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陪读硕士刀刺向白富美

    爱情列车呼啸而来,掰着指头开启精算人生

    2011年8月的一天,汪学杨准备下班时,接到公司董事长王娇丽的内线电话:“晚上有空吗,我请你去我家吃饭。”汪学杨心里一惊,稍停片刻后答应了。

    汪学杨1983年出生在重庆大足县一个普通家庭,2010年硕士毕业后开始找工作,应聘到重庆市一家私营企业“丽亚电子器材公司”担任财务总监。

    公司董事长王娇丽对他关照有加,每月底薪5000元;但凡公司有重要的商务洽谈,她总是带他出席。一次汪学杨陪王娇丽应酬完毕,在酒店电梯里,多喝了两杯的王娇丽突然身子一软,依偎进他的怀里,还顺势在他脸颊上亲了一下。汪学杨渐渐读懂了王娇丽的暗示。

    时年38岁的王娇丽是重庆市人,两年前和丈夫离了婚,现在和13岁的儿子生活在一起。这次王娇丽约他去家里吃饭,十有八九是要向他摊牌。从内心来讲,大他整整10岁的王娇丽确实有点超出他的接受范围,但工于心计的他很快算了一笔账:自己虽是硕士,但家里靠不上,要想凭一己之力出人头地,难上加难。王娇丽家产上千万,如果不答应王娇丽,他就得辞职重找工作,很可能工资只有3000元左右,要奋斗到现在的底薪至少需要三年,那就意味着经济损失7万余元,外加浪费三年时间。而娶个普通女孩的话,要约会、送聘礼、买房买车,经济成本不会低于200万元……算着算着,汪学杨心里的天平彻底倒向了王娇丽。就在这天晚上,在王娇丽那栋装修豪华的别墅里,两人心照不宣地跨越了最后的界线。第二天,王娇丽就让汪学杨退掉了出租房,汪学杨带着简单的行李搬进了王娇丽的别墅。

    可好景不长,半个月后的一天,王娇丽吃饭的时候突然抽抽噎噎地哭了起来。汪学杨赶紧问她怎么回事,王娇丽告诉他:自己因为工作忙,没有时间照顾儿子,去年9月将儿子陈志朋送到了寄宿中学。但儿子不适应寄宿生活,这次期终考试成绩下滑得很厉害。暑假之所以让儿子去他爸爸家里,就是想让他爸爸找几个老师给他补习。可他爸爸今天打来电话发脾气说,孩子的成绩下滑得不是一点半点,换了几个补习班,都被老师退回来了。前夫话里话外是在责怪她没有尽到母亲的职责。她已经被生意折腾得疲惫不堪,现在儿子的学习又出了问题,委屈、疲惫一齐涌上心头。

    “急也没用,慢慢想办法吧。”年轻的汪学杨其实对这类家务事并不怎么上心,只是礼节性地安慰了几句。可没想到,王娇丽却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猛地抓住他的手说:“对了,你不也是高才生吗?能不能帮帮我儿子?”汪学杨一愣。王娇丽接着说:“可不可以就在学校旁边租套房子,你住过去,每天给他辅导辅导功课?”这样突如其来的要求让汪学杨好为难:那样的话,自己好不容易搏来的轻松生活不又被打回原形了吗?被安排到出租屋里陪孩子算什么?也许是看出了汪学杨的心思,王娇丽赶紧承诺,汪学杨陪读期间,可以不用上班,工资奖金照发。她只要生意不忙,就会到出租屋陪他们。而且,等孩子成绩有了起色,考上重点高中,自理能力也强了,她就和汪学杨结婚,一家人移民到国外去。听着王娇丽的话,汪学杨又掰起指头作起了成本比较:陈志朋已经读完了初一,再等两年就可以中考了。只要熬过这两年,自己就可以过上更好的生活。而如果要凭自己的努力去国外定居,至少还需要10年或者20年的打拼!汪学杨心动了。再说,陪读又能有多苦呢?就当是两年的带薪休假吧。

    2011年9月初,陈志朋开学后,王娇丽在寄宿中学附近租了套装修得很不错的两室一厅房屋,供儿子和汪学杨居住。汪学杨就这样开始了自己的陪读生涯。

    苦熬两年陪读生涯,只为温柔富贵移民梦

    陪读生活并没有汪学杨想象的轻松。他很快发现,现在的初中课本比他读书时要复杂得多。汪学杨只有每天提前把课本学习一遍,这就需要花两三个小时。孩子功课多,辅导他做完作业得花三四个小时,完了还得洗衣……住处位置偏远,去最近的菜场来回都得花大半个小时,去大超市得一个多小时,他根本没有空闲的时候,比上班累得多。

    汪学杨开始频频向王娇丽抱怨,说想回去工作。为了安抚他,王娇丽隔三岔五开车来给他送生活用品或者皮带之类的小礼物。有次趁陈志朋上课,王娇丽亲自下厨,做了一大桌饭菜,席间她倒在他的怀里说:“亲爱的,等出了国,我也不用再做生意了,就每天给你端茶倒水、做饭煲汤,回报你对我儿子的好。”王娇丽的话像春风一样抚慰着汪学杨烦躁的心。他一把抱起情人,两人就在地板上火热地缠绵起来。

    汪学杨耐着性子继续陪读,可不久后,王娇丽又急着来求汪学杨:“孩子在外面吃饭我很不放心,要不以后志朋就和你一起吃饭吧,多个人也就多双筷子。”

    汪学杨只有硬着头皮同意。可他哪有心思认真做饭?每天不是煮粥就是下面条。陈志朋吃了两天就吃不下去了,不高兴地扔过来一句:“还不如学校做得好呢!”汪学杨也不耐烦地回敬道:“那你就别在这吃了!”不想陈志朋一下子炸了:“你一个保姆还敢吼我?信不信我让我妈开除你!”

    一个小屁孩还真的把自己当保姆了!汪学杨气得七窍生烟,他当天晚上就拖着行李箱搬了出去。他重新租了房子,还跑到人才市场,以最快的速度找了一份私企财务助理的工作。可是刚做了三天,他因为不适应严格的管理制度,连续迟到两次,被通知将扣掉半个月的工资。就在他沮丧得要死的时候,王娇丽的电话又来了,他这次按下了通话键。半个小时后,王娇丽的宝马X5开到了他的面前。王娇丽什么都没说,带他到商场给他买了套新衣服,然后请他吃了顿牛扒。饭后,汪学杨乖乖地坐着王娇丽的车回到出租屋。王娇丽和他在浴室洗了一个鸳鸯浴,事后,汪学杨舒舒服服地躺在柔软的大床上,觉得自己离家出走甚是可笑:经济学的成本论不是说得很清楚吗?我已经付出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如果这时候退出,以前的付出都归零了,成了“沉没成本”。我干吗做傻事?汪学杨调整好心态,继续做起了陪读老师。事后,王娇丽说,正是因为孩子不懂事,她才不放心把孩子交给别人来管,“如果你也不管,到时候一家人靠什么移民?”

    其实王娇丽之所以求汪学杨陪读,是因为孩子的成绩确实有起色。她哪里知道这是汪学杨偷偷将陪读策略做了调整的结果。他不再跟陈志朋对着干,而是顺着陈志朋的意愿,辅导功课变成了替他做作业;陈志朋考得不好的试卷,汪学杨也偷偷代替王娇丽帮他签字过关。汪学杨心想:与其折腾来折腾去,还不如守着眼前这个温柔乡舒坦,不就是叛逆期的小孩子吗?都是小菜一碟。不明缘由的王娇丽看见儿子不再耍性子,心里乐开了花,一有空就带着他们两个去购物、游玩。汪学杨还隔三岔五故意耍点脾气,等待王娇丽主动送礼物送温柔送承诺。

猜你喜欢
  • 希望看了这篇文的人不要再追问我为什么一大把年纪还追星了。我要用《纸牌屋》里我很喜欢的一段话作为这篇文的开始,因为它是如此清晰而简明地说出了我想要表达的对金秀贤最大的憧憬和最深层次的理解:我要对自己残忍,利用自己的恐惧使自己变得坚强。那是演完...
  • 过去几个月,乌克兰首府基辅及克里米亚是许多人的战场。但恐怕纳塔莉娅·波克隆斯卡娅自己都会意外,这块战场竟成了她的舞台。基辅变天之后,全世界都在盯着忙完索契冬奥会事务的普京会做出何种反应。果不其然,普京开始发力克里米亚。这个昔日的度假胜地成为...
  • 只为陪孤独的儿子一起长大2003年8月15日,一个令秦勇铭记终生的日子。这天,他与黑豹乐队成员在北京圆明园广场举办露天演唱会,现场聚集了近万名观众。当长发披肩、上身赤裸的秦勇,以他独特的“优雅摇滚”风格唱完一首《无是无非》,忽然从台下熙攘的...
  • 中考成绩公布,很快,白岩松就知道自己儿子的成绩,“是个高分”。白岩松松了一口气,不仅因为儿子“考得好”,更在于“没考得太好”。中考前,他和孩子开过一个玩笑,“你要是考上了北京最好的高中,我跟你急,你要是考了第一,就跟你断绝父子关系。”从倒数...
  • 曾有普希金于决斗场逝去,徐志摩因飞机失事“吻火”而亡,海子卧轨而终在前。紧随其后,顾城的“诗人之死”似乎暗含了“罪与罚”的宿命意味。或者正如诗人杨炼所说:“顾城的悲剧,既是一个历史的悲剧,也是一个个人的悲剧。”“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我只有...
  • 在一所大学的校园里,有一个瘦小的身影总似陀螺般地忙碌着,在她的世界里,她甚至不会斯文地走路,只要迈开步子,就是一个“跑”,因为在她看来,只有加速奔跑,她才会离幸福更近。这个世界有时候是那么不公平,仿佛把所有的不幸都压在了她一个人身上。她的老...
  • 这是个真实得令人心痛的恐怖故事。故事的发生地,是被称为“地球上最危险的国家”的索马里,那儿内战频繁,海盗横行,自杀式袭击随处可见。而恰是那些随时都可能从天而降的致命危险,曾刺激、诱惑得故事的主人公阿曼达·琳浩特好奇心大发。阿曼达出生于加拿大...
  • 外祖父曹枫衣离开我们已经十多年了,在我的记忆中,外祖父始终是一位老学究的形象,面庞清瘦,戴着一副眼镜,目光睿智而犀利,身穿粗布对襟袄,手拄文明棍,因为腿部受伤做过手术,走起路来略微有些跛脚。他的一生有三大爱好:一是爱书,二是爱书法,三是爱喝...
  • 那个时候,曼德拉有另外一个名字,纳尔逊,是他的小学启蒙老师为他取的名字。小时候的纳尔逊,正如遥远东方的中国,也曾因为一个桃子发生过耐人寻味的故事。九岁的曼德拉,在老师端出一盘非桃的时候,总会选择最大、最新鲜的一个。小学的教室里,当然有比曼德...
  • 16岁离家的那一个清晨,天没有亮透,微微的紫光罩着天空。前一夜装好的行李,立在走廊下不动。我穿着高中深蓝色的水手制服,像每一天离家一样,转身对母亲说我走了,然后再也没有回去过。口袋里的机票是拿着端盘子打工赚来的钱买的,只有那一张纸让我踏实,...