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蒋老师

    高三刚开学时要换许多新老师。第一堂语文课,我们都很兴奋,铃声响了,进来的是一位男老师。我看着面熟,忽然想起来,中考时他监过我们的考场。

    班长喊起立,而后我们正想习惯地坐下,他突然说:“同学们好!”我们一怔,旋即还礼:“老师好!”声音参差不齐。

    “我姓蒋,”他自我介绍道,“草头蒋。”

    “蒋介石的蒋,”有的同学开始发挥想像力。

    “对,就是蒋介石的‘蒋’。”他没有一点愠色,亲切感就在那时产生,而后再也未消失过。

    他开始给我们分析高考形势,然后提出上语文课的要求,最后话题落在作文上。他要我们选出几名同学带领全班批改作文。我知道毫无悬念,我是头号种子。他宣布选举结果后,我站起来朝他点头,但不敢与他对视。我脸涨得通红,我对掌声从来就是感到惭愧。晚上我们几个到他办公室开会,他提了些要求,我必须每周写一次总结。我并不热情,反而有点敌对情绪。我说:“我们几个轮流写吧。每次一个人负责。”我把他的要求当成了负担。他依然没有生气,只是仍要求我们都要积极参与。

    第一次作文课,我心里惴惴不安,像一个队里的头号射手要在新教练面前亮出家底一样。从一首现代诗中提炼出观点进行作文。我当时心态极浮躁,但又保留着高二时激扬文字的风格,便拟题《中国的皱纹》,从华夏文明的源头写到眼下的世纪之初,不足一千字却横跨上下五千年。我自己很不满意,但想还算及格吧,我们全级的作文是统一评讲的,第二周讲评发了下来,有几篇别人的范文。蒋老师单独对我说,你作文文采不错,但内容空洞了些,我有些不以为然,象征性地点了点头。现在想来,我那篇作文的确是没有血肉的。他说:“霍明栋的《中空的芦苇》写得很深刻。霍明栋是我上届的学生,文笔不错,可惜高考成绩不理想,又来复读,但写完这篇作文就去上专科了。”蒋老师满是惋惜之情。“另一篇郭璞的《只可触摸》文笔细腻,行文流畅。”郭璞是我们那届中很入世很张扬的女生,外语很好,敢和男生一起踢球,后来考上了人民大学。我当时心态极不端正,对谁都不欣赏。可是后来我常读她的那篇《只可触摸》,听她轻轻说:“没有人知道奶奶从16岁到60岁心里一直不曾泯灭的梦想,更无法体味她历尽沧桑后悲凉的心情,就像我在炫目美丽的年轮上只能轻轻触摸,连流泪的资格也没有,因为她的生命是我和我的父辈榨干的呀!”我很惭愧自己当时只是空喊:“树啊,你能容纳多少年轮;中国,你又能容纳多少皱纹!”我还不同意蒋老师说我内容空洞,在一次作文《感悟豪放》中影射蒋老师,说:“放眼九洲,豪放难寻,难道你被大而空的帽子扣杀了吗?”现在想来那是多么愚蠢无知,而蒋老师却仍会在文后夸我极有文采。

    英语老师给我们谈他的大学时代时说:“我放假后到了曲师大,你们蒋老师教我打游戏——就是教你们语文的蒋老师。”我们倍感惊异,他说:“你们不知道啊,我们两个是好朋友。”我们便开始想像,蒋老师那时是怎样的一个青年,打游戏吗?怎么想都无济于事,我们都无法摆脱他现在温和亲切的形象。

    他曾在课堂上用半小时给我们讲当时热映的《康熙帝国》,不时带出他自己的观点,同时他也给我们空间,让我们用自己的视角去观察思考,我当时很喜欢看些书,但一直缺乏判断力。我读了余秋雨的散文,感觉文化色彩挺浓,有人称赞,我就学习;有人批语那是妖艳的文化口红,我又唯恐躲避不及;余秋雨自己用“君子行度”回应,不久又有一位作家批判。我是彻底迷失了。而在这时,蒋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走出沼泽。


猜你喜欢
  • 季羡林的学生曾讲过这样一件事。有一年,学生经常陪季羡林一起到一家邮政营业厅办事。邮政营业厅的大门是那种毛玻璃做的推拉式活动门。学生发现,季羡林每次开门,总是向外拉,从不向里推。他不解地问:“老师,推门不是更方便、更省力嗎?您为什么总是要拉呢...
  • 山上有一个农民,种了一块稻田,主要是靠天吃饭。最近几年,由于乱砍滥伐,导致容易出现极端天气,往往是这样:要么不下雨,河水断流,农民连吃水都成了困难;要么下场暴雨,河里全是浑浊的河水,依旧无法饮用,农民为此闷闷不乐,烦恼不已。一个下雨天,农民...
  • 一张白纸,就像一片美丽的废墟。我们历经的那些岁月,转瞬杂草丛生,野兽横行,如同历经了几个漫长的世纪。偶尔,我把自己化为一个勤劳的园丁,努力清理偌大的园子。孰不知自己也是这园子里的一株有名有姓的野草——之前的那些厌弃的眼神、表情,霎那间转向了...
  • 人生的意义:(一)人生在世,个人是生灭无常的,社会是真实存在的。(二)社会的文明幸福,是个人造成的,也是个人应该享受的。(三)社会是个人集成的,除去个人,便没有社会,所以个人的意志和快乐,是应该被尊重的。(四)社会是个人的总寿命,记忆和知觉...
  • 我们经常用一些词来形容时间——“光阴似箭”、“白驹过隙”“沧海桑田”,还有很多诸如此类的成语。时间,真的是最快流逝又不可逆转的事物,你浪费它,会觉得终日碌碌无为,你珍惜它,却可以让你与众不同。时间,是梦想催化剂,让你与众不同。大学毕业时,一...
  • 过于在乎细节,只会让你偏离目标,忘记应有的责任。法国作家安东尼·圣埃克絮佩里曾经说:“设计师的作品只有达到了没什么可以删除的程度——而非再没什么可以添加的程度,他才清楚自己实现了完美。”如何把复杂的内容简单化?美国陆军士兵在作出每一个举动之...
  • 记得年少看金庸《倚天屠龙记》,纪晓芙与明教光明左使杨逍两人,逆势而行,敢爱敢恨,为女儿取名杨不悔,所作所为皆不后悔,如今想来,作终不悔解就更决绝。人生哪有不后悔的事,得多有自信的人才当得起这二字,磊落坦荡,潇潇洒洒。对大多数人而言,不悔是禅...
  • 我一个同学,特别腼腆内向,毕业四五年都不见他在活跃的同学群里说过什么话,也没有别人议论过他。因为他就是很普通很不起眼嘛,不是特别帅也不是特别有才也没有交很多女朋友,话题总不会到他身上。直到前不久,突然有人爆料说,他居然在北京早就买了车买了房...
  • 真潇洒是醉把杯酒,吞空阔之海天;醒来弈棋,争纹枰之河山。人生苦短,不妨潇洒走一遭。然而,无奈化为人身,为奴几十载,忙忙碌碌已成习惯。真正能退的时候,甚少有人愿意轻易放手。纵使平日喊着心向往之桃花源,可临到真正要退时,总是又囔囔着再做个三年,...
  • 能者多劳或许只是个安慰奖你常被“能者多劳”这句话黄袍加身吗?团体中有人抱怨自己每天累得像条狗时,我们常会拍拍他的肩膀:“能者多劳。”每天忙得焦头烂额的人,也常以“能者多劳”自我解嘲,为自己的疲惫找到一丝安慰。但是,你的多劳,多的是举手之“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