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付麻烦人物的故事

    对付麻烦人物的故事

    二十九恶性痴呆肿瘤

    偶尔,我们会听到一个绝妙的形容或比方让人心头为之一震。当我听到“恶性痴呆肿瘤”这个形容词的时候,我就有这种感觉。以下说明这一个词是怎么来的、代表什么意义。

    当时我正在“讨论鬼营”倾听某汽车公司一位女士谈起,为什么善待员工不仅是公司的义务,也是重要的生意经。

    “我们必须关掉一间工厂,在关掉前六十天我们通知了员工这项决定。”她说,“结果我们发现,最后一个月的生产率反而提高了。这说明了如果公司善待员工,员工就会回馈。”

    康乃狄克州某杂货商的小史都先生自听众席上提出一个问题:“在公司经历快速成长的时候,怎样才能做到既善待员工又兼顾公司的作风呢?”

    “你做不到。”这位女士回答,“你不可能一下子找来五十个员工,把公司的作风教给他们,然后期望他们个个都会安分守己;什么方法都不可能。五十人当中,总会有四、五个害群之马,而且

    这几个害群马会带坏其他人。”

    这时,苹果电脑的查克立刻站起来表示:“我们称这种人叫‘恶性痴呆肿瘤’(bozocancer)。” “在苹果电脑,我们用‘恶性痴呆肿瘤”来形容害群之马。因为他们就像肿瘤癌细胞一样会扩散。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把这些肿瘤割除,以免他们的不良行径遗害他人。”

    害群之马不难发现,这里有一个简单的辨别方法:他们总是在你听到的每个抱怨中出现。

    如何辨别他们呢?很简单,这个人一定不把公司的中心价值、口号、领导形态和作风放在眼里,而且态度恶劣。

    故事精义

    你能忍耐多久?有些害群之马将来可能会有改邪归正的一天,但是问题是你能忍耐多久?愈有杀伤力的应愈快除去。

    只有一个办法可以对付:在它扩散之前除掉。

    恶性肿瘤也可能有救。就像员工会受害群之马影响一样,他们也会被一个乐观、有创意、勤奋的上司所感染。好的领导人也是有传染力的。

    三十混蛋上司 有时候上司本身就是一个害群之马,让我告诉读者这是怎么一回事。

    有一回我们部门来了一个资历洋洋洒洒的高阶经理。这个人有我们所有问题的解答;甚至我们没发现的问题他都知道症结所在。才几个星期,这位主管就以本部门最聪明的人自居,因为他自认为他懂所有的事。

    我还记得当时为这个混蛋工作的情形。在他交给我一项任务以前,他总会大略解释一下事情要怎么做。但是每当我真正开始进行,就发现其实我并不太了解事情到底该怎么做,只好回去请示。他会把事情重讲一遍,只是这回口气略带失望。不知怎的,反正我得到的指示好像从来没有详细到可以让我把事情顺利完成,所以必须三番两次的回去。我每回去一次,他就愈生气,愈让我觉得自己像个傻瓜。我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能力不够。

    后来我和部门的人谈起这项困扰时,他们的回答都一样:“他对所有的人都这样,不要为这件事伤脑筋。他总是希望把事情解释得愈模

    糊愈好。”

    “他为什么要这样呢?”我问。 “这样这样你就会觉得不如他了。他要你怕他。”

    这种情形持续了好几年,直到该部门忍无可忍,向高阶人员要求开除那个混蛋为止。管理部门很认真的考虑这项请求,因为该部门在他进来之前,一直都很融洽,工作效率也很高。后来那个混蛋果然被开除了。

    除了极少数的例外以外,管理人员都应该可能的授权给员工。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例外是员工的聘用。举例来说,如果你花年薪三万五千美元雇一个人,二十年下来成本最少是七十万美元。而你应该是那个作七十万美元决定的人。

    故事精义

    配对。新员工的个性要和旧员工配合,个性不合一定会发生问题。不管一个人多聪明,在校成绩、头衔和经历多可观,如果他和现有员工处不来,绝对不要用。

    快乐的人会努力。我们都喜欢和自己合得来的人一起工作,乐意为他们效劳。

    做一个严厉而合理的人。只要合理,即使你做了

    一个不能让大家皆大欢喜的决定,员工还是会尊敬你。一个从不招惹麻烦的好好上司不会被员工尊敬。

    三十一谣言止于智者 丹、汤姆和杰瑞有一天一起吃中饭,闲聊中,话题由足球赛转到他们听到的公司传闻。

    “你有没有听说阿姆斯壮要买下某某公司?”汤姆问。

    “没有啊,我倒听说阿姆斯壮家族要把企业卖掉。”丹说。

    “这就有趣了。我听人家说阿姆斯壮要把工厂搬到佛罗里达州呢?”杰瑞笑着说。

    丹听了就问:“这些谣言倒底是从哪儿来的?谁编的?那些人怎么知道这些消息?”

    杰瑞笑了起来:“这些谣传我十年前就听过了。记不记得,是阿姆斯壮家族搬到佛罗里达州的时候?”

    “是啊,我记得。”汤姆回答。

    “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要去信那些谣言,它们没有一次是对的。”丹生气的说。

    我们永远无法阻止谣言散播,它们就像笑话和故事一样和我们同在。

    但是笑话会制造欢乐,故事会发人深

    省,谣言却只会带来困惑、不安和紧张等有害健康的情绪。如果我们了解谣言是怎么产生的话,就可以让它们止于智者了。

    我相信大部分的谣言都来自人们将消息传给不需要知道的人。所以除非对方有必要知道,不要把消息随便告诉别人,不然你又是一个谣言的始作俑者了。 怎么判断对该不该知道呢?很简单,你只要自问:“这个消息会不会影响到对方的工作或手边的任务呢?”如果会,就告诉他;如果不会,就别说了。

    多话打击士气。如果没有工作上正当的理由,不要随便散播消息。

    故事精义

    用故事取代谣言。谣言曾经让阿姆斯壮失去一个兼并的机会,也浪费管理阶层许多宝贵的时间,以及惹来无数次没有必要的压力。谣言是会伤人的。如果你开始去讲或是去散布一个谣言,你就是这个杀伤力的源头了。倒不如讲讲故事有益。

    记得小时候“传话”的游戏吗?谣言每重复一次就会改变一次。你能想像重复十次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子吗?

    非散布谣言不可的话,散布一个好谣言。好消息会振奋人心。公司对外的竞争已经够多了,不要用谣言在公司内部制造更多的紧张。 如何应付谣言?如果有员工听到或看到的某件事后就遽下结论,你就得立刻处理;回答该名员工的所有问题,解除他的疑虑。如果谣言一发不可收拾,就用开会的方式来解决。千万不要妄想用传纸条来阻止谣言散布。让员工看到你的脸、听到你的声音、观察你的肢体语言才能收效。

猜你喜欢
  • “我很忙,你走开!”这句藏匿于我们心里的潜台词像一张巨弓,发射出一根根锋利的箭,无情地射向我们身边的人。看过一个故事,一位老父亲因为一个月手机没有任何动静,跑到手机店修手机。工作人员问手机出了什么问题,他说:“一个月了,一个孩子都没有给我打...
  • 生活中,最常见的就是大树。在玩耍时,在上学的路上……很少有人审视它,因为它无处不在。可是,普通的事物中往往蕴含着不平凡,我也将把平凡的自己变成有用之人。每一棵大树都是经过百年的锤炼才长成的。一开始,一粒种子落在土壤里,它的力量很弱小,甚至没...
  • 窗外有棵树,比心头有个人有意思;在家喝碗小米粥,比出外赴个饭局有意思;自得清净,比自寻其扰有意思。翻书多点,翻脸就会少点,因为读书可以使人收心,没时间折腾事。有时间就去远足,会远足的人会散心,会散心的人不烦心,因为行万里路,可见无数世面,而...
  • 朋友养了只自来猫,十几年了,一直忠心不贰。养在后院里,把老鼠田鼠松鼠都驱赶得一只不剩。每次朋友开车回家,它就蹲在车房附近迎接,大声喵叫,甚是有趣。岁月过去,小猫成了老猫,是时候预备接班猫了,朋友于是抱了只刚断奶的花猫回家。老猫遇新貓,不但没...
  • 香港著名导演杜琪峰,在筹拍电影《单身男女》时,决定选内地演员高圆圆当女主角,因为他在戛纳第一次看高圆圆出演的电影《青红》时,就对高圆圆清新脱俗的形象和演技大为赞赏。可没想到,杜琪峰第一次找高圆圆谈合作,就被拒绝了。高圆圆拒绝的理由是:“我也...
  • 想起一个患有自闭症的孩子,常常让我情不自禁地难过。有一次,这个孩子拉着一个女人的手,电梯上、货架后面、收银台……他满世界里找妈妈,急得满头大汗,像一个小火车头吃力地牵拉着载满焦虑、恐慌和伤心的大车厢。没有人知道,他手里拉着的那个女人正是他的...
  • 奥马尔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他的头脑里充满了智慧,而且稳健、博学,为人们所敬仰。有一次,一个年轻人问他:“您是如何做到这一切的,刚一开始您是否就已经制定了一生的计划了呢?”奥马尔微笑着说:“到了现在这个年纪,我才知道人生不会按你自以为计划好的...
  • 登山爱好者,每当谈到自己的经历,都有许多感慨。一位登山者讲述了自己登珠峰的故事。经过不懈努力,我第一次越过珠穆朗玛峰8000米的高度。当时,自己感觉极度疲惫,靠在路边的岩石上休息。这时候,我感到特别暖和,好像阳光照耀般温暖。这种感觉太美妙了...
  • 有一位著名的音乐家,在成名前曾经担任过俄国彼德耶夫公爵家的私人乐队的队长。突然有一天,公爵决定解散这支乐队,乐手们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一时间全都面面相觑、心慌意乱,不知道如何是好。看着这些和自己一起同甘共苦许多年的亲密战友,他睡不安寝、食不...
  • 人世间最难判断的事就是你自己的事。我们往往会误以为判断这件事只是对于外部事物及他人而存在的一种能力,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习惯于对他人说三道四,品头论足,指手画脚,自以为是。只要事不关己,我们常常会显出一副见多识广足智多谋的嘴脸,可一旦事情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