
作者:
张萱
朝代:
明
九天紫府开中箓,五字丹书乞上清
出处:
五日天坛社集
作者:
张萱
朝代:
明
日永坛花闲不扫,香风时送步虚声
出处:
五日天坛社集
作者:
张萱
朝代:
明
丽日芳游散玉珂,相将采拾市婆娑
出处:
五日天坛社集
作者:
张萱
朝代:
明
虚廊自閟松杉影,古殿长檠鹤鹳窠
出处:
五日天坛社集
作者:
张萱
朝代:
明
故国炎蒸丹荔熟,乡心迢递白云多
出处:
五日天坛社集
作者:
张萱
朝代:
明
但能把酒呼朋辈,不用挥毫吊汨罗
出处:
五日天坛社集
作者:
张萱
朝代:
明
爽荐金飙暑已残,高云歛色露华漙
出处:
八月十四夜社集闻警
作者:
张萱
朝代:
明
一年此夕秋将半,万里中天客共看
出处:
八月十四夜社集闻警
作者:
张萱
朝代:
明
猎骑正嘶秦塞影,惊乌空绕汉宫寒
出处:
八月十四夜社集闻警
作者:
张萱
朝代:
明
风尘且自悲摇落,满地青山愧鹖冠
出处:
八月十四夜社集闻警
作者:
张萱
朝代:
明
客馆芳尊好共醺,玉街凉月正纷纷
出处:
八月十四夜社集闻警
作者:
张萱
朝代:
明
却怜合晕萦纤翳,尚觉清辉缺一分
出处:
八月十四夜社集闻警
作者:
张萱
朝代:
明
飞盖喜无风雨妒,□□□□□□□
出处:
八月十四夜社集闻警
作者:
张萱
朝代:
明
高楼思妇砧方急,欲谱霓裳不忍闻
出处:
八月十四夜社集闻警
作者:
张萱
朝代:
明
不知何年碧海上,变现出此青莲花。
罡风吹花忽山立,山灵直取花为家。
群山万叶护花起,濛濛海气生青霞。
玲珑藕孔达海眼,中辟洞穴藏龙蛇。
偶传花妖骇世耳,时见仙药胎灵芽。
筠篮采药有山客,洞天琪草寻三桠。
山深往往遇灵境,异果或得安期瓜。
仙翁在山工造梦,纷纷鼠穴行牛车。
峰头布席作重九,幕天夜转星河斜。
人间万梦一夕聚,蝶愁蚁喜争相哗。
山灵醒眼观幻相,岁岁见惯宁嗟呀。
空青终古此山色,众星遍阅恒河沙。
或云文山昔登此,帝舟南望天之涯。
花中世界忽破碎,胡尘满眼空咨嗟。
力图南徼存帝统,荒山走处人争誇。
千年来者少此客,薜萝山鬼应相揶。
我归于潮已四载,看山未得探幽遐。
近游偶泛北溪棹,海风淅淅吹蒹葭。
苍山忽现菡萏色,直倚天半云难遮。
青鞋布袜意先往,泊舟径欲穷嵢岈。
千村万落出山下,山光青尽连桑麻。
一庵傍麓佛貌古,老僧云气生袈裟。
香厨石泉沁寒碧,松枝閒拾烹山茶。
绕庵微径转愈上,山农冬暖方烧畬。
岩苔半脱过虎迹,林香未散喧蜂衙。
于时身入莲花里,眼中山势尤盘拿。
天空海阔见真面,独立万古何槎枒!登山未半全势出,祗觉雄秀无能加。
天池玉井俨在目,奇石离立如辟邪。
慨将灵秘贶我觌,此意既拜山灵嘉。
竟让文山凌绝顶,山灵亦恐吾疵瑕。
林间选石久坐眺,苍然暮色催栖鸦。
下山回望留后约,山月送客明归槎。
梦神趾离夕引我,洞天仙乐陈皇娲。
须臾緤马碧云顶,山河历历隆而洼。
云中缥缈瞰人世,目厌战气腾蛮蜗。
愿化莲花作台坐,海上与佛同结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