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为巨资所惑,立志创大业

    一个18岁的小伙子,发明了一项专利,有人愿出价3000万来买下他的专利,然而,这小伙子都没有答应,他的志向是自己创业做个大老板。这个小伙子就是四川师范大学外事学院学生王博豪。

    王博豪,1989年出生在四川广安,属于典型的80后。小时候的王博豪就是个爱动脑筋又爱调皮捣蛋的孩子。他喜欢把家里的一些小家电、小玩具等拆下来摆弄。时间一长,他的动手能力就非常强了,他拆下的家电,玩具等他都能装好如初。中学的时候,他甚至能够自己动手制作一些好玩的小玩意了。爱动脑筋,喜欢动手制作,成为日后他创造发明的一个重要基础。

    2007年,还在读高二的王博豪有一次偶尔看到妈妈为换下一只烧坏的灯泡而烫着了手,当时,他就在想,灯泡烫手肯定是消耗了很多的能量,如果不让它烫手,那么就可以节约很多能源了。从此之后,王博豪就开始大量搜集有关的资料,准备着手寻找解决的方案,也就是要发明一种节能灯。

    2008年,国家专利局向王博豪颁发了专利权证书。没多久,北京一家企业给王博豪来信,愿意以3000万元的价格买下他的专利。王博豪慎重考虑过之后,抵住了诱惑,谢绝了这家公司的请求。他暗暗下了决心,要自己创业,把LED节能灯做出一个大市场来。

    从高二到高三,王博豪边读书边捣腾一些小生意。他经常跑到成都进货,采购一些耳环、戒指、台式电脑等,然后到广汉来卖。做得最大的时候甚至是电视、冰箱都卖过。做过这两年的小生意之后,王博豪不仅自己积累了一点资金,而且也学会了做生意的一些经验。

    在王博豪考入四川师范大学外事学院后,他觉得自己可以一边读大学,一边开发自己的LED节能灯了。既然是创业就必须要有一笔创业资金才能启动项目。王博豪向亲朋好友四处借贷,加上自己的一些积蓄最终筹集了30万元。他租了一间房子作为装配作坊,采购了一些原材料,然后找来一帮同学帮助装配。这就是王博豪成立的成都市锦江区登峰节能环保灯厂。

    刚开始创业,王博豪没有经验,一下子就做了10万只LED节能灯。尽管价格很便宜,只卖15元一只,但是几个月过去后,仅仅卖出去1000只左右。面对这堆积如山的节能灯,王博豪创业的信心差点被击溃了。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一次偶尔的机会,王博豪的一个做外贸生意的朋友得知他有一大批LED节能灯积压需要处理出去,便答应把这批产品远销到越南、老挝去。王博豪非常高兴,几乎以成本价把这批产品卖给了朋友。还好,此笔生意王博豪没有亏损,只是赚得不多而已。

    有了第一次教训,王博豪学聪明了,他知道了首先要想办法去打开销路,拓展市场才行。于是,王博豪想出各种办法展开了全方位的市场营销。他找到上千名大学生来做兼职,到成都的大街小巷去散发产品传单,让成都市民更多地了解LED节能灯。他还发动大学生在网络上推广,到各贴吧、论坛发帖,宣传低碳,并适时推出自己的产品。另外,王博豪自己也亲自带人到成都的各大宾馆、酒店、建筑商、建材经销商等处推销自己的产品。尤其是哥本哈根会议以后,王博豪懂得了用“低碳”来秀自己的产品。随着低碳概念在广大国人中的不断深入,王博豪LED节能灯的销路在市场上也逐渐打开了,仅两年多时间销售就超过了百万元,而且他的公司在成都也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由于王博豪的LED节能灯产品确实属于低碳环保的行业,加之又是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成都地方政府给予王博豪以极大的支持。在成都市锦江区登峰节能环保灯厂立足市场后没多久,便迁入了成都锦江区大学生创业园内。同时,王博豪的企业还享受相关的优惠政策,并获得了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帮助的“金翅膀工程”100万元信贷额度支持。有了政府的支持,王博豪的登峰节能环保灯厂发展十分迅速,登峰LED节能灯还成了政府采购的指定产品。

    2009年底,一位上海的工程师来到王博豪的工厂,说要订8万只LED节能灯,并称产品价格无所谓,但是产品质量要求特别高,包括功率因数、显色系数等上百项指标都要达标。王博豪带领员工们艰苦奋战了两个多月,攻克了一系列难关,终于按质按量完成了生产任务。当王博豪给客户开发票时,才发现,产品竟然是用于上海世博会的。他非常高兴,也很激动,而且坚定了要把产品打入国际市场的决心。后来,又有连云港的大型场馆承建商来成都找到王博豪,要求订购10万只LED节能灯,而且也是用于上海世博会场馆的。

    前不久,有几家风投公司找到王博豪,希望能够注资进来。王博豪认为这或许是自己把公司迅速做大的机遇,在合适的时候,他必然会选择与风投进行合作。因为,王博豪心目中的偶象是新希望集团的董事长刘永好,他的目标是把自己的公司做成与新希望一样大,他甚至超前看中了新希望公司旁边的一块地,他暗地在想,这块地以后将是他登峰公司的所在地。王博豪的梦想,也许用不了多久就能够得以实现。

猜你喜欢
  • 老张有一点神经衰弱,可楼上新搬来的一对小夫妻,一点儿也不自觉,经常吵架不说,一吵架还爱摔东西,老张被他们折腾得经常失眠,只要一听到他们在楼上发出各种声音,他的头就像炸开似的疼。这天,楼上又在摔东西,老张实在忍不住了,就跑到楼上去敲门。一个胖...
  • 阿P和小兰决定,今年春节出去旅游。为此,他们特地找到一家旅行社咨询。这家旅行社名叫“冬天的回忆”,一见面,经理便热情地开始了宣传:“我们旅行社刚刚推出了一条新路线,林海雪原尽情游!智取威虎山知道吧?”见阿P点头,经理更来劲了:“我们这条路线...
  • 小涵是一家美发店的领班,为了提升店里的人气,每天要组织员工在店门口列队拍手,喊一些讨好顾客的口号。由于员工都是清一色的女孩子,刚开始时,众目睽睽之下都羞于开口,可随着小涵的不断鼓励,口号是喊得越发响亮了。这天,小涵看到有个围观的男人听得入迷...
  • 一天,有个女裁缝在河边缝衣服,不小心把顶针掉进了河里,她急得哭了起来。这时,上帝出现了,问:“孩子,你为什么哭?”女裁缝告诉上帝,她需要顶针来干活挣钱补贴家用。上帝听了,从河里捞起一枚镶着蓝宝石的金顶针,问:“这是你的顶针吗?”女裁缝说不是...
  • 这个大陈是个彩迷,早就到市里打工了,咋会落得身无分文的地步呢?看来是他把钱都买彩票了吧。回宿舍的路上,我感到肚子饿了,便到一家小吃店要了两块钱的素面填肚子。吃了一半我抬头擦汗时,忽然发现邻桌坐着大陈,正在狼吞虎咽地吃着4块钱一碗的排骨面呢!...
  • 大山深处有个小村庄,村里有个李大爷,从来没有吃过一片药,没打过一次针,一百多岁了仍能挑水砍柴。消息慢慢传出,好多人都想知道他健康的秘诀。记者小王闻讯赶来采访。岂料他走出没多远,就看到了一个“乡政府检查站”的大牌子,同时被一个汉子拦住,问他是...
  • 葛老板拔牙记作者:李跃葛老板今年54岁,大学文化,事业有成,早已是当地的土豪级老板了。近日,葛老板却遇到了一些麻烦,不是事业上的,也不是情感上的,是他的牙疼又犯了。人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这不,由于口腔最里面的大牙烂了,只有半截了。前...
  • 三个老乡,一个是大学生,一个是公务员,一个是小老板。这一天,他们在一起聊起当初是怎么追到女朋友的。大学生先开了口:“我追女朋友的时候,给她弹吉他、吹口琴、拉二胡,那些曲子的音符,全是用她的生日、手机号、家里的门牌号排列组合的。当然,大于7的...
  • 林兰兰大学毕业后考进区财务局下属的一个事业单位工作,经常到局办公室送材料取文件什么的。一次偶然被一位局领导发现了,一问居然是名牌大学毕业,才学相貌不俗,就把她借调到局里帮忙。来的时候,办公室领导暗示,过渡一段时间可以正式调过来。可是转眼一年...
  • 小宋是个既好面子又爱计较的人,和朋友在一起时经常打肿脸充胖子,可事后又老觉得自个亏得慌。这天他和同事大明、阿缙一起在公司旁边的饭馆吃饭,本来说好了AA制,结果买单时阿缙说自己钱包忘带了。小宋一听马上豪爽地抢在大明之前替阿缙垫付了那五十元饭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