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诗人
宋至
宋若华
宋若宪
宋若昭
宋茂初
宋荦
宋蒙
宋褧
宋讷
宋词
宋诩
宋谦
宋贶
宋赫
宋辅仁
宋辉
宋远
宋迪
宋逑
宋逸
宋道
宋道玙
宋金华
宋铣
宋雍
宋鸣珂
宋鸣璜
宋鸣谦
宋鼎
宋齐丘
精选古诗
赤枣子其一
赤枣子其二
定风波
南乡子其一
南乡子其二
南乡子其三
南乡子其四
南乡子其五
古诗名句
天风清响交,夜月凉阴堕
兴来援素琴,扫石松间坐
一弹舞鹤翔,再鼓流泉和
铿锵古调谐,清绝俗耳破
曲中万籁寂,遥见仙人过
举手招赤松,轻举谁能那
寿峰何崔嵬,盘谷结苍翠
所以空门徒,往往禀冲粹
查古诗
搜索
河决
作者:
石介
朝代:
宋
昆崙山最大,峨峨横绝域。
黄河地下来,汹汹不可测。
河伯一发怒,擘开昆崙石。
水出东北陬,浩渺无涯极。
平地水行疾,九州如咫尺。
汤汤势滔天,黎元多沈溺。
上贻尧心忧,四岳举鲧塞。
鲧用汩彝伦,九载无成绩。
尧怒不能治,遂行羽山殛。
有子其曰禹,命使嗣父职。
洛中得龟书,九畴文甲坼。
禹乃乘四载,周游视水迹。
百川各复道,九河皆开辟。
禹功既已成,水患方兹息。
窃思大禹意,河九为远策。
况云杀其溢,闻之孔安国。
三代逾千年,所以无灾厄。
战国争土疆,诸侯用诈力。
迁徙无常岁,湮沦不可识。
堤障遏水势,沟渠绝地脉。
禹道不复究,河流有壅隔。
频为中国患,不国不安席。
从官徒负薪,河伯弗受璧。
斫尽淇园竹,安救瓠子役。
民力殚将竭,国材耗亦剧。
四方竞上疏,群臣争筹画。
田鼢方为相,书来多持扼。
岂顾天下利,惟以私田惜。
贾让不为用,延年亦见斥。
如何圣人功,千载复不得。
皇宋运熙泰,四圣崇道德。
百蛮皆臣顺,万物遂生殖。
七八十年閒,人不闻金革。
惟兹澶滑郡,河决亦云亟。
常记天禧中,山东与河北。
藁秸赋不充,遂及两京侧。
骚然半海内,人心愁惨戚。
河平未云几,堤防有穴隙。
流入魏博閒,高原为大泽。
良田百万顷,尽充鱼鳖食。
救之成劳费,不救悲隐恻。
吾君为深虑,不食到日昃。
我忝窃寸禄,素餐堪自责。
不负一畚土,私辄逃丁籍。
又无一言长,万分有裨益。
与世同浮沈,随群甘默默。
亦或中夜思,斯民苦瘦瘠。
四年困蝗旱,五谷饵蝥蠈。
年来风雨时,才得一秋麦。
手足犹疮痍,饥肤未丰硕。
若待四体肥,斯民无愁色。
不然寻九河,故道皆历历。
一劳而永逸,此成功无斁。
或可勿复治,顺其性所适。
徙民就宽肥,注水灌戎狄。
试听刍荛言,三者君自择。
诗句欣赏
MORE+
天涯好邻并,不觉宦情微
出处:
林咨伯太史移居北邻作此奉简
作者:
区大相
朝代:
明
自从服官后,耕稼废田园
出处:
田家即事
作者:
区大相
朝代:
明
偶出看农事,高谈坐树根
出处:
田家即事
作者:
区大相
朝代:
明
暝云捎雨急,归雀掠檐喧
出处:
田家即事
作者:
区大相
朝代:
明
立望牛羊径,依然谷口村
出处:
田家即事
作者:
区大相
朝代:
明
人天若远近,欲往更沉沉
出处:
晚渡浑河寻宝林寺
作者:
区大相
朝代:
明
问水寻沙界,看山入宝林
出处:
晚渡浑河寻宝林寺
作者:
区大相
朝代:
明
板桥昏骇马,松径晚惊禽
出处:
晚渡浑河寻宝林寺
作者:
区大相
朝代:
明
此是西来路,恒河更几深
出处:
晚渡浑河寻宝林寺
作者:
区大相
朝代:
明
平明驱下泽,昏黑渡危桥
出处:
暮投宝林禅室赠彻上人
作者:
区大相
朝代:
明
只为迷方久,非关觉路遥
出处:
暮投宝林禅室赠彻上人
作者:
区大相
朝代:
明
莲灯明丈室,香饭具僧瓢
出处:
暮投宝林禅室赠彻上人
作者:
区大相
朝代:
明
不待闻钟梵,先令尘虑消
出处:
暮投宝林禅室赠彻上人
作者:
区大相
朝代:
明
老僧延客处,松色映袈裟
出处:
题宝林寺宾上人兰若
作者:
区大相
朝代:
明
禅坐栖山鸟,经行踏涧花
出处:
题宝林寺宾上人兰若
作者:
区大相
朝代:
明
烟萝侵径狭,溪水到门斜
出处:
题宝林寺宾上人兰若
作者:
区大相
朝代:
明
莫谓无车马,津梁涉更赊
出处:
题宝林寺宾上人兰若
作者:
区大相
朝代:
明
云门披雾磴,石脉响流泉
出处:
香山寺
作者:
区大相
朝代:
明
殿阁衔山转,香萝拂径悬
出处:
香山寺
作者:
区大相
朝代:
明
盘松低覆地,复道上摩天
出处:
香山寺
作者:
区大相
朝代:
明
黄河地下来,汹汹不可测。
河伯一发怒,擘开昆崙石。
水出东北陬,浩渺无涯极。
平地水行疾,九州如咫尺。
汤汤势滔天,黎元多沈溺。
上贻尧心忧,四岳举鲧塞。
鲧用汩彝伦,九载无成绩。
尧怒不能治,遂行羽山殛。
有子其曰禹,命使嗣父职。
洛中得龟书,九畴文甲坼。
禹乃乘四载,周游视水迹。
百川各复道,九河皆开辟。
禹功既已成,水患方兹息。
窃思大禹意,河九为远策。
况云杀其溢,闻之孔安国。
三代逾千年,所以无灾厄。
战国争土疆,诸侯用诈力。
迁徙无常岁,湮沦不可识。
堤障遏水势,沟渠绝地脉。
禹道不复究,河流有壅隔。
频为中国患,不国不安席。
从官徒负薪,河伯弗受璧。
斫尽淇园竹,安救瓠子役。
民力殚将竭,国材耗亦剧。
四方竞上疏,群臣争筹画。
田鼢方为相,书来多持扼。
岂顾天下利,惟以私田惜。
贾让不为用,延年亦见斥。
如何圣人功,千载复不得。
皇宋运熙泰,四圣崇道德。
百蛮皆臣顺,万物遂生殖。
七八十年閒,人不闻金革。
惟兹澶滑郡,河决亦云亟。
常记天禧中,山东与河北。
藁秸赋不充,遂及两京侧。
骚然半海内,人心愁惨戚。
河平未云几,堤防有穴隙。
流入魏博閒,高原为大泽。
良田百万顷,尽充鱼鳖食。
救之成劳费,不救悲隐恻。
吾君为深虑,不食到日昃。
我忝窃寸禄,素餐堪自责。
不负一畚土,私辄逃丁籍。
又无一言长,万分有裨益。
与世同浮沈,随群甘默默。
亦或中夜思,斯民苦瘦瘠。
四年困蝗旱,五谷饵蝥蠈。
年来风雨时,才得一秋麦。
手足犹疮痍,饥肤未丰硕。
若待四体肥,斯民无愁色。
不然寻九河,故道皆历历。
一劳而永逸,此成功无斁。
或可勿复治,顺其性所适。
徙民就宽肥,注水灌戎狄。
试听刍荛言,三者君自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