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猫和老鼠合伙-格林童话

    有一只猫认识了一只老鼠,便对它大谈特谈自己是多么喜欢老鼠,原意和它交朋友,弄得老鼠终于同意和猫住在一起,共同生活。“我们得准备过冬的东西了,不然我们到冬天会挨饿的,”猫说,“至于你嘛,我的小老鼠,哪里也不要去,我真怕你会被什么老鼠夹子夹住。”老鼠接受了猫的好建议,于是它们买来了一罐猪油,然而两个人都不知道该把猪油放在什么地方。它们左思考右思考,最后猫说:“我觉得这猪油放在教堂里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因为谁也不敢偷教堂里的东西。我们把猪油藏在祭坛下,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决不动它。”猪油罐就这样被放到了安全的地方。可是没过多久,猫开始想吃猪油了,便对老鼠说:“小老鼠,我想跟你说点事。我的表姐刚刚生了一个小宝宝,还请我当小宝贝的教母。那小宝贝全身雪白,带着一些褐色的斑点。我要抱着它去接受洗礼,所以今天要出去一下,你一个人在家看家,好吗?”“好的,好的,”老鼠说,“你尽管去吧。要是有什么好吃的东西,千万要记着我。我很想尝一点洗礼时用的红葡萄酒。”这一切当然都不是真的,因为猫并没有表姐,也没有被请去当教母。它直接去了教堂,偷偷爬到猪油罐那里,开始舔呀舔,把顶上一层猪油舔得精光。然后,它在城里的屋顶上散了散步,想碰碰别的运气;接着便躺下来晒太阳。每当想起那罐猪油,它都情不自禁地舔舔自己的嘴唇。它一直等到天黑才回家。“啊,你终于回来了,”老鼠说,“这一天肯定过得很开心吧?”“一切顺利。”猫答道。“你们给那孩子起了什么名字?”“没了顶层!”猫冷淡地说。“没了顶层!”老鼠叫了起来,“这个古怪的名字可不多见。你们家常取这样的名字吗?”“那有什么?”猫说,“不比你的那些教子叫什么‘偷面包屑的’更糟吧?”

    没过多久,猫又想吃猪油了。它对老鼠说:“你得帮我一个忙,再一个人看一次家。又有人请我当教母了,而且这个孩子的脖子上有一道白圈,我实在无法推辞。”好心的老鼠同意了。猫从城墙后面溜进教堂,一口气吃掉了半罐猪油。“什么东西也没有比吃到自己的嘴里更好,”它说,心里对这一天的收获感到很满意。等它到家时,老鼠问道:“这个孩子起的什么名字呀?”“吃了一半,”猫回答。“吃了一半!你在说什么呀?我长这么大了还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样的名字。我敢打赌,就是年历上也不会有这样的名字!”

    不久,猫的嘴巴又开始流口水了,想再去舔一舔猪油。

    “好事成三嘛,”它说,“又有人请我去当教母了。这个孩子除了爪子是白色的,浑身黑黝黝的,连一根白毛都没有。这是好几年才会碰上的事情,你当然会同意我去的,是吗?”“没了顶层!吃了一半!”老鼠回答,“这些名字真怪!我实在弄不明白。”“你白天又不出门,”猫说,“整天穿着深灰色的皮袄,拖着长长的尾巴,坐在家里胡思乱想,当然弄不明白啦!”趁着猫不在家,老鼠把屋子打扫了一下,把东西放得整整齐齐。可是那只馋猫把剩下的猪油吃得干干净净。“人只有把东西吃得干干净净才能放心,”它自言自语地说。它吃得饱饱的,直到天黑了才挺着圆圆的肚子回家。老鼠看到它回来,立刻问它这第三个孩子起的什么名字。“你也不会喜欢这个名字,”猫说,“它叫‘吃得精光’。”“吃得精光!”老鼠叫了起来,“这个名字太令人费解了!我从来没有在书上见过。吃得精光!这是什么意思呢?”它摇摇头,蜷缩起身子,躺下睡着了。

    从此,猫再也没有被邀请去当教母。可是冬天来到了,外面再也找不到任何吃的东西。老鼠想到了它们准备的过冬的东西,便说:“走吧,猫!我们去取储存的猪油吧。我们可以美美吃上一顿。”“是的,”猫回答,“那准会把你美得就像把你那尖尖的舌头伸到窗外去喝西北风一样。”它们动身去教堂,可它们到达那里后,看到猪油罐倒是还在那里,里面却是空的。“天哪!”老鼠说,“我现在终于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你可真是个好朋友!你在去当什么教母的时候,把这猪油全吃光了!先是吃了顶上一层,然后吃了一半,最后……”“你给我住嘴!”猫嚷道,“你要是再罗嗦,我连你也吃了!”“……吃得精光,”可怜的老鼠脱口而出。它刚把话说完,猫就扑到了它的身上,抓住它,把它吞进了肚子。这世界就是这样!

猜你喜欢
  • 在我的一生中我听过很多话,但像烙印一样深刻的话是我父亲对我说的,“征服一个人最好的办法是用心而不是用剑。”我生活在一个叫宛城的一座城池里,我的父亲是城主,那个时候天下属于四分五裂的局势,各个城主都有着吞噬别的城池的念头,但却都不敢占城自居为...
  • 话说汀州城西有一家玻璃店,因老板在府衙有后台,又是城内独门独家行当,生意很是红火。黑心老板雇佣工人,工钱开的都很低,拼命压榨他们的血汗不说,还找了些小孩做学徒,只管饭不给工钱,吃的饭菜比猪食还差,一不小心,就被老板教训打骂,大家敢怒不敢言。...
  • 汀州城,卧龙山,北极楼。每个暮色蔼蔼的黄昏时分,总会准时的响起苍劲有力、惊天动地、气势磅礴、响彻云霄的鼓声,这是在呼唤迟归的人们早点回家,这是在呼唤迟归的鸟儿早点归巢,也是在向那些远去的人们呼唤、致敬。纵使岁月无法不老,鼓声依旧如此温馨,情...
  • (1)海上巡礼休威尔(Sewell)6岁那年,随着渴求安定生活的大家族匆遽地离开了美洲大陆。为避免内战引发的阶级斗争,她们意图横越大西洋向东迁徙。适逢暴风雨来袭,其他同行的船只不得不在狂潮暗涌,雷电交叠中依依靠向临近的海岸线,只有休威尔家的...
  • 鲁中山区,枝繁叶茂,植被很赛。田成山这年五十多岁了,他承包了小马陵村里的一片山林。这片山林他已和老伴在这里耕耘了十几年了,这里的一草一木都牵着他的心,到处那都是撒下了他的汗水。本来这孩子们他们都到城里工作去了,他们都打算让这两位老人到他们那...
  • 村子东头的老铁一生杀牛无数,一把屠牛刀上沾满了鲜血。现在他的年纪已经大了,也想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可是明天是他儿子结婚的大喜之日,老铁决定最后一次杀牛,将牛肉做成各式美味佳肴,大摆筵席,宴请左邻右舍,诚邀亲朋好友,共同见证儿子那激动人心的婚...
  • 天子镇没出过皇帝,连像样的官也没出过,倒是在民国年间出过一个赫赫有名的剃头匠。这剃头匠姓王,年过五旬。他不仅剃头技艺出众,还懂得头部按摩。更有趣的是,每当他的剃刀接触到头发、头皮时,便会发出奇妙的声响。因此,人们不叫他王师傅,而称他为“神刀...
  • 话说北齐天保二年间,林州城西王子庄的王员外家里喜气洋洋,热闹非凡,原来王员外中年喜得贵子,全村的男女老幼都来祝贺。王员外特地请村上老学究为小孩起名:王天。单从名字上就足可看出王家对这个孩子的宠爱之情。富有之家况且又是中年得子,王天在生活上衣...
  •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铁蹄所到之处,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民愤四起,怨声载道。由于我军同日军的交战武器在先进程度和数量方面存在着天渊之别,因此,游击战成为我山区人民反击日军最行之有效的战争方式。敌进我退,敌疲我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我游击队员充...
  • 人最大的悲哀不是身死,而是人活着,心却死了。没有灵魂的躯壳,犹如行尸走肉,活在世上,却比死了还痛苦百倍,千倍。三国,有这样一个谋士,才智也许比不上诸葛亮,周瑜,司马懿,可应该也相差不会太多。如果他的智慧和谋略为曹操所用,也许刘备早就溃不成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