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诗人
贺循
贺德英
贺怜怜
贺承
贺振能
贺敱
贺文标
贺朝
贺洁
贺涛
贺炳
贺甫
贺知章
贺祥麟
贺绿
贺若弼
贺裳
贺言
贺贻孙
贺遂亮
贺遂涉
贺道庆
贺钦
贺铸
贺颜登
贾云华
贾仲颖
贾似道
贾充
贾公望
精选古诗
绛都春元日
满庭芳元宵
玉漏迟通宵
喜迁莺清明
东风齐着力花朝
绕佛阁四月八日浴佛
瑞龙吟端午
贺新郎七夕
古诗名句
唐文中世未变古,燕许偶俪为班扬
次山之文可也简,此颂未追周鲁商
禄山滔天等穷浇,春秋之法诛无将
骋兵二字斥边将,此语岂足惩奸强
末篇三章颇辞费,笔力不复能铿锵
磨崖勒铭亦何有,反复自赞乃尔详
向来各人过许与,举世附和无雌黄
淮西仆碑无墨客,惜哉不得逢钟王
查古诗
搜索
从军行
作者:
戴叔伦
朝代:
唐
丈夫四方志,结发事远游。
远游历燕蓟,独戍边城陬。
西风垄水寒,明月关山悠。
酬恩仗孤剑,十年弊貂裘。
封侯属何人,蹉跎雪盈头。
老马思故枥,穷鳞忆深流。
弹铗动深慨,浩歌气横秋。
报国期努力,功名良见收。
诗句欣赏
MORE+
瓣香一缕断复续,风伯为我传峨岷
出处:
重九日为庚辰岁昙阳仙师化辰敬成长歌一章志感
作者:
王世贞
朝代:
明
玉京斟酌沆瀣酒,浊世消渴支离人
出处:
重九日为庚辰岁昙阳仙师化辰敬成长歌一章志感
作者:
王世贞
朝代:
明
云君倘为下阊阖,霞䍐倏见扶飙轮
出处:
重九日为庚辰岁昙阳仙师化辰敬成长歌一章志感
作者:
王世贞
朝代:
明
老生行脚粗已备,芒鞋布衲青纶巾
出处:
重九日为庚辰岁昙阳仙师化辰敬成长歌一章志感
作者:
王世贞
朝代:
明
不辞蹑景渡彼岸,眼底一众俱迷津
出处:
重九日为庚辰岁昙阳仙师化辰敬成长歌一章志感
作者:
王世贞
朝代:
明
更祈仙伴有邹子,大吹黍律回阳春
出处:
重九日为庚辰岁昙阳仙师化辰敬成长歌一章志感
作者:
王世贞
朝代:
明
陵阳山头黄鹤池,夜半呼鹤仙人骑
出处:
赵君自练川广文迁宰石埭石埭汉陵阳也窦先生子明以循吏仙去君素好道请于乩而得仙篆金丹四百字故以拟之
作者:
王世贞
朝代:
明
仙人拍手上天去,丹台朱实时累累
出处:
赵君自练川广文迁宰石埭石埭汉陵阳也窦先生子明以循吏仙去君素好道请于乩而得仙篆金丹四百字故以拟之
作者:
王世贞
朝代:
明
汝乡麟脯那用擘,吾家玉棺不得奇
出处:
赵君自练川广文迁宰石埭石埭汉陵阳也窦先生子明以循吏仙去君素好道请于乩而得仙篆金丹四百字故以拟之
作者:
王世贞
朝代:
明
窦令不来赵令至,古今亦是须臾事
出处:
赵君自练川广文迁宰石埭石埭汉陵阳也窦先生子明以循吏仙去君素好道请于乩而得仙篆金丹四百字故以拟之
作者:
王世贞
朝代:
明
案头黄老五千言,囊底素书四百字
出处:
赵君自练川广文迁宰石埭石埭汉陵阳也窦先生子明以循吏仙去君素好道请于乩而得仙篆金丹四百字故以拟之
作者:
王世贞
朝代:
明
双凫肯似孤鹤孤,劝君且赴尚书会
出处:
赵君自练川广文迁宰石埭石埭汉陵阳也窦先生子明以循吏仙去君素好道请于乩而得仙篆金丹四百字故以拟之
作者:
王世贞
朝代:
明
三月一出游季园,千奇万丽攒雕栏
出处:
吾师宁斋先生南园牡丹之盛冠绝吴中而皆师之长郎君手植中有白牡丹一株曰尺素者尤奇丽因作长歌纪之并赠长君
作者:
王世贞
朝代:
明
纷纷红紫尽辟易,中有一株白牡丹
出处:
吾师宁斋先生南园牡丹之盛冠绝吴中而皆师之长郎君手植中有白牡丹一株曰尺素者尤奇丽因作长歌纪之并赠长君
作者:
王世贞
朝代:
明
初疑龙池宴,罢舞双成盘
出处:
吾师宁斋先生南园牡丹之盛冠绝吴中而皆师之长郎君手植中有白牡丹一株曰尺素者尤奇丽因作长歌纪之并赠长君
作者:
王世贞
朝代:
明
又似洗头盆,暂卸天女冠
出处:
吾师宁斋先生南园牡丹之盛冠绝吴中而皆师之长郎君手植中有白牡丹一株曰尺素者尤奇丽因作长歌纪之并赠长君
作者:
王世贞
朝代:
明
姑射寒生雪肤粟,郁仪风细霓裳单
出处:
吾师宁斋先生南园牡丹之盛冠绝吴中而皆师之长郎君手植中有白牡丹一株曰尺素者尤奇丽因作长歌纪之并赠长君
作者:
王世贞
朝代:
明
河宗攻玉乍成斗,鲛室泪珠丛作团
出处:
吾师宁斋先生南园牡丹之盛冠绝吴中而皆师之长郎君手植中有白牡丹一株曰尺素者尤奇丽因作长歌纪之并赠长君
作者:
王世贞
朝代:
明
优钵昙名亦浪语,璚花么么何足观
出处:
吾师宁斋先生南园牡丹之盛冠绝吴中而皆师之长郎君手植中有白牡丹一株曰尺素者尤奇丽因作长歌纪之并赠长君
作者:
王世贞
朝代:
明
太真霞脸大醉色,睹此亦学江妃酸
出处:
吾师宁斋先生南园牡丹之盛冠绝吴中而皆师之长郎君手植中有白牡丹一株曰尺素者尤奇丽因作长歌纪之并赠长君
作者:
王世贞
朝代:
明
远游历燕蓟,独戍边城陬。
西风垄水寒,明月关山悠。
酬恩仗孤剑,十年弊貂裘。
封侯属何人,蹉跎雪盈头。
老马思故枥,穷鳞忆深流。
弹铗动深慨,浩歌气横秋。
报国期努力,功名良见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