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卧底厨师

    从前,一个荒年间,安平庄有个叫福庆的能烧一手好菜,在当地很有点儿小名气,可到处找不到厨师的活儿。正绝望的时候,知县柳大人忽然传见福庆,说:“我想引荐你去太守府做厨子,这样你工作不就有着落了?”

    福庆一听吓得半死,柳知县哈哈一笑,说:“不瞒你说,是太守让我给他找厨子的。不过,你得答应我一件事。去了之后,除了做厨子,你得随时替我留心太守一家人的举动,一有动静,立刻向我禀报。”

    福庆这才明白,原来柳知县是要自己帮他做事。

    一晃福庆进太守府已经一个多月了,他尽心尽职地做他的厨子,太守果然对他十分满意。只是这些天,他一条信儿也没传给柳知县,总觉得自己有点儿对不住人家。这天,福庆正在忙活儿,太守府的管家来吩咐他道:“明儿是太守五十大寿,本应好好替大人操办,可如今朝廷严令百官诸事不得过于铺张,你就花点儿心思烧一桌好菜,让太守自家人乐呵乐呵。”福庆嘴上答应着,心里不免窃喜:终于有事可向柳知县交差了。

    第二天,太守夫人率家人正要给太守拜寿,忽然下人进来禀报说柳知县求见。福庆心里奇怪:我明明告诉过柳知县,太守做寿不请宾客,他来干什么?

    只见柳知县快步进来,后面还跟着一个衙役。柳知县毕恭毕敬对太守说:“下官求见大人是有紧急公务,打扰大人进餐了,请大人恕罪!”太守朝他摆摆手半开玩笑地说:“你们这些人啊,整天就知道公务公务的,连吃顿饭都不让我安生!”说着,就起身引柳知县去了书房。

    说来也巧,太守和家人的这顿寿宴,就此吃得断断续续起来。因为不时有下属官员来禀报公务。福庆纳闷极了:怎么偏偏会有那么多公务要赶时赶刻来禀报?倒是太守不厌其烦,对每个求见者都笑脸相迎。

    这天,是太守父亲的忌日,福庆两天前就给柳知县传过消息了。柳知县又照例来了,而且这回他前脚刚进,后脚就来了个肥头大耳的官员。柳知县回头一看:“这不是朱知县朱大人吗?”来者惊异道:“你是柳大人?”两人于是寒暄作揖,客气得不得了。柳知县把福庆叫到一旁,沉着脸问道:“今天这日子,那家伙怎么知道的?”福庆也很纳闷:“大人,这朱知县腿脚勤快得很,以往你每次来太守府,他总是后脚到。”柳知县一听脸色气得铁青:“我说福庆,往后太守府再有什么事一定要早禀报。哼,我就不信争不过他!”

    柳知县气哼哼地走后,福庆发了好一阵呆,忽然觉得太守府里的水太深,一股寒气从他骨头缝里冒出来。

    时隔不久,福庆得知太守四公子的生日要到了。福庆想了好久,他不想让自己陷进太守府的深水里,可想到一家老小的生计,最后还是硬着头皮把消息告诉了柳知县。

    四公子做生日这天,先到太守府的竟是那朱知县,身后还跟着两个衙役,“哼哧哼哧”地把一只红漆箱子抬进了府门。而后又来了好多官员,这些人没有一个是空着手来的。至于柳知县,这回是最后一个,不过这次他动静大了,带着四个衙役,抬着两只箱子,看上去沉重无比。

    这之后没几天,柳知县就升任到一个富庶大县去做知县了。望着柳知县心满意足的样子,福庆终于明白柳知县和朱知县争的是什么,也明白自己是给柳知县做什么的了。

    在经历了数夜辗转反侧之后,这天,福庆终于鼓起勇气去见柳知县,说:“大人,我思来想去,太守大人总有一天会知道我是你的眼线。我怕以后不得安生,所以想辞行不干了,请大人恩准。”

    柳知县一听,笑道:“福庆,你可真是笨到家了!我给你实话实说吧,实际上,太守对你的身份一清二楚。你想想,厨子哪里没有,干吗要我帮他找?至于那个姓朱的是怎么得到消息的,我也打听过了。太守夫人的一个贴身侍女,是那姓朱的侄女!太守府上的那些花匠、仆人、轿夫等等,说不准也是哪一个的眼线哩!至于太守大人为什么让我们在他身边安插眼线,这你就自个儿想去吧!”

    福庆一听越发急了:“大人,官场上的事我真的不懂!家有多病老母和妻儿需要陪伴,所以,还是恳请大人恩准我回家。”柳知县打量了福庆一眼,冷冷地说道:“你如此决绝要回家,不会单就为这个吧?”福庆迟疑了一下,壮起胆子说:“大人,我、我一家如今虽说有了温饱,可……大人,你就让我走吧!”福庆说完,转身要走,柳知县叫住了他:“好,既然你不想干,我也不留你,只是你知道的太多了!”福庆心里一咯噔,立刻听出了柳知县的话外之音,颤声说:“柳大人,你、你……”

    柳知县冷笑道:“你帮了我的大忙,我该好好谢你才是啊!”他朝两边衙役一招手:“来人,给我的同乡上杯好酒!”酒端上来了,柳知县双手举杯,道:“福庆,我敬你一杯,你就把它喝了吧!”福庆顿时眼泪直流:“大人,小民命似草贱,毫不足惜,可家里老母、妻儿真的离不开小人啊!大人,我这就让你放心!”说着,他掏出一把锋利的小刀,左手拽舌,右手狠命一割,随着一声惨叫,福庆满口流血,倒在地上。柳知县惊呆了,半晌才挥挥手说:“这酒不喝也罢,你走吧!”望着福庆踉踉跄跄走出大堂的背影,柳知县手一挥,那杯酒洒在地上,立刻腾起一股碧绿的火苗……

猜你喜欢
  • 小李喜不自禁的小跑着,一个劲儿的往阿强身上贴:“知道吗,知道吗,那猪头又感冒了!”阿强随声一搭:“感冒了好哇,感冒了,猪头就改‘吼’为‘哼’了”“喂!你们说谁——谁感冒了?”没想到小李跟阿强的话被尖嘴猴听见了,但他不知道他俩说的是谁,于是就...
  • 因病休学半年的我再次重返校园,来到新的班级,我对同学还都不是非常了解。不过,经过短短的几天相处,我在这个班交了朋友,他叫王刚。因为我们两个人回家的方向一致,但是,他家要比我家远的多!不过放学后我们依然常常一起回家。我发现这个王刚有一个习惯,...
  • “乌塔卡!!!”“砰!”疼痛,一句不知名的骂喊,伴随着剧烈的撕裂感传来。后背的衣服被一件件突破,冷风灌入衣中,高速旋转的弹头绞碎我的血肉——穿胸而过。大脑一片空白,我本以为我会在意识模糊中死去。但在这一刻,眼中的世界竟然如此清晰,却迟缓无比...
  • 二毛当上某局一把手后,侄儿小宝第一次到办公室找他办事。待小宝把事说完,二毛蹩着嘴,沉思了片刻,“这事可怕不好办。”小宝甚是不解,“二叔,这件事对你来说就是小菜一碟,有什么难为情的嘛?”只见二毛拍着侄儿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小宝啊,不是二叔...
  • 王二毛的家在市郊的柳条村,虽说是个小村庄,但是一点都不闭塞,有好几条公路通过。这里空气清新,环境宜人,是很好的修身养性之地。这些年来,王二毛在工厂打过工,做过小生意,但都不太如意。思来想去,决定利用村里的大水沟当起了养鱼专业户。别看他平时傻...
  • 初中毕业后,王二在镇上的地砖厂打了两年砖坯。看到同龄人都去了城里,上学的上学,打工的打工,自己那颗年轻的心也禁不住跃跃欲试了。春节刚过,便怀揣着打砖坯挣来的五百元钱进了城。城里真热闹。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王二心想:这么热闹的地方,还愁找不到...
  • 有一只残疾狗,每天都卧在巷子的边上。因为少了一条腿,走起路来一倒一倒的,看上去甚是可怜。某日,一位妇女领着她家的小狗在街上闲逛。那位妇女的小狗看到巷子边上的残疾狗,嘴里便“汪汪”两声便扑过去,咬住了残疾狗的脖子。残疾狗发出“呜呜”的叫声。那...
  • 张文娟正坐在炕上给儿子喂奶,突然手机响了,她从炕上拿起手机一看来电号码便知到是叫她去打麻将,按了一下接听键不等对方说话她说:“你们稍等一会儿,我把儿子哄睡着就来了。”说完把手机原放在炕上。儿子睡着了,张文娟从炕上拿来手机装进口袋,脚步轻轻地...
  • 故事得从5年前说起,那年,市委部署了干部下乡,要求市直机关,一个单位帮扶一个贫困村,至少派出两名干部,其中还要求有一名处级干部,时间是一年。下乡艰苦,不如坐在机关里舒服,没人愿去,每次派人都挺费劲,所以,每次老徐都自告奋勇,仨,是一个,俩,...
  • 这几天,苏州电视台一直在播放本市某某大型超市因关门歇业而抛售羽绒服的广告,广告称著名品牌的羽绒服100元就可以买到两件。我的妻子倒是羽绒服需要更新换代了,可那些个清仓处理的积压货品怎能包装在她的身上呢?我于是硬拉着爱妻直奔一家被国家工商局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