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不能养我一辈子,为何如此娇惯我

    前些天电视中有一则新闻:一个妈妈含辛茹苦把儿子养大,儿子大学毕业后很快就有了工作。可是,他总是干不到一个月就辞职,总是抱怨工作任务繁重,早上要早起,晚上要加班,太苦,太累,受不了。两年了,儿子心安理得地赋闲在家,要么上网打打游戏,要么用妈妈不多的工资去社会上消遣时日。对于妈妈的指责,他振振有词地说:“如果你不能养活我一辈子,为什么从小对我那么娇惯?”

    这个新闻播出后,很多家长陷入了沉思,自己家里有没有这种潜在的危机?老人们常说:“小亏不吃吃大亏,小苦不吃吃大苦。”如果我们怕孩子吃苦,而承担孩子该承担的责任,虽然免掉了孩子的哭闹和纠缠,却剥夺了孩子培养良好品格和发展自我能力的机会,那就是很大的危害了。

    父母要有让孩子吃苦的意识。

    孩子学走路时,不要总是扶着他,由父母扶着练习走路的孩子学会走路所花的时间比那些自己去练习走的孩子所花的时间要长。

    孩子三岁,上街的时候就要让他帮你提东西。孩子到了五六岁,就要让他扫地擦桌子,并告诉他如何节省用电,还可以教他们整理自己的房间。

    孩子上学,告诉他们一些简单的安全知识,要他们自己走路上学,放学自己回来,要他节约文具的开支。

    孩子放学后,要他顺便到菜场去买菜,以便减轻父母的压力。

    假日里让孩子洗洗马桶,知道臭和脏是生活的一部分。

    适当让孩子干粗活和重活,知道父母需要他们照顾。

    孩子上中学,要管理好自己的生活费,钱就这么多,超支了只能挨饿。

    培养孩子各种生活技能,让他们有很强的动手能力。

    孩子十五岁左右,要他在家里或到外面打工,锻炼自己,接触社会,培养吃苦精神。

    父母要舍得让孩子去吃这些苦。

    孩子要自立。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意志,减少对他人的依赖。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

    在家里,自己獨立完成自己的生活起居,打扫自己的房间,清理自己的物品等;学习上,自己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心理上要独立。

    家长不能代替孩子去考虑问题,要尊重孩子的意见,这样孩子能独立思考问题,能有主见。从而为孩子以后的成功打下基础。

    父母主动与孩子一起吃苦。只知道享受的父母,是不可能培养出一个能“吃苦”的孩子的。所以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参加体育运动,如一起打球,一起游泳,一起旅游,这样可以增加与孩子沟通的机会,同样让孩子得到锻炼。能吃苦来自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的积累,来自一件件没有妥协退让的小事情。

    比如,天气很冷,孩子今天不打算去幼儿园,父母不迁就孩子,顶着寒风带着孩子去幼儿园。烈日炎炎,晚上回家很累了,父母会和孩子像平常一样去冲凉,而不是倒头便睡。孩子和父母跑步,再有十几米就要到达预定的终点了,孩子喘着气不想再跑。父母鼓励着孩子,一起奔到终点。实际上,吃苦的精神就来自这最后的咬牙坚持之中。

    对孩子的吃苦教育,要讲究方式方法,“虎妈”“狼爸”“鹰爸”不足学。

    父母需先估量孩子吃苦之力而后才行吃苦之教,需尊重孩子意愿而不强迫命令,需身体力行发挥榜样的作用而不能只动嘴不动手。

    人生漫长的路要靠他们自己走,困难也得靠他们自己解决。总有一天,他们要自己面对这个社会,担负家庭的责任。让孩子吃点儿苦,受点儿折腾,是为他们将来的人生旅途走得平稳顺畅做储能蓄势的准备。这样,在他们踏入社会后,在风雨人生中,才能够充分实现自身价值。

猜你喜欢
  • 读初中的时候,班上有两个女生闻名全校:一个是杨丽丽,一个是苏小薇。前者因为傲视群雄的学习成绩,永远霸占着学校的第一名。后者因为性格张扬,着装奇特,让老师无比头痛而为大家所熟知。就是这样看起来完全不着边的两个人,据说两家还是亲戚关系,住得也挺...
  • 上帝经过一座繁华的城市时,在一家酒店门外看到了三个衣衫褴褛的乞丐,他们不断地向往来的人们乞讨,但没人理他们。上帝觉得他们挺可怜的,打算帮助他们。于是上帝在他们面前现身了,乞丐们茫然地望着上帝。于是上帝对他们说:“我是无所不能的上帝,我看到了...
  • 回老家时,我参加了高中同学的聚会。高中的时候,我的学习成绩在班里处于中下游,高考的时候,连个大专都没考上,读的是中专。我们班长那个时候学习非常好,考上了重点本科,毕业后,在市内一家单位做办事员,不久前单位精减人员,他刚刚下岗。我是开着私家车...
  • 有一对年轻的夫妇,他们很穷。唯一的财产是一只老母鸡,不久他们的孩子出生了,这样一来他们的生活就更加困难了。于是他们只能起早贪黑地出去干活赚钱。可是他们的孩子怎么办哪?只能请家里的老母鸡帮忙照看了。老母鸡很乐意帮助这对夫妇俩,因为这样做夫妇俩...
  • 丽莎是生活在英国伦敦的一名女孩,大学毕业后,和好友安娜开起了一家裙装店。尽管店内装修得温馨舒适,裙子的款式也琳琅满目,但开业半个月,只卖出了两条裙子。这样下去,她们不但赚不到钱,连租金也会支付不起。正当丽莎心急如焚之际,安娜兴冲冲地跑来,手...
  • 职高毕业后,我没能在城市里找到一份可以养活自己的工作,又不想回到家乡继续“养羊生孩子盖房”的故事,于是我下定决心,自己创业。当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一个城里的同学时,他就像听到一个幽默故事那样开心地笑了:“创业?你的意思是混口饭吃是吗?”我说是...
  • 我第一次接触台球,是因为我爸爸。当时我们家楼下有个小卖铺,店里面有两张北方的那种黑八球台,一开始看大人们玩,我不知道这是个什么东西,看不懂规则,我就知道把那球打进去,就挺好玩的。后来我也想上去试试,但是我肯定不会跟他们玩,我就到边上那张坏的...
  • 岁月不居,镂空着父亲。但他对孩子的呵护,依然固若金汤,无坚可摧。——题记她是村里第一个大学生,毕业后,如愿地留在了省城。这一消息不胫而走,在闭塞的小山村里,成为议论的焦点。你家祖坟冒烟,如今娃儿在省城有了出息,快要接你享清福咯。众人标榜之下...
  • 突遭车祸,准大学生命悬一线王亦恺1986年出生在丹阳市一个普通职工家庭,自幼聪明伶俐,什么东西一学就会,自上学开始,从小学到高中,成绩在班级里一直名列前茅,尤其数学成绩格外优秀,曾获得过全国“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大赛银牌、“江苏省数学竞赛”...
  • 2014年4月1日,福州一中王同学收到了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有同学听说后,说:“别信他,今天是愚人节。”同学们知道,王同学学习不是最好,写作文不拿手,演讲也一般,玩电脑也不行,可以说没有什么很突出的地方,就是爱泡方便面,美国大学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