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赚取第二利润

    美洲布发罗水牛群行走在美国草原的景色,壮观而诱人,但它们是流动的,常常可遇而不可求。于是,一个年轻人就想出了一个主意。

    他在报纸上刊登了一则广告,一美元销售观看水牛群的邀请函。邀请函除了包括对水牛群出现时间的预测外,还包括若不能如期看到水牛群的话将获得两美元赔偿。

    这份独特的邀请函吸引了很多人,有人看到了壮观的水牛群,也有人没能如愿,但没看到水牛群的都如约获得两美元的赔偿。有人替年轻人算了一笔账,发现没看到水牛群的人比例更大,也就是说年轻人赔多赚少。但他没中止的意思,且邀请函的销售量日渐趋多。

    原来。年轻人赚的是“第二利润”。人们想要到达观看水牛群的地方,必须经过一条河。因地处荒僻,渡河的惟一途径就是乘坐河边的小木船,每乘坐一个往返需要付五美元的船票钱,而小木船主就是出售邀请函的年轻人。他超越了生意场上单纯的第一次利润,创造并赚取了“第二利润”。

    赚取“第二利润”的还有另外一个轶闻,一个同样有启示作用的故事:

    有一次,一个人想建一栋房子,他把房子的式样及整体效果图都用素描画下来,然后托人找到一位建筑师。

    建筑师拿到素描后。立即表示。他不仅将免费为此人建房。还包括建筑材料的购买费用和人工的支出,全部由他承担。

    为什么呢?难道这位建筑师是傻子吗?不是,他不仅不是傻子,反而是绝顶聪明之人。建筑师虽然没见过那位找自己盖房子的人,但从那种素描中,他一眼便明白了这几张图的价值:如果判断没错的话。一栋房子的造价,远不及这几张素描的价值,因为盖房子的人是毕加索,建筑师手里拿的正是他的亲笔素描。

猜你喜欢
  • 对于一个年仅25岁的德国乡村医生沃纳·福斯曼来说,这绝对是一次不可理喻的疯狂之举。这天下午,坐在安静的工作间里,这个刚刚成为助理医师的年轻人准备在自己的身体上做实验,去实现心中那个梦寐以求的理想。实验开始了。福斯曼闭上眼睛,深...
  • 有一个韩国男孩,两次参加高考,两次落榜。万念俱灰之际,想起有人说他长了一张明星脸,觉得可以去演艺圈试试。通过自己的努力,他进入了一家电影公司,他对老板说:我想当个电影演员。”老板说:你要先弄清电影行业是个怎样的世界才行,先从幕后...
  • 他出生在意大利的一个农民家庭,父亲每天冒险骑马登上高高的雪山,采下大块冰,运到城里卖给富家大户,挣得几个小钱,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在他上小学,甚至是中学时,他常被同学恶意嘲谑为窝囊废”,这些中伤的话,严重地刺伤了一颗少年的心,所以...
  • 他于1934年出生在广东梅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全家人的生活一直很艰苦。他小的时候,冬天连鞋都穿不上。新中国成立后,他依靠助学金念完了中学和大学。1961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生物系。1963年,他经香港到泰国,侨居了5年。1968年,又从泰国回到...
  • 3岁时,他随父母离开意大利的乡村,迁徙到法国。父亲不懂法语,在法国找不到工作,所以,这个家庭陷入了贫困的危机,并在温饱线上苦苦挣扎。13岁时,他勉强小学毕业,为了生计,不得不辍学到一个小裁缝店当学徒。正是这份工作,让他对服装设计产生了浓厚的...
  • 气球在200米的高空飞行,突然,气球破裂,气球上的人从200米的高空垂直落下可他并没有摔死。这次灾难,给他带来的不是胆怯、畏惧和退缩,而是激动和兴奋:自己从200米的高空摔下为什么没有摔死呢?他经过仔细分析和研究,找到了答案,就是气球在破裂...
  • "熊猫烧香"病毒曾经给很多电脑和网络用户造成冲击,这个病毒的制造者李俊从小就非常聪明,四到五岁时,就能拆装家中的收音机、闹钟,上小学时,就会修理电风扇等电器。为了掌握电脑技术,他看过上千本有关电脑、网络和计算机英语方面的...
  • 食品大王保罗·纽曼的故事更能说明犹太人如何打破旧有的生活状态。纽曼是美国著名的影星,他有杰出的表演才能和先天的强健体魄,他是银幕上的男性偶像。他饰演了许多影片,如1956年的《上帝喜欢我》,1958年的《漫长的夏日》,1960...
  • 15岁那年,我还是半工半读的少年。有一次在茶楼打工,肚子太饿了,客人买单离去后,我趁人不注意偷吃了一个客人剩下的叉烧包,谁知被经理看见了,他硬说我偷吃茶楼的食物,我死不承认,经理恼羞成怒给了我一个狠狠的耳光。当时一阵眩晕,眼泪不受控制地流了...
  • 认识她是在三年前,她在我们单位大门前的绿化带旁擦皮鞋。据说她原来是一企业的政工干部,没有其它专业技术,下岗后为了生活不得不放下脸面加入了擦皮鞋的队伍。开头几天生意清淡,没多久就红火起来,我亲眼看到有的顾客在她的摊位前站等。上了知:天命岁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