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亲晚年的日子

    遗失的记忆

    父亲过世之后,8旬母亲独居故乡的老家,完全没有意愿离开随父亲一住30多年的老地方。

    但从儿女的角度看,任由耄耋之年的母亲独居也不是办法。母亲的身体非常好,虽生得矮小,腰杆却不见弯曲,稍一活动即脸泛红光,一点儿也不像个高龄老太婆。不用戴眼镜就可以看报纸;臼齿虽然缺了一两颗,假牙却是一颗没装过。身体固然很健康,可是她从父亲去世前两三年开始,记忆力衰退得很厉害,同样一件事会一再重复说个不停。

    母亲住在我家的时候,一天中会出现在我书房几次。当走廊传来那独特的拖鞋声时,我立刻知道是母亲来了。她会很见外地说:“不好意思,打搅一下喔。”然后走进我的书房。她雖然已经想好要对我说的话,但每次总是先从讲过不知多少次的话题开场:故乡那边什么人家的女儿要结婚了,不能不送个贺礼;谁说了什么事,希望你也知道一下。

    遗失的爱

    春天的时候,我们商讨了一个计划,所有近亲一起陪着母亲到稍远的地方赏樱,算是庆祝母亲80寿辰的小旅行。先到川奈度假大饭店住一宿,然后绕到下田,在新近开幕的饭店过夜,接着回到老家所在的村庄,一起祭扫父亲的墓。

    这个计划一直没有告知母亲,因为只要让母亲知道,她就会每天从早到晚提这件事,让身边的每一个人都烦不胜烦。尽管如此,也不知道她是从哪里听来的,四月初她就晓得将会和大家一起去伊豆赏樱。出发前几天,她每天早晚都会打电话到我家。看起来母亲非常在乎我们的行程中是不是包括回老家一趟,所以不管谁接的电话,都会跟她保证一定会经过老家,她听了就会说:“哦,那就太好了。”然后立刻忘得一干二净。

    那天晚饭前我们抵达川奈饭店。聚餐之后,大家先回房间稍作休息。我和弟弟走到母亲住的房间,进去一看,母亲坐在床上,姿势就像白天搭电车时一样,安静端坐,手置膝上。

    “明天的计划到底是什么?你们准备到哪里去玩啊?”也不知道是第几遍了,我还是跟母亲耐心解释明天以后的行程,并且说要去祭扫父亲的墓,不过山路较陡,母亲恐怕是上不去的。

    听我这么说,母亲身体前倾,状似在整理床单的褶皱,她低头看着自己的手,说道:“扫墓我就不去了。那边的山路走起来很滑。我是想,今后对你们父亲尽义务的事我就都免了吧,一辈子已经做了很多了。”她抬起头来,凝视着空间的一点,突然又说道:“下雪的时候曾经出去接他,道路都冻结了。”接着,母亲又用同样的语气说道:“以前我每天都要准备便当,为配什么菜伤透了脑筋。”我和弟弟都静静地听着。这种时候我们只能保持沉默。母亲接着说:“还要擦皮鞋,军人的长靿靴擦起来可费力呢。”

    弟弟留意到母亲净回忆和父亲生活中比较辛苦的一面,所以试图也引出其他比较愉悦开朗的话题。

    “我们一起去过园游会,有没有?”但母亲不为所动。

    “还有,军医们的家属也会聚在一起,大家玩得好开心哦。”

    “也许有吧。”

    “抽奖的时候,您还抽到第二大奖呢!”

    “哪有,我可不知道有这样的事哦。”母亲非常用力地摇了摇头。大概真的是毫无印象了。

    弟弟努力回想一些母亲非常开心的昔日片段,不停地向母亲求证。可是母亲几乎都不记得了。没多久,母亲感到不耐烦且不好意思,于是自顾自地说:“哎呀,也该睡了。”随即躺了下来。

    母亲遗失了所有关于欢乐的记忆。同样的,不愉快的记忆也消失无踪。她失去了父亲的爱以及对父亲的爱;父亲对她的颐指气使不再,而她对父亲的冷淡也无存。就此而言,父亲和母亲之间的借贷关系是彻彻底底清理一空了。母亲今天晚上追忆起接父亲、擦军靴、做便当等事情,虽然不是什么劳苦,可是等到年纪大了以后回头一看,有如长年堆积的尘埃一样,那些事也就变成相当的重量积压在母亲的肩上。活着就是这样,时时刻刻都有看得见或看不见的尘埃,飘降到我们肩上,而如今的母亲正在感受它的重量。

猜你喜欢
  • 那年,一过霜降,伯父就带我进了沙漠。这时的狐子,就能当皮子了,虽不是最好的皮子,但已有蠕蠕而生的针毛。这针毛,能保暖,人就从狐身上剥下皮,裹到自家身上。最好的皮子,在三九天,为了抵抗冻死驴的寒冷,老天爷就赐给三九天的狐儿一种针毛,火一样红。...
  • 校长的手机款式老,通话质量差,早该换了,但他是个节俭惯了的人,一直凑合着用。后来经不住朋友的再三劝说,下决心要换了。他舍不得把老的扔了,还打算处理几个钱,于是让一个懂行的朋友估价。朋友说,如果有人掏二百元买,你就赶快把手机给他,这已经是价超...
  • 中华文字多奇趣,古今多少文人墨客玩味其中以为乐。如有一种文字游戏叫拆字”,被广泛用于作诗、填词、撰联,或用于隐语、制谜、酒令等。历史上曾发生过大量的拆字”趣闻,这里选出其中的几条经典趣闻,与各位看官共赏之。江郎年轻时...
  • 刀客端坐在磐石之上,四周是葱郁的竹林,偶尔有鸟啼滑过林梢,为这肃杀的氛围涂抹上一点儿生机。刀客已经在这块磐石上端坐了十年。十年前,青龙山论剑,当时身为青龙派盟主的刀客受到江湖魔头如风的挑战,两人在青龙山下恶战了三天三夜,刀客终因体力不支。被...
  • 清朝末年,现在的甘肃武威市,当时被称作凉州。那时候,凉州的各级衙门通用的刑法是用鞭子抽脊背的鞭挞法”。也就是说,除了死刑犯要杀头之外,其他的罪是用鞭子惩罚,一般不坐牢房。重罪者可打上百鞭子,轻罪者只打几鞭子。当地的执政者之所以不...
  • 去年冬天,我跟着李书记在广东负责收尾工作,主要任务就是清理债权债务,收账还账。那天李书记不在,曹老板走了进来。曹老板是一个大老板,我们欠他二百多万。根据资金收支计划,这一次我们准备付他100万。因为讨价还价已经成了例行公事,我就照例和他谈起...
  • 黄顺自从当上局长,就没有一天闲过。局里的公务倒不怎么繁重,就是应酬多了点,今天去参加一个开业庆典,明天去出席一个落成仪式,日程表排得满满的。每天一走进办公室,桌上总有几张红艳艳的大红请柬等着他定夺,简直有点应接不暇了。当了局长后,黄顺就极少...
  • 宣统元年,一个夏天的早晨,广州城亏本一年多的南园酒家门口贴了一张转让启事,说东家何富云年事已高,酒店无人继承,低价转让。众人正感叹唏嘘,人称乾坤袋”的陈福畴走了过来,上前揭了转让启事:一旦成功接手,还请大家捧个场!”...
  • 张寒玉是个医生,在当地小有名气,行医一辈子,曾收治无数危在旦夕的病人,并一一挽救了他们的性命。靠山屯的刘二嫂,背上生了个疮。当初她慕名找到张寒玉,张寒玉望、闻、问、切”一番后,眉头紧锁,一言不发。张大夫,我这疮厉害吗?&rdqu...
  • 裱匠绝技明穆宗隆庆三年,因为天灾人祸,地处辽西的大宁卫古城(今凌源)也失去往日的辉煌。在关内城隍庙的旁边有一个德记裱店,黑漆的大门,上面钉着两个青铜的兽首。虽然漆面斑驳,铜锈殷然,可是德记裱店四个斗方大字,仍然有种直迫眉睫的气势。德记裱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