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讨厌一个人,用不着翻脸

    我们这一生,难免会和形形色色的人不期而遇。遇见自己喜欢的人,是难得的幸运;碰到自己讨厌的人,才是生活的常态。然而,种种原因下,我们往往躲不掉讨厌的人,不得不学着与他们相处。看过一个人际关系定律:无论你走到哪个圈子里,遇到讨厌的人的概率都是基本相同的。即使你屏蔽了这个,一定会有新的补上来。所以,面对自己討厌的人,逃避永远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与其被讨厌的人影响情绪和生活,不如学会主动适应环境,与他们自在共处。

    1

    三观不同,用不着翻脸

    朋友小然入职新公司后,跟部门里的一个同事走得很近。她和同事是老乡,年龄也相近,本以为彼此会很合得来。没想到,相处了一段时间,小然发现她们根本聊不到一起。一块吃饭时,她抱怨最近负责的项目赶进度,每天都要加班,对方却说:“就为了一点加班费,至于把自己搞得那么累吗?”小然兴奋地聊起自己喜欢的明星和电视剧,对方却吐槽明星的长相,取笑道:“你居然为了他看这么垃圾的剧?”

    最过分的一次,是小然说自己不想恋爱、结婚,享受目前的独居状态,对方张口就来了一句:“等你嫁不出去成了没人要的老女人,你就知道后悔了。”小然试着反驳过几次,但对方坚持己见,毫不示弱地回怼,令她又气又恼。最后,她不再与之针锋相对,而是有意疏远了她,来往渐渐少了,让她感觉轻松了许多。

    生活里,最令人讨厌的事情,莫过于和频率不同的人对话。生活经历不同,知识储备不同,思维方式和层次也不同,即使费尽口舌,跟对方也说不明白。正如庄子《秋水》篇中所说: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遇到这样的人,不必争辩,也不必翻脸,默默地保持距离,才能各自安好。

    因为三观和层次不一致,再多的争辩也无法得到正确答案,只会白白浪费时间。村上春树说过:“不是所有的鱼,都会生活在同一片海里。”有些人,注定跟你不是一路人,没有必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去纠缠。生命来来往往,遇见想法不同的人,就尽量减少接触;碰到三观不合的人,就学着视而不见。不必勉强自己去分出胜负,只需心平气和地保持距离,从容不迫地做好自己。

    2

    性格不合,应抛开偏见

    心理学上有一个晕轮效应:人们会根据对一个人的初步印象,推论出他的其他特质。也就是说,我们对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只从局部出发,扩散得出整体印象,很容易出现以偏概全的误差。尤其是面对讨厌的人,我们总是习惯全盘否定对方,无视对方的优点,认知也就越来越狭隘。相反,真正有格局的人,会找到对方的优点,忽略对方的缺点,视角就能越来越开阔。

    文化学者马未都就曾说过:“能跟讨厌的人共事,才叫有本事。”年轻时,他有一位朋友,是圈子里年薪最高的。朋友在银行上班,董事长问他能不能跟某位同事一起工作。这位同事性格古怪,是全公司最不受欢迎的人,很多人宁愿辞职也不想跟他共事。但是,朋友认为,备受讨厌的同事却能一直留在公司,一定有过人之处,便立刻答应下来。

    他放下个人的好恶,一心协助同事,让工作得以正常进行。最后,他获得了董事长的青睐,顺利升职加薪。心理学家曾奇峰说过一句话: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与这个世界无关,而与你愿意把它制造成什么样子有关。

    人生漫漫,免不了要跟讨厌的人打交道,与其和讨厌的人针锋相对,不如学会与之相处,达到共赢。我们公司有位市场部主管,好大喜功,刚愎自用,不少人因他辞职,只有小陈愿意追随他工作。其实,小陈最初跟大家一样讨厌他,经常在背后跟人吐槽。后来,他渐渐发现主管的工作能力确实很强,做事不拖沓,再难缠的客户也能被他搞定。而且,小陈发现只要多夸他几句,凡事多顺着他,他也愿意倾囊相授。于是,小陈放下了偏见,虚心向他学习,改进了思考模式和工作方法,半年后就被提拔为了副主管。

    一个真正成熟的人,会从别人的缺点之外看到可取之处;从彼此的不合之外找到共通之处。与对方的缺点抗衡,只会两败俱伤,而与对方的优点和解,才能互惠互利。既然无法改变他人的行为,不如改变自己的偏见,让相处变得更加舒服。

    3

    烂人烂事,要学会放下

    作家冯唐说过:时间太少,好玩儿的事儿太多,从尊重生命的角度,不必纠缠。人生苦短,没必要因为一些讨厌的人、糟糕的事而耿耿于怀,心烦意乱。把有限的时间多用在值得的人和事上,放下别人的错和过去的事,才能解脱自己的心。

    大文豪苏轼和好友章惇因朝廷之争而分道扬镳,成为了彼此的宿敌。在章惇的屡次迫害下,苏轼一路被贬,流落到了瘟疫横行的南方地区。被昔日好友算计,苏轼也曾有过怨愤不满,但他处世豁达,随遇而安,修小屋、种果树,遍尝美食,过得怡然自乐。章惇得知后恼羞成怒,一纸令下,将苏轼贬到了更加艰险的海南,环境极其恶劣,他疾病缠身,九死一生。后来,局势反转,章惇被罢相,苏轼免罪回京。章惇的儿子生怕苏轼回来会报复章家,连夜写信求情。但苏轼的回信中,写下了这样一句话:“但以往者,更说何益,惟论其未然者而已。”

    意思是说,一切就算了吧,过去的事情都不必再提。得知章惇生病,苏轼还随信寄去养生药方,希望他保重身体,早日康复。

    面对章惇带给他的种种伤害,苏轼没有选择原谅,而是决定不再计较。其实,放过别人,就是放过自己。因为一个人的快乐,不在于拥有的多,而在于计较的少。日本作家渡边淳一在《钝感力》中说:不要对日常生活太过敏感。和什么样的人一般见识,你也就是什么水平。一遍遍怨恨欺骗你、辜负你的人,只会让伤口越来越深。把烂人烂事放在心上,苦苦纠缠,其实是在消耗自己。面对讨厌的人,你可以不理睬;面对糟心的事,你可以不原谅,但要学会放下,让生活重获阳光。

    4

    忙着讨厌别人,不如强大自己

    曾经看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讨厌一个人,说明他还在你的视野里,你只有成长自己,才能让他不在你的视野。有些人,任凭你如何努力也无法成为朋友,不必费尽心机地讨好,也不必咬牙切齿地痛恨。

    三观不同,不必强融,只需保持距离;性格不合,不用逃避,尝试寻求共赢;烂人烂事,不要纠缠,学会放过自己。与其沉湎在烦恼和痛苦中,不如把讨厌别人的时间,用来专注当下,提升自己。只有自己变得更优秀,内心更强大,才能把讨厌的人甩在身后,让烦心的事轻易翻篇。

猜你喜欢
  • 小编为大家带来:停驻之哲思阵阵凉风肆意舞动,落叶在转,该往何处转?是第几次因为初三而叹息?频繁的考试,罪恶的排名制你几时消停?看着泛滥的洪水袭来,淹没了别人也淹没了自己,无所谓?那所高校的大门向我们所有人敞开,却只让几个人进去,无奈,倒戈相...
  • 小编为大家带来:每个人都是一段历史每个人都注定了不同的人生,既然早已注定了,那么就无法去做什么更改,就算瞬间转换,也只不是在围绕命运打转。人们总是说一生苦果却无半点作为,人生就这样荒废于晨曦之间。我们曾幻想怎样的仕途前景,又是怎样的功成名就...
  • 小编为大家带来:从太阳山上拾金子”说起那是我很小很小的时候,一吃过晚饭,我就搬一个小板凳,依偎在奶奶怀里,听她给我讲故事。那时候,我家里很穷,一到冬天,就只能吃两顿饭。奶奶整日劳作。望着奶奶那瘦削的脸,不知为什么,我的眼泪会不由...
  • 小编为大家带来:禅茶一味,道悟人生禅意明心茶间道,陌上清涟自清方。——题记凡世浮华,身行其中,莫过于:执念惹尘埃,瘦尽一世霜。待过繁华后,方知意味长。常言道:凡事自有存在的道理,莫需自惊自扰。一直很喜欢这句话,一则因...
  • 小编为大家带来:品味悠悠岁月沏一盏香茗,品尝年的味道,煮一壶醇酒,醉于年的陈香。书一首小诗,墨染年的祝福,享一曲清音,欢唱年的悠扬。年一程岁一程,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每一年都有每一年的茶,每一年都有每一年的酒;每一...
  • 小编为大家带来:向独立微笑依稀记得小时候常听的一首歌《小草》: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从不寂寞,从不烦恼,你看我的伙伴遍及天涯海角简短的歌词写出了小草那平凡、乐观坚强及感恩的一生。作为我们,就应该具备小草的那种精神。每个...
  • 小编为大家带来:被理想所征服的地方如果说理想是什么,我首先会由之产生很多诸如理想性本质的话题,但这里我不再去赘述理想的现实意思,仅把它作为一个标杆,深埋进黑暗得很深沉的地方,引导一批更加需要这种感召力量与渲染力量但在精神上疲倦的人们,登堂入...
  • 小编为大家带来:你的身份在说话这是个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这是个浮萍的年代,这是个有钱就能任性的年间。有时你的身份在说话,若一个人德高望重,事业有成,飞黄腾达;那么场合上即便你一言不发,从容淡定的坐着,仅凭地位已能说明很多若一个人一事无成,一...
  • 小编为大家带来:思想道德在实际中的作用何为思想道?孔子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思想道德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 。他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的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这么...
  • 小编为大家带来:幸福与人生这世界上曾经有位成功者,他疑惑道:我的人生是很成功的,可为何感觉不到幸福?”又有一位平凡人回答他:幸福是需要自己去发现的。”如今,大多数人早已认同了这种观点,我认为,这种观点是一种态度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