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在追求什么

    从前,有一群很富有的年轻人外出郊游,为了解闷,还带了一个能歌善舞的歌女。他们玩了一天,酒足饭饱之后,都睡着了。当他们醒来时,发现歌女带着他们所有的珠宝财物逃走了。于是,他们四处寻找那个逃跑的歌女。

    在森林里,这群年轻人遇到一个静坐的僧人,他们问僧人:有没有看到一个女人经过?僧人没有回答,却反问他们说:你们是应该寻找自己,还是寻找那个女人呢?年轻人听了非常惊讶,觉得这个和尚肯定是疯了。我们要找那个女人,他却让我们找自己。我们就在这里,为什么还要找自己呢?但,他们又好像被什么击中了心灵深处,找自己!

    故事里的那个女人是财与色的代表,而那些年轻人其实就生活在我们中间。

    珍惜已有

    有一个禅师,当他经过村子时,村民总是让他讲笑话,禅师讲完故事,村民们都开怀大笑。下一次,禅师还是讲同样的笑话,村民们互相看看,还是笑了;但是第三次禅师又讲同样的笑话时,村民们再也笑不出来了。

    其实,我们也像那些村民一样,当我们发现一个东西很有趣的时候,就会觉得快乐。但是这种快乐的感觉能维持多久呢?

    你希望有一个豪宅,但当你有豪宅一段时间以后,也觉得没什么特别的。然后,你需要再去寻找能使你快乐的东西。我认识不少美国人,他们家里有很大的豪宅,但是他们几乎从来没有住过,他们总是买了机票,花很多钱去其他国家寻欢作乐。当你爱一个人,娶了她或者嫁给他,会觉得很幸福,所有的生活都变得很美好。但当你习惯了他或者她,你会觉得她不再是你心中的天使,他也不再是你心中的英雄,这一切反而都变成了你的噩梦。

    我们习惯于不珍惜自己拥有的,而去追逐自己没有的东西。为什么要放下当下的喜乐甚至是健康,而追逐其他的目标呢?

    放下你的手机

    有一位朋友说,他两天没有带手机,内心感觉非常平静。通常,我们把手机放下两个小时,都焦虑不已,总是担心有人有急事,我们变成了手机的奴隶。其实,我们也可以把恐惧和焦虑放下。

    禅宗有这样一个故事:两个和尚一起渡河,遇到一个女人也打算过河。但河水很急,她无法趟过,所以她请一个和尚背她过河。一个和尚背一个女人,这在习俗上是不允许的。但是那个年轻的和尚一下就背起了那个女人,过了河,把她放下,继续往寺院走。走了很远的路之后,跟他一起的年长的和尚忍不住问,你怎么能背一个女人过河呢?年轻的和尚说,什么女人啊?年长的和尚说,就是你背她过河的那个女人啊!年轻的和尚说:哦,那个女人啊,我只是渡她过河,早就放下了。你怎么还背着她?

    我们就像那个年长的和尚一样,心里背着包袱。所以,我们应该学习怎么把心里的负担放下,从而得到喜悦和快乐。

    我们总是很忙碌,有很多事情要做。你生命中有很多东西要处理,你一定要学会放下,让喜和乐的感觉出来,这样才能留出时间让自己享受生命。我们把它称为耕耘喜乐。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耕耘喜和乐。有时候我们需要承受巨大的痛苦,痛苦大到让你完全感受不到其他的美好。所以耕耘喜乐,让你有力量承受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痛苦。就像一个体格好的人生病时,如果需要做手术,可以承担。但如果平时体格非常虚弱,小的病痛对你可能也是毁灭性的打击。所以,耕耘喜乐,是非常科学的道理,不是抽象不切实际的幻想。

    我们在追逐什么

    有一位母亲,希望自己的儿子读医科大学,然后成为医生,但是他的孩子并不喜欢这个职业,而妈妈不停地给他压力。在亚洲的家庭观念中,如果孩子不听妈妈的意见,会被视为不孝顺,所以儿子很痛苦地选择了医科大学。读大学的时候,他非常不开心,他知道毕业后将成为医生,但这并不是他想要的。当他拿到医科大学毕业证书的时候,他拿回去给妈妈,他写下:妈妈,这是你想要的,我为你做了。然后,他自杀了。这位妈妈相信,成为医生可以赚很多钱,并得到别人的尊重。这只是她自己的理想,但她希望儿子去实现。其实,现在很多父母都这么做,他们希望孩子成功,按照他们的观念成功,而不了解孩子的真实感受。

    一位僧人看到一群年轻人中的一位拿着一支横笛,就请那个年轻人演奏。年轻人问僧人,你会吹奏吗?僧人说,以前会,但是很久没有玩过了。但是当僧人吹起横笛的时候,声音非常美妙,那是年轻人从未有过的体验,他从笛声中感受到了平和与爱意。年轻人问僧人,为什么你的曲子中能充满爱与和平?僧人回答,当你的身与意中充满爱与平静的时候,你演奏出来的声音自然充满了爱与平静。

    一个人内心如果没有爱与和平,即使他是总统,也会有很多苦受。如果一名护士内心没有足够的爱与慈悲,当她照顾一段时间病人之后,会感觉像虚脱一样,她会把对病人应有的关爱转化成怨恨。

    其实,每个人都有僧人横笛,我们的横笛就是我们的身与意。如果我们愿意耕耘我们内心的爱与和平,那么,我们的言行也会充满爱与和平。当你没有焦虑,无所畏惧的时候,就会感到自由自在。

猜你喜欢
  • 爱因斯坦(1879—1955),出生于德国,父母为犹太人,后加入美国籍。他创立了相对论,是现代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的理论改变了传统的科学体系,开创了一个新时代。然而,他在童年时期,却是很不起眼。除了老师发现他拥有数学天才之外,他是一个迟钝...
  • 王寿彭,字次篯,山东潍县人,清末癸卯年(1903年)状元。他学问既平常,书法亦不足道,其所以能大魁天下,完全是沾了姓名的光。王寿彭原以第三十五名贡士参加殿试,因为次年为甲辰年,是慈禧太后70寿诞,读卷大臣意欲选一名字中含有福禄寿喜之义的人为...
  • 目标是一个追求的目的地,是一个其努力想要得到的结果。动力与目标又有何联系?如果说,达到目标的起点到终点,是一段路,那么这段路的中途便是动力,而起点就是制定目标,终点就是达到目标。很多人都有过这段路的历程。比如:姚明。很多人都知道姚明,高大的...
  • 华盛顿生下来就长了个大鼻子,以后这个又丑又大的鼻子便给他带来不少麻烦。他18岁时又患过天花,皮肤上留下了麻点,更使他的面孔变得不美了。另外,还有一件鲜为人知的事,华盛顿几乎总是板着面孔,很少笑。如果你细心观察一下一元美钞上的华盛顿肖像,你就...
  • 1924年9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出现了一位中国人的身影,题为“20世纪20年代‘中国最强者’”。这是中国人首次登上《时代》封面,他的名字叫吴佩孚。照片上的吴佩孚一身戎装,长脸高额,鼻梁高挺,短短的黑胡子,脸微微朝左,两眼炯炯凝望前...
  • 上穿黑西装,下着LEVIS蓝色牛仔裤,一如既往的休闲、干净、时尚,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西单女孩任月丽在春晚一夜成名后,“伯乐”线永京马上成了媒体关注的人物,他们背后有着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发现“中国艾薇儿”后来交谈得知,女孩叫任月丽,来自河...
  • 董小宛的诗病眼看花愁思深,幽窗独坐抚瑶琴。黄鹂亦似知人意,柳外时时弄好音董小宛小传冒襄,字辟疆,南直隶扬州府泰州如皋县人,生于明万历三十九年(公元1611年)三月十五日。明清时期,如皋城里的冒氏家族人才辈出,是当地的名门望族,也是一个文化世...
  • 顾横波,明末清初鼎鼎大名的“秦淮八艳”中,顾横波1619年-1664年)是地位最显赫的一位,她曾堂皇受诰封为“一品夫人”,柳如是陈圆圆亦有不及;同时,她也是最受争议的一位----据说先有一位与她私订终身的才子由于她的背盟殉情而死,后来她那仕...
  • 卞玉京名赛,又名赛赛,因后来自号“玉京道人”,习称玉京。她出身于秦淮官宦之家,姐妹二人,因父早亡,二人沦落为歌妓,卞赛诗琴书画无所不能,尤擅小楷,还通文史。她的绘画艺技娴熟,落笔如行云,“一落笔尽十余纸”喜画风枝袅娜,尤善画兰。18岁时游吴...
  • 寇白门名湄,字白门,是明末清初的“秦淮八艳”之一。《板桥杂记》曰:“白门娟娟静美;跌宕风流,能度曲,善画兰,相知拈韵,能吟诗,然滑易不能竟学”正是由于白门为人单纯不圆滑,而决定了她在婚恋上的悲剧。崇祯十五年暮春,声势显赫的功臣保国公朱国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