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诗人
湛汎
湛濯之
湛若水
湛贲
湛道山
湡禅师
源乾曜
源光裕
源禅师
源际
溥儒
溥光
溥叔明
溥杰
溥洽
溥畹
滕㢗
滕传胤
滕倪
滕元发
滕塛
滕宗谅
滕岑
滕岑父
滕斌
滕毅
滕涉
滕潜
滕珂
滕珦
精选古诗
狱中柬黄畏斋杨巍材陈是庵
邑中同人招饮西山草堂即事
过六贞女墓
李苍水司训长乐以罗浮蝶茧数双及茧布见寄云布即蝶茧所成翼日蝶出茧中五色纷翍玩对之间因成一律寄谢其意
夏至夜即事
仲冬十三日赣儿受室率成一律示之
赣儿受室承诸公赠诗赋答
送孔樵岚宰乐昌
古诗名句
安得哦松来,撚髭同觅句
宦情随推移,世事分限域
帝城冠盖会,千里或咫尺
赏僚尽英贤,了事即馀日
念我契阔情,招邀见怀忆
春事日光辉,湖山好颜色
徐行失前骑,可望不可即
徜徉大堤上,徙倚长桥侧
查古诗
搜索
蝶恋花
作者:
晏几道
朝代:
宋
卷絮风头寒欲尽,坠粉飘红,日日成香阵。
新酒又添残酒困,今春不减前春恨。
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
恼乱层波横一寸,斜阳只与黄昏近。
初捻霜纨生怅望,隔叶莺声,似学秦娥唱。
午睡醒来慵一晌,双纹翠簟铺寒浪。
雨罢蘋风吹碧涨,脉脉荷花,泪脸红相向。
斜贴绿云新月上,弯环正是愁眉样。
庭院碧苔红叶遍,金菊开时,已近重阳宴。
日日露荷凋绿扇,粉塘烟水澄如练。
试倚凉风醒酒面,雁字来时,恰向层楼见。
几点护霜云影转,谁家芦管吹秋怨。
喜鹊桥成催凤驾,天为欢迟,乞与初凉夜。
乞巧双蛾加意画,玉钩斜傍西南挂。
分钿擘钗凉叶下,香袖凭肩,谁记当时话。
路隔银河犹可借,世间离恨何年罢。
碧草池塘春又晚,小叶风娇,尚学娥妆浅。
双燕来时还念远,珠帘绣户杨花满。
绿柱频移弦易断,细看秦筝,正似人情短。
一曲啼乌心绪乱,红颜暗与流年换。
碾玉钗头双凤小。
倒晕工夫,画得宫眉巧。
嫩曲罗裙胜碧草。
鸳鸯绣字春衫好。
三月露桃芳意早。
细看花枝,人面争多少。
水调声长歌未了。
掌中杯尽东池晓。
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
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
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
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
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
残杏枝头花几许,啼红正恨清明雨。
尽日沉香烟一缕,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
远信还因归燕误,小屏风上西江路。
千叶早梅夸百媚,笑面凌寒,内样妆先试。
月脸冰肌香细腻,风流新称东君意。
一捻年光春有味,江北江南,更有谁相比。
横玉声中吹满地,好枝长恨无人寄。
金剪刀头芳意动,彩蕊开时,不怕朝寒重。
晴雪半消花□□,晓妆呵尽香酥冻。
十二楼中双翠凤,缥缈歌声,记得江南弄。
醉舞春风谁可共,秦云已有鸳屏梦。
笑艳秋莲生绿浦,红脸青腰,旧识凌波女。
照影弄妆娇欲语,西风岂是繁花主。
可恨良辰天不与,才过斜阳,又是黄昏雨。
朝落暮开空自许,竟无人解知心苦。
碧落秋风吹玉树,翠节红旌,晚过银河路。
休笑星机停弄杼,凤帏已在云深处。
楼上金针穿绣缕,谁管天边,隔岁分飞苦。
试等夜阑寻别绪,泪痕千点罗衣露。
碧玉高楼临水住,红杏开时,花底曾相遇。
一曲阳春春已暮,晓莺声断朝云去。
远水来从楼下路,过尽流波,未得鱼中素。
月细风尖垂柳渡,梦魂长在分襟处。
梦入江南烟水路。
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
睡里消魂无说处。
觉来惆怅消魂误。
欲尽此情书尺素。
浮雁沈鱼,终了无凭据。
却倚缓弦歌别绪。
断肠移破秦筝柱。
黄菊开时伤聚散。
曾记花前,共说深深愿。
重见金英人未见。
相思一夜天涯远。
罗带同心闲结遍。
带易成双,人恨成双晚。
欲写彩笺书别怨。
泪痕早已先书满。
诗句欣赏
MORE+
东游期泰岱,南眺梦苏杭
出处:
呈鹿太公一百韵
作者:
魏学洢
朝代:
明
卓荦谈名胜,飞扬羡裹粮
出处:
呈鹿太公一百韵
作者:
魏学洢
朝代:
明
繇来垂宦橐,一意事田庄
出处:
呈鹿太公一百韵
作者:
魏学洢
朝代:
明
负雪灵椿勍,临风玉树芳
出处:
呈鹿太公一百韵
作者:
魏学洢
朝代:
明
旁观咸色动,语次却神伤
出处:
呈鹿太公一百韵
作者:
魏学洢
朝代:
明
自叹衰颓日,常依慈母傍
出处:
呈鹿太公一百韵
作者:
魏学洢
朝代:
明
视阴催食至,抚背讯衣凉
出处:
呈鹿太公一百韵
作者:
魏学洢
朝代:
明
母子互相察,晨昏习以常
出处:
呈鹿太公一百韵
作者:
魏学洢
朝代:
明
弄孩纷蹀躞,怡老巧相羊
出处:
呈鹿太公一百韵
作者:
魏学洢
朝代:
明
五世驩焉聚,百龄稳可望
出处:
呈鹿太公一百韵
作者:
魏学洢
朝代:
明
潘舆俄息驾,陶幕掩空房
出处:
呈鹿太公一百韵
作者:
魏学洢
朝代:
明
境熟疑犹在,悲来悟已亡
出处:
呈鹿太公一百韵
作者:
魏学洢
朝代:
明
含辛收拄杖,抆泪对匡床
出处:
呈鹿太公一百韵
作者:
魏学洢
朝代:
明
声咽堪酸鼻,余闻更断肠
出处:
呈鹿太公一百韵
作者:
魏学洢
朝代:
明
蒿忧谌罔极,蓂算讵为殇
出处:
呈鹿太公一百韵
作者:
魏学洢
朝代:
明
怪事凭空降,吾亲罥世殃
出处:
呈鹿太公一百韵
作者:
魏学洢
朝代:
明
触邪师廌角,搆祸起貂珰
出处:
呈鹿太公一百韵
作者:
魏学洢
朝代:
明
缇骑奔腾出,槛车竭蹶忙
出处:
呈鹿太公一百韵
作者:
魏学洢
朝代:
明
只身羁犴狴,酷暑困桁杨
出处:
呈鹿太公一百韵
作者:
魏学洢
朝代:
明
大命危于线,严威灼若汤
出处:
呈鹿太公一百韵
作者:
魏学洢
朝代:
明
新酒又添残酒困,今春不减前春恨。
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
恼乱层波横一寸,斜阳只与黄昏近。
初捻霜纨生怅望,隔叶莺声,似学秦娥唱。
午睡醒来慵一晌,双纹翠簟铺寒浪。
雨罢蘋风吹碧涨,脉脉荷花,泪脸红相向。
斜贴绿云新月上,弯环正是愁眉样。
庭院碧苔红叶遍,金菊开时,已近重阳宴。
日日露荷凋绿扇,粉塘烟水澄如练。
试倚凉风醒酒面,雁字来时,恰向层楼见。
几点护霜云影转,谁家芦管吹秋怨。
喜鹊桥成催凤驾,天为欢迟,乞与初凉夜。
乞巧双蛾加意画,玉钩斜傍西南挂。
分钿擘钗凉叶下,香袖凭肩,谁记当时话。
路隔银河犹可借,世间离恨何年罢。
碧草池塘春又晚,小叶风娇,尚学娥妆浅。
双燕来时还念远,珠帘绣户杨花满。
绿柱频移弦易断,细看秦筝,正似人情短。
一曲啼乌心绪乱,红颜暗与流年换。
碾玉钗头双凤小。
倒晕工夫,画得宫眉巧。
嫩曲罗裙胜碧草。
鸳鸯绣字春衫好。
三月露桃芳意早。
细看花枝,人面争多少。
水调声长歌未了。
掌中杯尽东池晓。
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
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
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
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
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
残杏枝头花几许,啼红正恨清明雨。
尽日沉香烟一缕,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
远信还因归燕误,小屏风上西江路。
千叶早梅夸百媚,笑面凌寒,内样妆先试。
月脸冰肌香细腻,风流新称东君意。
一捻年光春有味,江北江南,更有谁相比。
横玉声中吹满地,好枝长恨无人寄。
金剪刀头芳意动,彩蕊开时,不怕朝寒重。
晴雪半消花□□,晓妆呵尽香酥冻。
十二楼中双翠凤,缥缈歌声,记得江南弄。
醉舞春风谁可共,秦云已有鸳屏梦。
笑艳秋莲生绿浦,红脸青腰,旧识凌波女。
照影弄妆娇欲语,西风岂是繁花主。
可恨良辰天不与,才过斜阳,又是黄昏雨。
朝落暮开空自许,竟无人解知心苦。
碧落秋风吹玉树,翠节红旌,晚过银河路。
休笑星机停弄杼,凤帏已在云深处。
楼上金针穿绣缕,谁管天边,隔岁分飞苦。
试等夜阑寻别绪,泪痕千点罗衣露。
碧玉高楼临水住,红杏开时,花底曾相遇。
一曲阳春春已暮,晓莺声断朝云去。
远水来从楼下路,过尽流波,未得鱼中素。
月细风尖垂柳渡,梦魂长在分襟处。
梦入江南烟水路。
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
睡里消魂无说处。
觉来惆怅消魂误。
欲尽此情书尺素。
浮雁沈鱼,终了无凭据。
却倚缓弦歌别绪。
断肠移破秦筝柱。
黄菊开时伤聚散。
曾记花前,共说深深愿。
重见金英人未见。
相思一夜天涯远。
罗带同心闲结遍。
带易成双,人恨成双晚。
欲写彩笺书别怨。
泪痕早已先书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