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只打架的公鸡

    为了争占母鸡,两只公鸡打了起来,其中一只把另一只打跑了。那只被打败的只好躲进有遮盖的地方,那只打胜的却飞到高墙上大喊大叫。这时一只鹰猛飞过来,将他抓了去。这以后,那只被打败的公鸡平平安安地占有了那些母鸡。

    这故事说明,傲慢给人带来危害,谦卑给人恩惠。
猜你喜欢
  • 吕宗强爱唱山歌,村里人却说他好吃懒做、游手好闲,背地里叫他二流子。宗强妈原是唱采茶调的,所以宗强从小就会三百六十调,每调十首民歌,共三千六百首;字字句句、唱得分明;嗓子高亢、洪亮,能随情、随性,随人、随景、随物来唱。那年,跟柳叶儿上桃花岭放...
  • 上回咱们说了大杂院的第三进院子里刘三轮和小野三村的故事。那个北京解放前的地下党员陈玉书在牺牲后第六十四年才得以获得烈士的称号,也算是对她在天之灵的一个小小的慰藉。后来电影《集结号》上映了,有人就说:这片子的灵感就是编剧从咱们大杂院里得来的。...
  • 月上柳梢,劳作了一天的塔沟村人借着点夜风,三五成群地坐在门前纳凉,有一句没一句地唠着嗑,时不时地警惕着什么。就在上个月,山那边的白云村、牛草村等、好几个村子都遭了洗劫,还死伤了不少人。忽然,人喊马叫,人们一惊,知道担心的事儿终于发生了。十多...
  • 李雪大学毕业后,进了一家私人公司。这家公司在城郊,是一家专门制售各种音像制品的地下工厂。主要通过一些神通广大的中间商依靠自己的关系和势力推销公司的产品,因此中间商脸色十分重要,如果心情愉快,不但货物销得快,资金回笼也及时,反之,工厂连发工资...
  • 残破衰败的广场,一尊高高耸起的雕像,指引着芸芸众生穿越世态炎凉。这是个旧广场,多年未修。旁边有一湖无人管理,臭气难闻,所以这里白天人烟稀少”,老远就能看见一个老乞丐孤零零地坐在广场的拐角处。老乞丐七十多岁,长须白发,是个瞎子。他...
  • 一老顺子的儿子改革开放初期,村里有个人叫老顺子,老顺子有个儿子叫小顺子。小顺子读书是两天打鱼三天晒网,十六七岁了,小学还没毕业。不过老顺子不急,反而开导小顺子说:公社里有个主任,小时候鼻涕趿拉的,三个字认不全,他爹逢年过节给干部送东西,干部...
  • 宋绍兴年间,吴兴城的大富翁莫百万,年老体衰,一命归西,正在家中停柩发丧。人称五虎兄弟的宋礼、张朝、牛三、周丙、王瘪子之流,认为天赐良机不可错过,密谋挑起莫百万的私生子和莫家的遗产争夺,想从中大捞一笔。当下,五虎兄弟兴冲冲地直奔莫百万私生子的...
  • 江湾镇首富楚江秋,招女婿出新花样。他出一道难题,门前搭个高台,请镇上名流、百姓作证,让那些小伙儿登台做题。做对了,不论贫富美丑,只要年龄相当、身体健康,即可成为楚江秋的乘龙快婿。消息不胫而走,方圆百多里的小伙子倾巢而来,楚家门前人山人海。楚...
  • 故事发生在民国初年。在竟陵龙尾山西北的何家湾,有个姓何的老汉。他一无家产,二无田产,却是耍猴的好把式。每天只要他带着两个小伙伴——一只叫青青的小猴和一只叫白白的小狗出去遛一圈,总不会落空。一天傍晚,何老汉带着青青、白...
  • 献县秀才张昀,一心要考取功名,但几科下来,都是名落孙山。眼看着自己年龄越来越大,脑子也不如当初灵光,就更加着急,也更加用功,常常是夜以继日,废寝忘食。这日晚上,张昀又在书房中做文章。文章做到一半,但觉才思枯竭,再也做不下去了,抬头一看,见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