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丑父亲,憨父亲

    01

    父亲也很穷:上山干活,往脚上套四五双袜子,脚后跟还露在外面。

    最烦的是,他还很憨。

    父亲没本事。村里其他人都会做点副业,最不济也会到山里采些山货,赚点买盐、买针头线脑的钱。但父亲就只会老实巴交地种田。

    我和哥哥读书要学费,他种的粮食卖不够钱,就种烤烟。种烤烟有很多特别麻烦的工序,最后一个环节是把烟叶晾到特殊的烤房里烤,对温度的要求特别严格。一天24小时,父亲需要每隔一个小时去烤房里添柴火。每年的这个时候,他就有连续四五个月睡不成囫囵觉。

    种烤烟很忙,他吃早饭的时候总是天还没亮,吃晚饭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很久。

    他不吃午饭。90年代方便面出现在村里,他发现那是个好东西,能充饥,还不耽誤时间。他就一箱一箱买回来,当午餐。

    村里的路很烂,不能走大车,只偶尔有村民自己用摩托车改装成三轮车,带着一股黑烟和巨响颠簸着爬上来。要把烤好的烟运出去卖,把种烟用的化肥运回来,全靠父亲的双脚和双肩。

    父亲矮,背着一大捆烟叶走在路上,从背后既看不到头,也看不到脚,仿佛就是烟叶自己在路上走,显得很滑稽。

    有一天他卖了烟,买了方便面回家,半路上遇到一个开着三轮车的熟人,愿意捎他一程。他像蹲厕所一样蹲在改装的车厢里,样子很像古装剧中游街的犯人。回到家里他才发现,方便面不见了。他门都没进,折身下山,沿路去找。

    他再次回家的时候,天早黑了,方便面也没找回来,怕是被放羊的人顺手捡走了。

    母亲埋怨他:“那么大个人,一箱方便面都能丢了!丢了就丢了嘛,还去找,耽误半天功夫。你是不是苕!”(老家方言,苕就是憨的意思。)

    父亲什么都不说,默默去吃母亲留在锅里的饭。

    02

    小时候每次学校要开家长会,我总是找各种借口不让父亲去。

    我读小学二年级的一天,早上翻山越岭去学校时淋了雨,在学校发高烧,头疼得趴桌上啜泣不止。

    父亲得信后赶来,站在教室门口,大声喊我的乳名:“走,回家。”

    他背着我蹚水、翻山,一身水,一身泥。

    那是记忆中他第一次到我的学校。也是在那天我发现,即使他那么丑,那么矮,那么憨,好像同学们也并没有因此而取笑我。

    到高中时,我已经能够比较坦然接受他去学校了。

    高考前夕,全省模拟统考,我成绩突出,有上名校的潜质。学校因此特别邀请父亲来参加高考动员大会。我和父亲的位置被安排在第一排中间。

    父亲到的时候校长的报告刚好进行到一半。他站在人群的边缘,踮起脚拼命朝我挥手。我猫着腰尽量避开同学们的视线,领着他从主席台下走到他引以为豪的位子上。哪怕是来送儿子出征,他依然显得寒酸而憨,裤腿上还沾着泥浆。

    03

    因为憨厚,父亲容易受人欺负。

    二十年前,农村里的公共事务政府很少顾及,修路搭桥流行做义务工,即个人为集体提供无偿劳动。每逢这个时候,总有人投机耍滑,也总有人敷衍了事,而父亲的憨厚与勤恳,反而成了大家讥笑的对象。

    村里穷而落后,大部分人对读书的理解非常简单:学而优则仕,书读得多的人以后是要做官的。但是大部分村民觉得祖坟上没有冒青烟,子孙后代自然也和高官厚禄无缘。所以,读书无用在几十年前的农村就盛行,并不是近几年的新思潮。

    我和哥哥是村里四个大学生之二。

    入学前夕,很多人登门道贺,有人对曾经欺负过父亲的无知行为道歉,表示今后一定痛改前非,重新做人;也有人请父亲以后多多关照。他们担心我和哥哥将来做官以后打击报复他们。父亲在村里的地位一夜之间青云直上。父亲不习惯,憨厚的脸涨得通红,发出几声干涩的笑声,搞得大家心里直打鼓。

    好在我和哥哥大学毕业已经十几年,既没做官,也不曾回家报仇雪恨,父老乡亲的心才算落了地。

    04

    大学毕业以后,哥哥定居北京,我来了广州。

    两年前,在我的再三劝说下,父亲带着母亲来广州小住几天。高楼大厦,车水马龙,他第一次见到。儿子能在离家几千里的大城市立足,他有些小骄傲。

    带他去香港的时候,他一定要坐双层巴士的第二层最前一排,对香港一路指点江山。

    在海洋公园的时候,他要我把看到的一切都拍下来,自己不会用智能手机,就要我把照片洗出来给他带回去给别人看。

    他又有些惊慌失措。在人流中,他总是紧紧抓着母亲的手,怕母亲走丢,也怕自己走丢。

    他比以前更憨了。

    我自己开车出去,他总是担心车门没关上,很用力地关门。

    他站在扶手电梯前,就像一个恐高症的人站在悬崖边上蹦极,犹豫不决,似乎要下定拼死一搏的决心才敢迈出去那一步。

    过地铁闸机时,他总是紧贴着前一个人,刷卡后,他总是小跑着过闸,生怕被夹住……

    不同的是,我不再觉得他丢人。我站在一旁小声教他、鼓励他,对旁边等候的人赔笑脸道歉,让他们再等等。

    在广州的几天里,他总是会提各种有些可笑的问题,像初来这个世界的孩子。我总是先哈哈大笑,再耐心解释给他听,他不管有没有听懂,也总是跟着憨憨地笑。

    大半辈子和黄土地打交道,他手里拿的是锄头,眼里看的是庄稼。他连一门老了可供自己消遣的手艺都没学会,不打牌,不打麻将,不看电视,不玩手机,不上网,不看书。

    他和这个城市格格不入,这个城市让他紧张。和儿子的团聚,抵消不了回家的愿望,预先设定的行程没走完,他就匆匆要回家了。在车站送别,临行前,他叮嘱我过年早回。

    05

    父亲本来就丑的脸,老了,更干巴了。本来就矮,老了,背驼,更矮了。本来就憨,老了,更没办法变聪明了。他越来越像深山里的一坨泥巴。

    借用一种说法,岁月从他身上夺走的都给了我。我长大了。

    现在我愿意带他去任何地方、任何场合,并大大方方告诉所有人:“这是我的父亲。”

    虽然他丑,他矮,他憨,他穷,他像一坨泥巴,但如果有机会体验时光倒流,我希望我从小就能这么做,从来不曾犹豫。

猜你喜欢
  • 自从女儿出生,陈凯越来越忙了,晚上常常不回来吃饭,经常应酬到凌晨两三点。一开始,面对我的质问和争吵,他只是沉默,再后来,他就是针锋相对,说我不懂得他多辛苦,不理解他,反而还跟他吵架。和陈凯结婚这么多年,其实,家里的开销一向都是我拿大头。他那...
  • 有一块木头,用来做条板凳是最合适的。主人拿出它正要比划比划,木头一听要做凳子,不禁冒起火来:“我有大用,岂能成天躺在屁股底下无所作为,简直胡闹!”主人见它执意不肯,也就没有再勉强。过了些日子,主人拿它想修门框,这块木头又发了一通脾气:“你睁...
  • 古运河东畔,有个张建庄村,村子的西头,住着张广和老汉和他的3个儿子。大儿子张力泰已经娶妻生子,住院西头;还有两个儿子还没娶亲,与父母住在院东头。这天半夜时分,一个黑影爬上了张家的墙头,四处望了望后,便脚踩墙下鸡窝,轻轻地溜下了墙头,直奔西屋...
  • 花栗鼠的小屋里,挂满了各式各样的项链,彩色的豆子项链,别致的果核项链,好玩的石子项链……她要送给大家一人一条。小松鼠挑来选去,每一条都很喜欢,“你还是拿这条松子项链!”花栗鼠取下散发着阳光味道的松子项链,“有它陪着你,你会想到许多喷香的故事...
  • 鲍鱼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珍贵的四大海味之一。由于天然产量很少,鲍鱼的价格尤其昂贵。在利益的驱动下,人们对鲍鱼进行捕捉。当然,鲍鱼不会“束手就擒”,它自有一套保护自己的办法。后来,渔民们寻思开了:“鲍鱼不是靠身上的肉足吸附于岩石之上吗?如果...
  • 感觉到处是门却到处无门。它渴望飞出牢笼却无法飞离,便踡缩在漂亮的单杠上,蹲成一种飞状,默默想着心事,想着在绿色的林海歌唱的使命,抱着最后的希望等盼奇迹。它若一头负重的老牛,跳跃的动作迟缓而凝重。彩色的羽毛下面,隐藏着孤独与忧伤。苦盼的眼睛,...
  • 是挣钱养家重要?还是婚姻幸福重要?很多婚姻中的男人起初都是为了让老婆孩子过上美好的幸福生活而辛苦打拼,慢慢地,他们变成了劳劳碌碌的工蚁,成了不折不扣的工作狂,整日忙于工作,忽视了与另一半的沟通,他们把挣钱当作了目标,忽略了婚姻幸福。其实,治...
  • 一“小舞,我这边有个楼盘已经降了500元呢,再过些日子我一定回来,我们去上次看过的那个楼盘再看看,如果合适,就定一套!”保良在电话那头兴奋地叫。自房产新政颁布后,他一天几通电话和我讨论房价降了后我们应该在哪里买房。他说得热烈,我心底却不起一...
  • 1、那天一早,石好盆栽的绣球花开了,在六月的艳阳下滚烫灼目,风过,散落隐约的香味。她一时兴起,用相机站在绣球花前玩自拍,又把照片上传到自己的QQ空间里,配了一些文字。结果,晚上,在照片后面有留言,说绣球花有一种高调的美,可惜她的形象低调,把...
  • 1983年的一天,在纽约帝国大厦下聚集了无数的记者与围观的人,人们地目光一动不动地聚焦在大厦外部墙面上的一个年轻人身上。他一个人徒手附在墙面上,头向上仰着,眼睛直盯着大厦的楼顶,艰难而缓慢地向上攀爬着。人们为他的举动而悬着一颗心,有几次他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